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公主的背后
——《格林童话》中中世纪德国社会的浪漫主义
2017-05-22李承之
李承之
王子公主的背后——《格林童话》中中世纪德国社会的浪漫主义
李承之
《格林童话》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故事更在世界各国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人们普遍把它看作给儿童的睡前故事,认为它不过是哄小孩子的“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的天真桥段。事实上小时候我不仅仅当成睡前故事听了,认字后还把自己家里那本《格林童话》看得“厚”了一倍,真正无数次地看了又看,读了又读,书页看旧了脏了书壳也掉了,没少招惹有爱书洁癖的妈妈的责备,她收走我再翻出来,不记得有多少次了,吸引儿时我的正是那些美好的大团圆结局,以及主人公们总能得到各种各样神奇的帮助。我太喜欢了!我估计那时妈妈一点也不理解我对《格林童话》的“手不释卷”。而儿时的我不理解的是,童话背后所包含的那些现实基础。以至于今天我手拿自己儿时的《格林童话》,动念写写它,却不知道自己看的这是哪个版本了。
实际上,《格林童话》是德国浪漫派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故事主要诞生于中世纪时期,19世纪被格林兄弟整理编撰而成。它极其忠诚地反映了中世纪时德国的社会现状,有极强的两面性,是一部值得深入分析的作品。本文将从《格林童话》中的三种矛盾入手,试着分析一些幼时没有看懂的内涵。
一、体现出价值观的两面性
善恶因果的公平性
善良正义,勤劳勇敢的人在《格林童话》中总会有很好的结局,而企图阻挠正义主角的反派永远都没有好下场。小红帽安全地回家了,所有的好姑娘都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大灰狼被开膛破肚,所有的恶毒巫婆,继母都遭到了残酷地惩罚。这样的结果让读者非常满意——善良的人应当有这样的奖赏,坏人则是活该,罪有应得。
实际上这样的结局几乎是所有浪漫主义文学通用的标准结局。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绝对公平的价值观体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老天不开眼”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发生。在现实中,这样绝对的美好和公平当然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往往是“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童话中的“因果论”也只能是人们聊以自慰,教育孩子向善时的幻想而已。
社会阶级的不公平性
童话中主角的阶级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贵族。要么是生来就帅气美丽的王子公主,要么是遭到诅咒的落难贵族,即使出身平民人家,最后也会得到王子或公主的垂青,走上贵族的道路。给好人最大的奖赏,似乎就是让他(她)在历经磨难后成为舒舒服服的贵族,统治阶级。这样的设定自然和当时的阶级脱不了干系。
中世纪时,农民以租佃的方式领有土地,为此必须按期和按一定数量向领主完纳赋役和服劳役,领主对农民则有“保护权”、奴役权和司法权,他们完全依赖农民的贡赋生活。11世纪到12世纪的德国,封建化进入新阶段,贵族攫取了大量土地领有农的土地,形成大封建领地制,农民成为世袭依附农和农奴,底层人民生活得极为艰辛,因而在浪漫主义幻想中,贵族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让一个人成为贵族,似乎就是对他(她)最好的回报。《格林童话》中的等级观念,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等级差距的态度和认识。
二、反映劳动者的矛盾性
对劳动者智慧的歌颂
在《聪明的农家女》中,农夫因不听女儿明智的建议被国王逮捕,他的女儿奉命去见国王。国王说如果她真是这么聪明,他要给她出个谜语,如果她能猜到,他就释放她的父亲。国王让她:“你上我这儿来,既不穿衣服,也不能光着身子,既不骑马,也不走路,既不走在路上,也不走在路外。要是你能办到,我就娶你为妻。”于是农夫的女儿就回去了。她脱光了衣服,拿来一张大鱼网钻进去,再一圈一圈地用网裹满全身,这样她就没穿衣服也不是光着身子;然后她租来一头驴,把鱼网拴在驴尾上,这样驴就得拖着她走,所以她既不骑马也不走路;而且,驴只能沿着车辙拖她,使她只能用大脚趾头点地,这样就既不在路上,也不在路外啦。当她这样来到国王面前时,国王不但释放了她的父亲,还娶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并把王室的全部财产交给她掌管。
《聪明的农家女》是《格林童话》中歌颂劳动者十分典型的一篇,而它并不是个例。《格林童话》的故事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平民家的孩子往往勇敢能干,善良聪明,集所有优秀品质于一身;反观国王贵族,要么吝啬刻薄,要么蠢笨无能,没少被老婆下属愚弄。此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劳动者的价值,童话中常歌颂劳动者身上美好的品质,在一些童话中劳动者甚至奋起反抗,大快人心地惩罚了吝啬无良的富人。这是一种积极的浪漫派想象,肯定了劳动者的价值和能力。
对劳动者困境的反映
我幼时读《格林童话》时没有发现一个事实:贵族虽道德败坏,愚不可及却生活得称心如意;许多平民的孩子虽然极为聪明勤劳,却没有能力接受教育。男孩子只好被送去做学徒,女孩子就拼命纺纱,尽量嫁个好人家。生活中,这些孩子长大后大概就会成为一个鞋匠,木工或者纺纱工;在格林的童话中,他们却凭着自己的技艺,智慧或奇遇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聪明的小牧童》里的小牧童凭着机智住进了皇宫;《霍勒太太》中的继女因勤劳得机遇变成金姑娘,而亲生女因为懒惰就成为一个全身挂满沥青的脏姑娘。这都是其中的代表。
其次,在老实的好人受人欺负,走投无路时,常有善良的仙女或者灵仙的动物出现,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为他们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告诉他们惩戒坏人的方法。这一类故事如《穷磨坊小工和猫》中的小工傻汉斯遇到了会魔法的“小花猫”,并给“小花猫”做了七年的仆人,勤勤恳恳,最终在“小花猫”的帮助下,傻汉斯给磨房主带回来最好的骏马,最后娶了“小花猫”变成的美丽的公主,并成为英俊的国王的故事。《三片羽毛》中国王的三个儿子中最老实最受歧视的一个在魔法蟾蜍的帮助下,娶了最美的姑娘并继承了王位等等。
