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2017-05-22唐正勇谢正银

新农村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展机遇挑战

唐正勇+谢正银

摘要:随着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对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近些年,水富县草产业发展受到了人口增长过快、牲畜超载、灾害频发等影响,严重制约了地区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新的历史时期,水富县充分认识到草产业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草产业科技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充分重视发展草产业,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牧生产方式转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草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草产业;发展机遇;挑战

1 草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畜牧业发展对草产品的需求带来的机遇

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国家制定实施了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和保护、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及退牧还草等项目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地区的草产业和畜牧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随着草地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牧草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草产品市场。水富县自然环境优异,具备生产有着高产牧草产品的良好条件,地区除了本县的畜牧业养殖使用之外,对外市场需求十分广阔。随着国内外对优质牧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将会为地区草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2 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是推动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地区广大草地工作者在长期的草地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积极培育全新的牧草品种,建立完善的草地病虫害防控措施,对退化草地进行改善,为地区草地畜牧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全新的活力,更为地区草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2.1 牧草品种退化严重和草产品加工面临的挑战

牧草品种退化成为制约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品质优良和适应性良好的牧草品种是发展高效草产业的重要保障,所以在牧草品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作出研究。此外,在选择了优良品种之后,还需要针对不同气候环境、土壤条件进行品种之间的组合,将不同生长周期、不同空间分布和不同土壤条件牧草品种进行科学组合,保证能够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热量养分,给牧草高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草产品加工是以实现经济效益为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和地区草产品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牧草加工技术包含了收获、干燥处理、加工、贮藏和运输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会对草产品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强化对草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 科技储备不足和草地建设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云南省草业科学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草业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技术储备比较缺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占全省草地面积将近一半左右的退化草地改良技术,天然草地科学合理利用技术,高产优质人工草建设规划和种植利用技术,草产品深加工技术,新型牧草品种培育技术,毒草消除技术等和现代化草业科技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和提高。

3 发展草产业的对策分析

3.1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把发展草产业作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稳定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列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各年全市草原建设工作会议后,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实行一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主要领导要定期亲自研究、亲自过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到人,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草原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发展草产业工作列入各村实绩考核目标,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在充分发挥各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该在良种、细管上狠下功夫,认真抓好人工草地各项服务工作,切实把服务送到牧民手中,努力提高草地产量,使人工种草项目真正起到提质增效作用。

3.2 健全制度,强化草原监测工作

在发展草产业过程中,总结种植经验,大胆创新机制,积极鼓励牧民群众参与种草工作,为今后的牧业发展和牧民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为切实加强草原生态补奖工作的监管力度,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水富县草原载畜量核定标准及办法》、《水富县禁牧管理办法》、《水富县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水富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水富县村级草管员管理办法》、《水富县草原管理管理办法》,并在全县4镇22个行政村(社区)聘用22名村级草原管护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草原动态监管、禁牧管理、草畜平衡減畜计划、畜种结构优化、后续产业培育、资金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明确了广大人民群众执行禁牧、草畜平衡等方面的义务,确保草原“禁得住”、牲畜“减得下” 、监管“抓得实”、 资金“用得好”。根据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工作要求,今年我县加强了人工种草的监测与生态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草原资源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及时对当地的草原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为开展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蒋高明,吴光磊,程达,郑延海,刘美珍,李彩虹.生态草业的特色产业体系与设计:以正蓝旗为例[J].科学通报,2016(02)

作者简介:唐正勇,男,(1974.12-),汉族,籍贯云南省水富县,畜牧师,研究方向为草原建设。

谢正银,男,(1972.2-),汉族,籍贯云南省,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动物医学。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发展机遇挑战
我来挑战(二)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