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综述

2017-05-22胡晓玉张文娟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英译

胡晓玉?张文娟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与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发表于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期刊进行研究综述,总结其研究成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建议,希望为今后网络流行语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综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交流越来越普遍,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流行语不仅反映了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致力于网络流行语英译的研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笔者搜集到近几年来发表于中国知网上的有关文章,希望通过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有关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一、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网络流行语,而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点击期刊的高级搜索,以“主题”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翻译”或“英译”为检索词,时间设定不限,截止到2017年4月,共检索出一百五十余篇文章,从数量上来看,2005年才有第1篇此类期刊发表,说明我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2010年发表的期刊数量较少,共计8篇,2011年之后才开始变多,2014年更是达到31篇,说明我国学者愈发关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从内容上来看,2010年之前的文章局限于总结网络流行语具体的翻译方法并提供参考译文,从2010年开始,才跟与翻译相关的理论、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或者从更广阔的其它视角来探讨相应的翻译原则、方法或策略。在对一百五十余篇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后,笔者发现我国对网流行语英译的研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网络流行语具体实例的英译研究

许多研究从某一热词入手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如王国聚(2014)对“坑爹”一词的使用语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尝试为不同环境下的“坑爹”提供多种翻译版本,并指出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建议采取“归化”的策略。李矫(2015)剖析了“任性”这个词在社会语境下的内涵特点,分析了该词的关联性因素,强调在翻译网络流行语的时候不要仅仅注意到概念语义,而要多多关注该词所处的语境内涵特点和语用的意义,以减少误译的情况。“屌丝”一词在吴萍(2013)的一篇文章里得到解读,該学者认为该词的文化内涵遭到误读,而且还指出了当时翻译该词时出现的问题,最后阐明自己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张重阳(2011)则探讨了“神马都是浮云”这一词的来源和用法,并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于热词“洪荒之力”,张顺生、丁后银(2016)二人概括了国内外媒体对该词翻译的不同版本,并探讨了该词的话语语境,试图探究其最优的翻译。以上研究都是着重探讨某一具体实例,进而总结、归纳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二)对网络流行语英译原则、方法、策略的探讨

涉及网络流行语英译原则、方法、策略的研究十分丰富。霍文华、茹雪(2016)两位学者论述了网络流行语在产生与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符号化、谐音和省略缩写的独特语言特征,提出翻译网络流行语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直译、意译、拼缀法、音译和直译加注释等的翻译方法。李晓雪、陈卉(2016)着重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通过大量实例来分析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如何应用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当中。丁一(2015)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构成出发,提出了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忠实通顺、风格再现和表达力强的原则,并且提出了意译、类比、合成和创新的翻译方法。此类研究先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分类或者特点出发,进而探讨网络流行语英译原则、方法或策略。综合来看,网络流行语英译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忠实、通顺、保留原文风格;涉及到的翻译策略是归化和异化;而译者可灵活选择直译、意译、音译、直译加注、拼缀法等具体翻译方法。

(三)与理论相结合的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

笔者发现,2010年起,我国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才与有关理论相结合,而且以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比例不断增大,推动了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其中,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包括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及生态翻译学理论是应用最多的两种理论。谭凯(2015)认为,在进行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时,应该把翻译目的考虑在内,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如音译、直译、改译、回译等;袁琼(2014)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实时语义和文化因素,并且提出了翻译的规范和技巧。肖付良(2016)则认为,生态翻译学为网络流行语英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的研究视角,译者必须立足于网络流行语的特点,采用符合读者语言习惯及文化观念的翻译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做出适应和选择。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中常见的其他理论是功能对等理论、模因论、关联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王琚(2012)结合功能对等理论,从语音、语用和语义三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希望使译文在语义、语用、内涵和风格几个方面忠于原文。廖丽玲(2015)基于模因论,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基因及传播过程,并依据语言模因的不同,提出了线性译法和隐性译法,分析了2014年网络流行语的译法,力图将源语言的语言和文化进行复制。傅恒(2011)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接着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翻译的原则——传情达意、简明扼要和保持风格等,最后通过实例探讨了直接翻译、间接翻译及创词翻译等方法。蔡爱春、谭晖(2013)从跨文化角度,通过举出实例,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外,概念整合论、接受理论、顺应论等也被应用于一些研究中。

二、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随着网络流行语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和延伸,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不能满足对其英译研究的需要,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总的来说,我国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数学者的研究存在很多重复现象,个别热词出现在文章里的频率很高,比如:给力、任性、坑爹,此外,几种翻译理论也被学者频繁使用,比如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二是很多学者在总结翻译方法或者翻译策略时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度,看似他们提出的翻译方法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实际上可操作性不强,无法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

三、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展望

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总的来说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首先,为了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语料,可以建立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库,这样方便学者在分析的时候能够基于大量的实例,而不是仅用一两个例子来论证。再次,除了目前运用到的翻译理论或语用学理论,可以尝试从心理学、修辞学等跨学科角度来研究,以此来使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最后,在归纳总结翻译方法或策略时应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爱春,谭晖.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2).

[2]丁一.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成及翻译方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

[3]傅恒.关联翻译理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语英译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霍文华,茹雪.网络流行语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J].电大理工,2016(9).

[5]李矫.“任性”的语境内涵及其英译[J].惠州学院学报,2015(4).

[6]廖丽玲.模因视角下看2014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7]李晓雪,陈卉.网络流行语的归化和异化英译策略[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6(3).

[8]谭凯.目的论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

[9]王国聚.“坑爹”的语义分析与英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

[10]王琚.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吴萍.网络新词“屌丝”英译的文化解读[J].海外英语,2013(15).

[12]肖付良.生态翻译学——网络流行语翻译新视角[J].教育現代化,2016(7).

[13]袁琼.功能翻译理论观照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4).

[14]张重阳.从“神马都是浮云”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1).

[15]张顺生,丁后银.话“洪荒之力”之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6(4).

作者简介:胡晓玉(1992-),女,汉族,河北沙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张文娟(1993-),女,汉族,山西应县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