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红松综合果园方法
2017-05-23张旭勃
张旭勃
经济林经营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故被称为铁杆庄稼。由于五大连池地区气候寒冷,抗寒果树品种少,所栽培的果树品种抗寒力弱,质量差,栽培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尚未形成规模,产量低,栽培后经济效益不佳。
红松树高大,树冠宽后,结果期长达百年,它可作为果树的天然屏障,保护果树免遭风、冻、干旱等灾害。而果树生长快,由此又为红松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果树结果早,成熟早,见效快两类树木共组合果园各有其长处,具有互补性。
1 选择嫁接、砧木、接穗和果树品种及土地的利用
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红松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为70%以上,松籽油是实用和工业的油料,松籽为食用干果,并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红松属半陽性树种,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温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浅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亦能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红松虽然对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有效地利用樟子松耐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克服红松实生苗沙地造林难以成功的障碍。嫁接红松比实生的提前结实,且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特性,嫁接成活率高。选用优质红松接果型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要求树高1.0~1.5m,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生长健壮,密度900~1100株/hm2的红松人工林,采用高枝嫁接的方法改建成红松无性系果林,使红松果林的结实期由20年缩短至4~5年。
2 配置与整地
高枝嫁接红松与果树隔行交替或一行红松两行果树。红松株行距为3m×6m果树为3m×6m,穴状整地,穴面积直径80cm,深40~60cm、可以换土,改良土壤结构,也可修成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培育好的松树容器苗也可按株行距为3m×2m,果树为3m×6m进行栽植。
3 砧木的培育
砧木培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造林地直接培育砧木,即在造林地按设计时的株行距栽植砧木,一般每穴栽植3株,待定植的砧木生长到能够进行嫁(5年生左右)进行嫁接。另一种是在苗圃地培育砧木,选择2年生健壮的樟子松苗,装入较大的塑料容器袋中,袋中的营养土要有1/3的有机肥,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待容器苗生长到5年生左右时进行嫁接。
4 接穗的选择、采集、储藏
砧木的年龄是按照接穗的粗度而确定的,因为砧木和接穗的直径配合比是决定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接穗应选择中壮龄林母树中,上部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枝条。穗条长8~12cm以上,每10个穗条为1捆装入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装10捆,然后放入适量的积雪或碎冰,封好后,运输到储藏地点进行储藏。储藏方法是挖深2.0~2.5m,长、宽视穗条多少而定的窖,底部铺上积雪或碎冰,一层接穗,一层积雪或碎冰摆放好,在最上一层接穗上面盖上碎冰后,再用锯末覆盖在上面,防止积雪或碎冰溶化。
5 嫁接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根据嫁接时期的不同,可采取两种嫁接方式:①4月中旬,在头一年生长的老枝上嫁接在优林树冠顶部的雌花枝,接穗的粗度应大于0.6mm,用高枝多头髓的形成骨贴接砧木高度达1.2~1.6m。②5月中下旬,当砧木当年生枝条伸长到15cm以上时进行嫁接。无论在老枝还是在新生枝上嫁接,方法都是取3月份储藏的接穗,去掉接穗下部的针叶,靠近顶芽处留2.0cm长度的针叶,穗长6~8cm,用嫁接刀将接穗剪口处削成马蹄形,从接穗的底部沿髓心向上切至距顶芽2.0~2.5cm处。砧木去掉针叶后,用刀从下沿形成层向上切削,长度应与接穗切口长度一致。然后将接穗与砧木贴严,用塑料条绑紧。30~45d接穗彻底成活后,距接口2cm处去掉砧木顶梢,以促使接穗快速生长。
6 枝嫁接
在1.2~1.6m人工林里,技术人员试验中采用了多种砧木,进行了多组合的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2针一束双维管束的樟子松为砧木同5针一束单维管束的红松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良好特性要互补。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因此,选择的砧木应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
7 果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苹果有K9、大秋果、铃铛果、金红、黄太平、黄海棠。梨有秋香、晚香、李子有绥李3号、绥李4号、吉林6号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可利用苏联大沙棘果进行混种或利用黄太平、黄海棠、山梨进行嫁接抗寒果树。发挥了生物综合效应,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利用嫁接技术营建红松综合果园。也可利用樟子松嫁接技术提高森林的价值,利用异砧嫁接技术适当发展红松改善林分结构由于红松种材兼优,作为种材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