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应“坚持问题导向”
2017-05-23韩庆祥
韩庆祥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提出,要联系思想工作實际经常查找解决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因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应该学会“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与把握党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
领导干部开展工作一般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相对注重眼前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显绩”,另一种是相对注重破解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潜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视第一种思路但更重视第二种思路,直面并注重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求尽快见到实效,又着力打基础利长远,呈现鲜明的问题导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就是从对问题的高度关注来切入和突破的。从党的十八大后开启的反“四风”到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问题倒逼改革”到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提出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都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体上是围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精准发力而提出来的。问题导向、目标指向和精准发力,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发地和生长点,也是其逻辑起点。因此,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文本”,而且要面向它所直面和揭示的“问题”,把握贯穿其中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与把握党治国理政的根本
一般来讲,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阶段,治国理政应相对注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发展起来后,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有利于把握治国理政的根本。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本质是通过矛盾体现出来的;事物的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问题,矛盾是通过问题呈现出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点,抓工作重点首先要抓住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发展状况。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我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即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就成为我们全部工作的重点。习近平同志指出,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从解决问题入手,才能抓住根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是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打开治国理政新局面的,这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在治国理政中具体、鲜活的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所思考、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大都是关乎我国发展根本命运的重大问题。一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二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后,进入“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新的历史时期遭遇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聚焦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问题上。三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一些国家对我国围堵打压的严峻考验与应对举措。四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目标维度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有力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后不久,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充分表明:在党的奋斗目标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关注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手段维度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科学回答了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新发展理念关乎我国发展全局,是我国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发展之道。
坚持问题导向与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治国理政的直接目的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是矛盾的具体表现,矛盾是问题存在的根源;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不解决问题、不破解难题,党和人民事业就难以发展。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问题导向,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实质上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只有从问题突破才会有好的结果,掩盖问题往往导致失败。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着力发现、分析、解决本单位或本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漠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正视问题,小问题就会演化成大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赢得主动,进而找到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路标;也只有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本单位或本地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解决问题,党和人民事业才能不断实现新发展。一个单位或地区推动事业发展创新的过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概言之,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只有从问题切入,才能找到成功之路。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发现、分析、解决本单位或本地区的矛盾和问题上,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创新的起点、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契机,不能借口存在问题而畏缩不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善于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从破解问题切入并实现突破,开创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思考和研究当前我国和世界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不切实解决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就难以有效应对“四大考验”;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难以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难以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