中世纪时,平民的孩子往往无学可上,劳动者常要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和剥削,遇上知音或者仙女的事却大概没有几个。于是人们利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书写自己的渴望:能靠自己的技能改变命运,或者有仙灵保佑。人们利用童话让自己的想象变得真实,又何尝不是无奈的做法?想象愈加神奇,故事愈加离奇;人们的渴望却也愈大,所反映的现实也愈残酷。统治者蠢笨无能却能尽情享受,平民智慧勤劳却忍受压迫;这样不公正的社会条件下诞生了这样聊以自慰的浪漫童话也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出现许多这样的幻想,正如中国传说中贤惠善良的七仙女,田螺姑娘等,正说明了劳动者无力反抗,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力。
三、对儿童的两种态度
天真美好的童话世界
现在人们提起最幸福的时光,十有八九会讲到童年。而一个人如果生活得无比幸福,人们也常说“就像童话里一样”。可见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童话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在童话的世界里,坏人总会受到惩罚,美丽的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人都过得幸福美满。这没什么奇怪的。人们总希望儿童眼中的世界澄澈美好,希望这些故事能带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要诚实勇敢,心怀善意......童话似乎就应该这样浪漫,这是对儿童最好的保护,不让他们太早地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
《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基本都是团圆的大结局,这也导致我在很多年内无法原谅安排悲剧结局的故事的作者们,这就是我狂热钟爱《格林童话》的原因。每一个儿童的甜美幻想似乎都能在这里实现。它作为给孩子的故事,似乎守护了儿童那份难得的纯洁美好。
残酷黑暗的现实社会
奇怪的是,《格林童话》中有很多成人读了也觉得毛骨悚然的残忍片段并没有删去,像《杜松子树》中描写主角命运的歌谣:“我的母亲她宰了我,/我的父亲他吃了我,/我的妹妹小玛莲啊,/她拣起我所有的骨头,/包在一条绸手巾里头,/埋在那棵杜松子树下。”继母把继子杀死,做成汤让他的父亲吃了下去,还把吐出来的骨头拿给年幼的妹妹玩,这样可怕的剧情只怕成人看了也要直竖汗毛。《强盗新郎》中强盗们将姑娘分尸吃下;《没有手的姑娘》中父亲贪生怕死,将女儿卖给魔鬼并亲自砍下了她的双手;大灰狼吞下小红帽后整个被开膛破肚;《白雪公主》中公主被王后带进森林几次加害,国王似乎一直不闻不问。我要承认,这些故事在某种程度上给我留下了阴影,虽然加害者手段残忍,可有时受害者的报复同样可怕。在这些故事中的描述语言都极其冷静直白,丝毫不带感情,也不避讳;似乎一点也不担心给儿童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这与童话的美好结局,与儿童单纯的心理十分矛盾。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继母”这个名词有一种抗拒和恐惧的心理,与从小听的童话也一定有影响吧?回头检视中国传统故事,涉及继母虐待继子女的似乎如出一辙。这正说明了中世纪的德国的社会现实。人们在看待儿童心理时的态度也和当时社会相符。
无忧无虑的童年似乎只发生在国王和贵族的孩子身上,大部分平民家的孩子自极小时起就要担起生活的重负。他们早早离开父母,有些甚至与成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德国中世纪时除专供贵族学习的学校外,供平民学习的教区学校极少,教授内容也集中于宗教而非知识。这就使得“儿童”这个概念弱化了,他们似乎只是小号的成人,而不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弱势阶层。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保护也少得可怜,父亲在孩子被虐待时常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把孩子轻易出卖甚至伤害自己孩子的事也时有发生;甚至因为嫌弃孩子长相怪异,干脆将他们逐出家门。中世纪欧洲的儿童似乎只是用来满足成人传宗接代的需要,并在一定时候逗他们开心用的。而儿童如果满足不了这些需要,或有什么比儿童更有价值,他们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抛弃。即使在最美好的浪漫主义中,儿童依然逃不过这样残酷的命运。所有这些在现代社会中简直无法想象,可我要一直到现在才能认清这个本质。我所以并没有深受书里那些残酷描写的影响,也许正证明了钱钟书在《论伊索寓言》里所说的: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我们的古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吧。
总 结
《格林童话》既保留有民间文学的特色和风格,又被加以修改和润色,它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美丽的王子公主的童话,还是德国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它记录了当时劳动者们最美好的幻想,忠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挣扎和渴望。和中世纪的德国社会一样,它既有希望也有痛苦;既有进步也有尘朽;既有温情也有残酷。尽管有糟粕,《格林童话》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德国乃至世界浪漫史上十分重要,值得仔细研读的一页。其文学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同时,它依然富有研究价值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意义。
[1] 格林兄弟 2015-6 《格林童话》商务印书局
[2] 丁建弘 2014-4 《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 余匡复 1991版第二次印刷《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欧院系学生)
责任编辑:杨 林
李晓伟 油画 尘色古香系列之晨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