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解析

2017-05-23陈阳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3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风险控制

陈阳

摘 要: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而机务维修系统对于保驾护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导致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风险监测技术、风险监测衡量指标体系以及风险监测模型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安全风险监测策略。

关键词:机务维修;安全风险;风险控制

1 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产生安全风险的原因

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机务维修方面的疏忽,另一个则是由于飞机的设备部件的罢工。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各个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的成果,有着各自独特的分析方法,其中被普遍应用的主要有找寻事故链的方法、海恩法则还有墨菲理论。就具体的操作方式而言,主要分为调查人为的因素和运用MEDA的程序这两种。然而在国内,因为民航的兴起较之外国稍晚,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技术和事故经验等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国内,目前仍沿袭着传统的方式,因而出现的错漏也比较多,直接威胁了民航飞机的安全性。

本文对现实中一些机务维修差错,对其产生原因做了分类统计,发现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人为因素、飞机自身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工具因素等。

1.1 人为因素

(1)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通常情况下,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在工作的条件以及报酬等方面较差, 无法与民航的其他职务相提并论,这一情况严重影响到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对待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待工作时不能投入很高的热情和认真程度。此外,民航领导人员看重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机务维修方面,无疑也挫伤了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致使他们工作效率的降低。

(2)一些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存在着维修经验不足、维修技能达不到标准的情况。虽然飞机制造工艺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些维修人员由于没有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他们的工作技能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不能适应新型飞机的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飞机在飞行过程的风险性。

1.2 飞机自身因素

试想如果飞机自身便存在各种安全问题,那么无论如何升级维修安全系统,也于事无补。就飞机本身而言,主要存在着飞机的安全性较低、可靠性较低,工作时间过长等一系列问题。

1.3 管理因素

尽管民航在发展中已具备了一整套的民航机务维修的工作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这一纲领性的制度欠缺对每一个公司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

1.4 环境因素

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安全风险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在自然环境方面,大气温度不适合,飞机所处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噪声,光线的不适合,以及在维修飞机时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较为落后等。其次是在社会方面,参与飞机维修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不能够集中精神优质的完成工作。如若无法采用恰当的维修工具和设备,也会导致飞机维修出问题。

2 加强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的措施

2.1 采取合适的支撑技术

为了减少和避免飞机事故的发生,采取系统安全监测支撑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技术也为完善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作出一定的贡献。首先要选用合适的预警系统,这是完成机务维修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其次,要利用这一预警系统全面、完备的对民航机务的维修程序进行检查、研究,努力探讨导致错漏的因素,并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维修工作中做出提前的警示,避免同样的错误出现第二次。

目前在预警方面使用较为广泛的是Agent技术,这种技术拥有十分先进的模拟方法,利用这一技术对民航机务的维修工作作出模拟,得到一些相应的模拟数据。然后利用Agent軟件对这些模拟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方法,有效的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采用合适的衡量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的考虑到每一个被选的标准的适应性,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规范流程和途径,大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对指标进行统计,并就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个的分析,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其次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权衡与比较,从制度、环境、维修与资源等方面做出综合比较,以判断这些指标能否达到预期的标准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等。最后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邀请一些专家和工作人员来参与调查,听取他们对于这些指标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相应的修改与调整。

2.2 形成合适的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衡量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保证机务维修工作水平以及维修状态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选择任何一个合适的标准都必须能够切实反映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存在的各项安全分先,确保衡量指标体系能够覆盖整个安全风险因素。

2.3 建立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模型

在合理选择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支撑技术以及构建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起针对民航的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模型,通过对安全风险的评估来保证民航维修的安全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执行。

2.4 构建合适的评价模板

如果能够构建出合适的针对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评价模板,这毫无疑问的可以将系统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并且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顺利开展。在构建这一模板时,要牢牢把握好作为基础的支持技术以及经过考量、整改的衡量标准,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构造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模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安全风险检测体系也在不断地改进之中,以期跟上时代变化和发展的步伐。这也为广大民航机务维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工作者应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维修水平,同时加强交流,借鉴其他工作人员的优秀经验,为完善这一检测系统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民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曾亮.多层次模糊评估法在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1).

[2]马国忠,米文勇,刘晓东.民航系统安全的多层次模糊评估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01).

[3]屈永军.浅谈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安全风险监测[J].中国外资,2012(1).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风险控制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