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驱动 建设科技强国
2017-05-23科技部创新发展司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谱写了自主创新的新篇章。科技系统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改革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跃上新台阶,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提升, 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显著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从主要指标看,我国既是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也是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2016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500亿元,占GDP比重为2.08%,企业占比为78%;高被引国际科技论文数居世界第3位,8个重要领域国际科技论文引用率排名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中兴、华为在全球PCT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公司中高居第一、第二位。全国技术合 同 成 交 额 跨 过 万 亿元大关,达11407亿元,科 技 进 步 贡 献 率 增 至56.2%。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我国科技创新成就获得国际广泛关注,对国际科学前沿进展和人类知识创造的重要贡献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快速迭代的“中国式创新”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國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国, 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名列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前25名过去均由高收入经济体盘踞,但中国成为首次进入前25名的唯一的非高收入国家,中国创新效率指标更是高居全球第7名。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全球研发投入经费最高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有301家,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三。中国在智能终端、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崛起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
重大科技成果涌现,蓄积先发引领势能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由“星星之火”发展呈现燎原之势,在量子通信、航天航空、深海、极地、超级计算、第四代核电等方面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不断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蓄积强大势能。继航天员实现太空中期驻留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开启中国“空间站时代”。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高滑抬前轮试验圆满成功,首飞在望。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落成启用,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返回式卫星 “实践十号”、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 “悟空号”成功发射并开展系列科学实验。首个大型页岩气田——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100亿方,标志我国加速迈进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深海技术装备迈向谱系化和全海深,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达6329米,刷新水下滑翔机世界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最大潜深达10886米,首次实现万米海底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传输播放。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世界首台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两次登顶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并首获全球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羲和系统打通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米级广域室内外无缝精确定位,在国内40多个城市应用。硅衬底氮化镓LED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实现与发达国家并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 “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并走向世界;系统掌握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全部关键技术,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将于今年建成。
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科技创新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步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国产12寸设备加工晶圆产品突破一千万片次。TD-LTE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用户数达到7.7亿;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标准方案,5G引领的势头逐渐形成。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总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总量65%,并进军发达国家市场。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产销量世界第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领跑世界。 “数控一代”、制造业信息化等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实施,研制专用数控系统及相关设备350余种,推广应用22.3万台套,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京沪干线”广域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工程全线开通,将引领带动量子通信产业快速发展。七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示范3.8亿亩,累计增产1052万吨。突发急性传染病综合防控和应急处置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在肺癌、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促使国外专利药物降价超过50%,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
科技型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国办发布《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双创”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布《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建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异军突起。众创空间数量达4200多家,与36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企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形成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全国有53%的众创空间获得财政补贴,补贴额23亿元;各类众创空间自身投资创业企业79亿元,帮助创业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资总额达540亿元。全国众创空间有8.3万专兼职创业导师服务创业者,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达10.9万次,开展创业培训7.8万场,国际交流活动5700万场,形成科技服务新业态。发布《发展 “星创天地”工作指引》和《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批638家星创天地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达到73.9万,服务农民6000万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次启动中国创新挑战赛,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五届大赛共吸引超过9.3万家创新创业团队参赛,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中央财政设立专门资金支持大赛的优秀企业,支持金额超过1.2亿元;大赛促成创业投资超过100亿元,促成银行贷款授信超过200亿元,有力带动创新创业蓬勃发展。10家银行在自创区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新设立了9支创业投资子基金,基金规模173亿元,带动各地方、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基金550多家,资本规模超过2300亿。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不断引领支撑新兴业态成长,2016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合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50倍,移动支付、网贷、在线货币市场基金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呈现爆炸式增长。
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极大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由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更好地实现让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纳入整合范围的近百项科技计划基本完成优化整合,新五类科技计划布局初步成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署启动42个重点专项1163个科技项目。中办、国办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对发挥法人单位作用、加强经费管理服务、扩大科研人员资金使用自主权等提出针对性举措。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形成从修订法律、制定配套政策到部署具体行动的“三部曲”;以国家科技计划成果为重点,围绕产业需求发布11个领域521项成果包;一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发展;启動建设3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普惠性政策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0.4万家。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15年共减免高企所得税115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收约760亿元,有力支撑了市场导向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高地建设加快推进,引领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总体方案由国务院印发实施,在强化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重大举措。印发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指引,对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城市建设作出系统部署,9个创新型省份和61个创新型城市有力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强化县市科技工作,研究形成《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订《关于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好发挥自创区先行先试和引领示范作用。河南郑洛新、辽宁沈大、山东半岛、福建福厦泉、安徽合芜蚌和重庆6个区域获批建设国家自创区,总数达17家。强化中西部地区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56家。2016年有统计数据的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预计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布局建设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高地。重点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强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北京中关村与贵州大数据试验区,上海张江与甘肃兰白试验区,深圳与新疆试验区开展深入合作,支持宁夏沿黄经济带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建设。
深化开放创新,科技合作交流格局呈现新面貌
坚持全球视野配置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化政府间创新对话与科技合作。与美国、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创新对话机制日趋完善;与以色列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发布《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中英将制定科技创新合作战略列入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成果;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德创新大会、中意创新合作周等成为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加强。成功举办首届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发布《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声明》,率先落实G20峰会成果,向各界传递“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
“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构建,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启动“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建立完善我国与非洲、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的科技伙伴计划,成立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召开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举办中国—南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