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的现实依据

2017-05-22金春华

世纪桥 2017年4期
关键词: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金春华

【摘 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执政党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我们党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一主多元”文化格局和“西强东弱”的国际格局实际能做出的必然选择。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执政理念重要内容。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对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4-006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的讲话中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P.193)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战略高度要求我们党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确保我们党在新长征中的积极作用。在“十三五”的关键时期,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能否做好社会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对我们党是一次严峻的“大考”和挑战。从国际共运和现实看,强化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统领权、指导权、话语权,做好党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打造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九大召开提供舆论支持。

一、“一主多元”文化格局决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1](P.196)经济基础决定并制约着上层建筑的文化格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改变了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元化文化格局,改革开放39年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基础的“一主多元”文化格局。这是思想文化的历史进步,但给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此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发挥其指导、引导的正能量作用。

“一主多元”文化格局的涵义是指,“一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主”。“多元”是指多元的文化,它是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利益群体、多种组织形式等相适应并为基础的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一主多元”文化格局是一种客观现实,给坚持马列主义的理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主导,带来了从来没有的新挑战、新压力,凸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指导权、话语权极端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不但形成并固化,“一主”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彰显我们党在理论上成熟和定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提出坚持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现实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并不是当初不同文化观念、不同价值理念、不同思想的存在及碰撞,今日的多元文化、多种观念其背后都站着相应的利益群体,有着自己的利益追求,经过39年的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表达自己的各自意见,阐释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思想,甚至在某些空间要拥有文化的领导权、话语权,还要有相应的经济、文化利益选择,乃至政治要求,这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显得极端重要,内在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高超能力和理论自信。

一主多元文化格局内在要求我们党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指导权、话语权,始终必须坚持马列在主义领导的“一主”同时,更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一主对“多元”文化的解释、统领和引导,在改革攻坚阶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和领导功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对多元文化的统领是采取居高临下的强势指导。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形成,使个人利益更加强化和固化,个人权利和精神需求的释放和合理化,进而使人们的思想独立性、多元性、自我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和多变,由此使传统意识形态统领功能在弱化和指导方式退化,进而使多元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舆论界的表现越来越“杂”,逆向“火力”越来越猛越强,杂音、噪音越来越多,这给党的宣传思想领导权、话语权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原来“一主”对“多元”居高临下的命令要求、灌输、说教再也无法发挥有效统领作用,这内在要求执政党创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以马列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主导性、权威性来引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思潮,使多元文化在“一主”的统领下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大合唱,成为推动“十三五”目标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文化不再出现杂音、噪音,而是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声音、好故事、好文化。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要求我们党在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下用一主引领多元,遵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规律,让“多元”听从“一主”实现主旋律与多元文化的统一,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合唱的好声音。用马列主义理论的“一主”统领文化的“多元”,在社会主义“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中,要遵循思想文化建設规律,不能采用历史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而采取罢黜百家、独尊马列,其实这既办不到也不可能,这违背意识形态工作客观规律,更不符合当代给我国的国情和文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因此,我们党要树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自觉、行动自信,在马列主义理论领导下,使多元文化服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真理性、科学性统领,发挥“一主”真理性功能,价值性作用,用“一主”的主旋律作用引领多元文化、多变价值、多维意识形态,让多元不出杂音和噪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础上,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让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领导,合力助推中国梦顺利实现目标的动力,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西强东弱”格局决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

世界“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政治格局,这个格局即人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對恃,前者以前苏联为领导,后者以美国为领导,这就在世界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上形成“东强西弱”态势,即毛泽东50年代说的“东风压倒西风”。20世纪90年代末期苏东剧变,是处于社会主义阵营核心的苏共亡党亡国,由此导致世界雅尔塔政治格局全方位崩盘和瓦解,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由此形成了今天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一超”是指世界上一个超级大国即美国,“多强”即若干个强国的政治格局,公认强国有中国、日本、俄罗斯、欧盟、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这样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上形成了“西强东弱”的态势,即西方资本主义实力强于社会主义的实力,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也处于强势强权地位。苏共亡党后,我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首选的侵蚀、渗透的对象,美国战略东移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压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使我国与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与国内文化交流,助推了国内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因“二战”以来,各性质的大国长期和平发展,使硬实力较量对抗在弱化,而文化软实力、价值观、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成为斗争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立足这样世界和国情、文情及国际政治格局,突出阐释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以此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和净化作用。

