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7-05-23姚金杰
姚金杰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影响也是巨大的,而水利工程作为具有综合效益的一项工程,承担着防汛抗洪工作,然而其也会对环境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将水利设计工程和生态化理念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生态化理念;水利设计;应用分析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生态化理念逐渐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并且其提出是基于人类、自然及社会三方关系融洽结合的基础上。同时由于各种建筑工程的展开,为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伤害,如水质污染、林业破坏等。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总体质量,就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积极引入生态化理念,进而最大限度促进生态水系平衡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化理念存在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生态化理念就是指人能与自然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并且若想达到生态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首先就要保证生态处于平衡状态,每个因素之间都能和谐相处,虽然在以往的建设中,较为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自然环境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来看,那时人们就可以开始关注和重视水利施工设计和生态化平衡两者之间的结合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对产生的影响展开深入性探讨交流,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理念,充分满足人类、社会及自然的需要。
同时河网作为城市河道所特有的核心部分,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城市提供最基础的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并且大多数城市建设都选择在河流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而导致该城市成为现代城市中最主要的一个地区。除此之外,城市河道建设主要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既包括了自然因素,如水、光及土等,还包括人工因素,如船等,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排洪排涝和引清的作用,还能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旅游观光景点,进而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水利部门逐渐加强自身对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视力度,积极采取先进的治理技术,充分落实生态化发展理念,进而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现状,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生态化工程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于生态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具有自然性、经济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的几大特点,进而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自然性特点
生态化理念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自然性,对水利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若想保证水利工程的自然性,就要对水利工程整体和谐状态进行保证,做到協调统一、融会贯通。同时基于生态化水利工程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保证其循环能力,进而能够推动生态系统的顺利进行。
(二)经济性特点
根据生态能源的角度来看,水利工程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能资源,而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致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以生态化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在设计时,不但要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环境治理方面也能有效节约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性特点。
(三)可持续发展特点
基于生态化的水利工程若想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做到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要对后代人的发展提供积极参考价值,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针对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针对河道进行有效改造
在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为了有效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些大型河道的建筑层出不穷,这也就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泥沙、鱼类等生态物种带来破坏、文物景观的迁移及各种地质灾害等,进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使其开始大力开展河道的整治改造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河道的整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实际整治过程中要明确保证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正常状态,严格按照生态化原则对水利工程功能进行维护,在其达到统一规划状态后再进行分步治理;第二,在对河道中的台阶处理、河道疏浚及河岸保护进行治理时也要采取分步整治的策略,并且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掌握了疏浚和处理等相关技术,进而能够促进改善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进行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时,要将该工程建设施工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规划分析;第三,在完成上述的内容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做好人工方面的配套设施,让人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在水利工程中的下游设计大坝,这样一来上游就会出现壅水现象,进而不但能有效调节水资源的生态平衡,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生态环境和河道生物展开深入化的调查取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设计及修复功能,根据该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采取科学合理性的方法对河道岸线和护坡展开设计。
(二)针对堤岸进行有效建设
在进行提防施工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向其中适当融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规定内容,积极构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有效改变目前单一化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我国以往的河流治理工程都是将重点放在兴利除弊上,不能认识到只有建立健康的生态化系统才能产生自净效果,而水体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积极对生态物种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进而能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同时若想实现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发展,就要对堤线和堤型进行多样化选择,尽量保留传统江、河的自然分布形态和陆地参差交错现象,并且在对提防间距进行设置时,要严格按照宽原则进行,最大限度尊重自然的原有表达形态,能够适应多物种的生存,从而有利于构建统一协调的自然风景。由此而知,为了使设计工程更加准确,就要大力倡导使用一些关于水力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软件,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的发展下,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还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最大化效果。因此为了做好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相关设计人员要积极树立自身的生态化理念,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河流的审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而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宝,董文斌.在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55-155.
[2]崔继英.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环节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181-181.
[3]查自文.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低碳地产,2016,2(5):172-172.
[4]万磊.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187-187.
[5]崔仰彬.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环节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