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蚊鱼的入侵现状和危害研究

2017-05-22秦凯波郑毅

绿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管控危害

秦凯波 郑毅

摘要:指出了食蚊鱼是一种原产于中北美洲的鱼类,因为其对蚊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被许多地方认可引进,但现在已经成为分布广泛的全球入侵鱼类,对入侵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食蚊鱼的入侵机理、入侵成功的原因以及入侵带来的危害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食蚊鱼目前的入侵现状,并且提出了一些对食蚊鱼管控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入侵物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蚊鱼; 生物入侵; 危害; 管控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1002

1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各国的联系也变的日益紧密,使全球不同地方的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被带入到新的环境中,从而导致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生物入侵不仅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身体的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1]。因此,随着人们对生物入侵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生物入侵的严重性并开始了相关研究。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是一种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小型鱼类,因对捕食蚊子幼虫有较大的贡献,从而在1905年开始被许多地区人为的引入,用以控制蚊子的数量和疟疾的传播[2]。但是由于食蚊鱼具有较强的适生性,性情凶猛,繁殖力强,使其现在成为广布全球各地的入侵物种,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造成一些与其生态位相似的鱼类濒临灭绝,已成为对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笔者对我国食蚊鱼入侵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了解食蚊鱼的入侵现状及其带来的危害,从而为管控食蚊鱼入侵提供一些建议和办法。

2食蚊鱼的入侵机制

鱼类由于受其生存水域空间的限制,使其在迁移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而鱼类不能像陆生动植物或者鸟类一样进行自主的迁移,所以出现鱼类入侵的现象通常都是由于人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引入造成的。食蚊鱼于1924年被引入到中国大陆[3],起初是人们利用其喜食蚊子幼虫这个特性用来控制疟疾的传播而有意引入,后来可能由于人们无意间的行为比如放生、垂钓等方式致使食蚊鱼在我国迅速传播繁殖,现在已经在长江以北广为分布,云南等地入侵现象尤为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食蚊鱼入侵成功的原因

3.1食蚊鱼的生物学特性

食蚊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既能在0℃的水里生存,也能在40℃左右的水里正常繁殖[3],加上其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不但繁殖周期短、繁殖期长而且产卵数量多,成活率高[4],加上性情较当地的土著鱼类凶猛,捕食能力强,从而使其在我国能够快速的繁衍,成功入侵。

3.2入侵地的环境特点

中国大部分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生存水域环境好,温度适宜,天敌较少,当地水生系统里面的土著鱼类性情较为温和,从而为食蚊鱼繁殖和扩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食蚊鱼入侵带来的危害

4.1生态危害

外来入侵鱼类一般可以通过种间竞争、捕食以及对生存水域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种间关系影响到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使一些当地土著鱼类濒临灭绝,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危害。食蚊鱼在被广泛移殖到全球各地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控蚊效果,但其对入侵地的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食蚊鱼生性凶猛,捕食能力强,喜食浮游动物,会改变当地水生生态中原有的群落结构,进而威胁到当地以这些为食的一些水生生物,在这其中尤以对无脊椎动物影响最为明显[5]。如在美国对食蚊鱼进行的一组对照实验中,有食蚊鱼一组的实验中土著虾类的存活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没有食蚊鱼),因此食蚊鱼可以对这些土著虾类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到其种群的发展。

食蚊鱼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对入侵地生态位相似的鱼类带来极大的威胁,如食蚊鱼入侵后使云南当地的中华青鳉种群数量大大减少。对一些体型相差较大的鱼类,食蚊鱼在成功入侵后虽对成鱼的威胁不大,但其会猎取它们的卵和鱼苗[6],使土著鱼类的种群数量大大减少,甚至造成一些土著鱼类的灭绝。例如生活在中美洲的墨西哥一种鳉类,由于食蚊鱼对其卵和鱼苗的捕食,导致其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

4.2社会经济影响

生物入侵不但对生态环境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也对社会经济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食蚊鱼在入侵到当地后,每年政府都会花费巨额的资金去管控其入侵带来的危害,并且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保护当地生态的平衡,而且食蚊鱼有极强的适生性,一旦入侵再去治理,不但难度大而且治理所花费的数额巨大。

2017年4月绿色科技第8期

秦凯波,等:食蚊鱼的入侵现状和危害研究

自然与生态

5食蚊鱼的管控

研究食蚊鱼的入侵机制以及其入侵成功的原因,就是为能更好的管控食蚊鱼入侵提供有效的建议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降低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针对食蚊鱼的入侵,对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进行一次彻底的調查,以更全面的了解食蚊鱼的入侵情况和分布特点,然后针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蚊鱼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管控。

(2) 建立管控生物入侵的相关机构,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出入境时加强管理审查,严格控制入侵物种的引入传播。对已有的入侵物种,则加强宣传教育,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减少以人作为媒介去传播入侵种。

(3) 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在食蚊鱼入侵成功初期时加强检测,并抓住入侵初期的时机对其入侵的途径和入侵后带来的危害做一个评估,争取在入侵初期控制入侵态势。

(4) 在了解食蚊鱼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后,可以利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食蚊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从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等方面了解食蚊鱼在入侵中国后的生存情况,掌握其入侵机理。

(5) 對入侵严重的小范围地区,可以采取一些人工捕捞和生物防治的措施,在食蚊鱼繁殖期可加大捕捞力度,减少其种群数量;同时在对环境生态评估后,引入对当地危害不大的食蚊鱼天敌,从而增加食蚊鱼的生存压力,达到控制食蚊鱼的数量的目地。

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去控制食蚊鱼的入侵,都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就是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尽量最低。

6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物入侵现象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食蚊鱼入侵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但由于目前国内对生物入侵的侧重点在动植物和鸟类等物种的入侵方面,在鱼类入侵领域开展得还较少,所以我国对食蚊鱼入侵情况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食蚊鱼的入侵机理、遗传分化、生态危害等方面的研究,进而做到全面了解食蚊鱼的生态特征和入侵情况,为以后更好地管控食蚊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Sala, FIS Chapin O E,Armesto J J, et al. 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000[J]. Science, 287: 1770~1774.

[2]Green M F,Imber G F.Applicability of Gambusia affinis to urban mosquito problems in Burlington County, New Jersey[J].Mosquito News,1977,37(3):383~385.

[3]Rees D M .Supplemental notes on mosquitofish in Utah, Gambusia affinis (Baird and Girard)[J]. Copeia,1945(4):236~236.

[4]Grabowska J.Reproductive biology of racer goby Neogobius gymnotrachelus in the Wiociawski Reservoir (Vistula River, Poland)[J].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05(21):296~299.

[5]Farley D G. Prey selection by the mosquitofish Gambusia affinis in Fresno County r ice fie lds[J]. Proceedings and Paper s of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alifornia Mosquito and Vector Control Association, 1980(48):51~55.

[6]Meffe G K. Predation and Species Replacement in American Southwestern Fishes: A Case Study[J].Southwestern Naturalist,1985,30(2):173.

猜你喜欢

管控危害
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模式对建筑企业成本管控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地铁备件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分析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