“西强东弱”现状要求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为此要求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是大非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及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全力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主作用。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一位知名教授详细阐明了美国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大战略。在雅尔塔世界格局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多年硬实力较量,几乎两败俱伤,从里根的星球大战到勃列日涅夫的核心大战均是如此,西方世界硬实力战略没有搞垮苏共。西方世界搞垮苏联靠的是文化软实力战略,以文化的侵蚀、渗透把前苏共搞垮。事实上早在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提出对苏共的“文化战争”,要用西方文化力量来主导领导世界,本质上的是领导权、话语权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后来系统提出文化软实力战略。我们必须看到,当初美国以“西化”和“分化”的“两化”为路径来搞垮苏共使之亡党亡国。面对强大的中国,他们深知搞垮中国仅靠“西化”和“分化”是根本不行的。所以,美国兰德公司建议,仍在“西化”“分化”基础上加上“四化”,即“弱化”“丑化”“腐化”“溶化”。“弱化”是要我们党弱化对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兴趣,放弃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腐化”是要使党各级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腐化,追求贪腐和奢靡之风;“丑化”是要西方国家以文化优势和强势来丑化中国、唱衰中共;“溶化”是要把马列主义的一主,溶化在多元文化之中,以丧失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话语权,目的是把党的领导干部思想搞乱,把价值体系搞垮,把理论信念搞坏。这是西方世界对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软实力战略,本质是让我们党丧失领导权、话语权。

西方敌对势力“六化”战略,本质是使党解除思想武装,改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由此放弃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党及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基石和“四信”,即信仰、信心、信念和信任。解决“四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题。动摇信仰是指西方敌对势力要使党各级领导干部丧失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动摇信心,是使领导干部失去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心;动摇信念,是指使领导干部从根本上泯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动摇信任,是指领导干部最终不再信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目的,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由此改变领导干部在思想理论上的定力,并在政治上的瓦解、行动上的自乱,最后重蹈苏东国家亡党亡国的覆辙。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掌握在我们党的手里,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关系到能否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打压、侵蚀、包围已超出硬实力战略范围,西方敌对势力是用以文化软实力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侵袭、瓦解作为向我们党进攻的组成部分和内容。从美国“六化”战略,到“颜色革命”,再到“阿拉伯大动荡”,西方国家策划了系统的意识形态打压的海啸狂澜,以文化上强势和强力把文化理念、价值观、文化产品包装都打上“普世”名片、核心价值观的“真理”的包装,具有极大的诱惑性,极容易欺骗国人。所以,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上,要主动出击,用新的话语体系去宣传马列主义,以GDP世界第二身份来做好文化工作,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示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世界上的话语权。

当前“西强东弱”格局与网络时代同步到来,内在要求我们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展现了当今世界人生的思想图景和舆论生态状况,其时而阴、时而晴、时而展现美好、时而展现灰暗,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立足这一文情,树立阵地意识、领导意识、话语意识,要有兴利除弊的媒介素质,坚持用“一主”引领好这个最大变量,使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正动力、正声音、正能量。

三、“四个全面”要求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论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已经走过了39年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社会转型艰难时期,美国政局的变化及新情况出现,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课题、新的任务,需要我们党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统领、引导、批评等功能,实现主旋律与多元化的统一,形成各阶层都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共识和理论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

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體制等方面攻坚,闯过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为此,必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克服不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和使领导权、话语权弱化问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和指导。长期以来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重点,使人们既认识到了经济工作极端重要和必要,使各级干部培养了抓经济工作的能力。相反使宣传思想工作能力退化、领导权弱化,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就出现领导力恐慌,工作力的弱化,话语权软化,只有用套话、假话、虚话来应付,既无法发挥意识形态的正作用,也没有把宣传思想工作作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把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使命结合起来,研究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规律性并超前宣传和积极引导,把握好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所以要发挥“一主”文化对多元文化的统领和指导,克服和避免多元文化形成的的杂音和噪音,形成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共识,发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切实统领多元化、多样化,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

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坚持“一元”的真理性、科学性,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对各种错误理论思潮及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批评。我们要看到,我国快速发展和崛起,引起西方世界的误读和攻击,他们以其文化强势和新媒体,并挂上所谓的“普世”标签,攻击马列主义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削弱党的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及领导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宣传正能量、旗帜鲜明地批评、批驳多种错误理论和思潮,以彰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正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偏离正确前进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造更多、更新、更大的发展红利,实现我国在“十三五”时期顺利转型,加速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新长征的路上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 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秦 超]

猜你喜欢

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