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单位外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5-23刘芳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科技创新

刘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研单位的经济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张,外协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科研单位费用比例在不断增高。虽然采取外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科研单位经营规模的快速发展,但如果对外协管理监控不到位,往往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科研单位外协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外协比例过大、供方选择不合理、管控措施不到位、外协成果消化吸收不足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旨在促进提高科研单位外协管理水平,增强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外协 科技创新 供方选择 成果转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研单位的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一方面,由于科研技术的复杂性,产品研发需要具有地域间隔的研究院所、企业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一些科研单位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受到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等因素限制,客观上也需要通过外协方式解决其任务量大与人员数量有限的矛盾。这就使许多单位有相当比例的工作需采用外协形式合作完成,外协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科研单位费用比例在不断增高。由于外协业务具有涉及面广、类型多样、利益关系较为隐蔽等特点,如果对外协管理不到位,不但会影响项目研发进度和导致商业贿赂案件发生,甚至影响单位战略的实现,使单位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信誉及形象受损。因此,分析现阶段科研单位外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科研单位外协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科研单位外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外协费用占科研经费比例高

据笔者了解,在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外协费用占用了科研经费很大比例,甚至有些外协内容涉及到关键及核心技术,特别在新领域开拓、产业化创新等方面,这表明科研单位对外协单位依赖程度高,自主研发的能力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二)缺乏供方选择和费用核定的统一标准,商业贿赂案件高发

外协单位选择的公正性是做好外协项目的重要依托,而由于科研项目外协的技术复杂性和研究领域的限制等各种因素制约,难以制定外协单位遴选和费用核定的统一标准,也就不好判断外协单位选择的合理性。据统计,民营企业和高校往往作为科研项目外协主体,几乎占到外协比例的60%以上。据笔者了解,许多单位对合格供方的确定往往为业务部门主导,缺少多部门综合评价和制衡,一些单位合格供方后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造成只要进入合格供方名录,就可以由业务部门直接选定为外协单位,而不论其是否为最优选择,这在客观上也为一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出现舞弊行为,现实中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岗位之便获取利益,导致企业管理机制被破坏,企业成本加大,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三)外协管理措施不到位,交付成果与预期存在差异

科研单位外协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为合同签订、过程监控和成果验收三个阶段,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交付成果都会出现与预期的差异,甚至交付产品不合格,从而导致科研单位承受经济及信誉损失,甚至影响单位战略的实现。例如,在合同签订时,由于科研项目外协业务的特点,一些技术要求和指标难以在初期做到非常明确,尤其是对于新兴的产品或技术,合同中对技术要求规定的不够具体和细化,对节点要求及成果形式规定的也不明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科研单位对外协合同执行情况监控不到位,往往难以做到按照节点进行追踪,从而影响研发进度。在后期合同验收阶段,由于科研单位自身技术能力限制,或对成果评审验收流于形式,验收检查不够严格,都会导致外协成果与预期出现差异。

(四)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外协成果未得到有效转化

一是,一些科研单位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或者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以及对外协成果消化吸收工作重视不足,未建立外协成果的消化吸收机制,研发过程中以及成果验收后,普遍缺乏对外协成果的消化学习,不利于本单位技术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二是,由于科研单位外协品通常仅限于专门用途,其特点为品种多,数量少,科研单位往往又缺乏外协成果共享机制,内部资源未实现有效整合,对外协成果实际利用率较低,存在相同或类似项目重复外协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加大外协成本;三是,对外协成果的利用率低,除用于专项研发外,未通过其他途径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外协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尚需加强。

三、提升外协管理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为改变那些对外协依赖程度高的科研单位现状,提高科研单位自主研发能力,增强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单位领导要重视顶层设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做好科技研发战略规划,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自主创新氛围,提升员工科技创新意识,探索建设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要切实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需求出发,搭建研发架构和科技创新体系,如引进知名高校以及研究院所共建创新载体,既可有效地解決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弱的“短板”,又可促进高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三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并进一步完善科技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多种激励模式,打造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完善供方准入机制,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

合格供方评定是确定外协单位是否具备外协条件的综合评价,是选择外协单位的重要一步。科研单位应结合自身组织机构建设情况,优化合格供方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供方准入机制,结合科研项目内容及特点,通过组织多部门、多人员进行评价,优化合格供方的评定和动态考核、淘汰机制,同时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对外协单位及项目相关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使供方选择在员工监督下进行。通过开展定期检查和内部审计,对外协单位选择的客观公正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有效防范串通舞弊风险,防止商业贿赂案件的发生。

(三)重视外协合同管理,强化项目过程管控

外协合同是约定外协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载体,外协业务相关事项围绕外协合同展开,过程管控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其中,在外协合同签订前,组成专家组进行需求审查,审查的重点在于确定外协项目的必要性、技术要求、指标参数、成果形式、交付节点等内容,并在外协合同中以条款的形式进行明确。在外协合同履行过程中,科研单位应加强对合同节点进度情况的跟踪和监控,同时注重与对方单位的沟通交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在外协成果验收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成果验收评审,并保证其中评审组专家一定要具备相应专业能力,避免由于评审人员专业能力的限制而导致成果验收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协已经成为科研单位扩大经济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前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要求下,科研单位之间的竞争已经体现为技术实力的较量,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外协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帆.军工科研院所科研外协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5(18):83-85

[2]葛立凡.改善企业外协管理的六个重要环节[J].包装世界, 2012(3):28-29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科技创新
浅谈学术社团机构的经济价值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