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及学习方式探究

2017-05-20郑艳萍

科技视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习方式小学数学

郑艳萍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认知活动,由于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深入研究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心理机制,并根据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实施教学指导,以此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应井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导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学习方式;学生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方法是学习方式的下位概念,学习方式不仅包括若干相应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还涉及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一系列心理因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具苏伯尔从两个维度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实际上是从学习方式上给学习分类。其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前者是把学习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主要通过同化的心理机制去获取知识:而后者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

小学数学学习的意义、特点及方式

1 学习和小学数学学习的意义

学习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这一定义至少表明了广义学习概念的四个特征:一是,动物也有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二是,学习不是本能的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三是,任何学习都会引起个体适应性的行为变化,既有外显的行为变化也有内隐的心理变化;四是,不能把个体的一切变化都归结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活动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2 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小学数学学习作为一种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过程,一方面,具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又必然还有一些反映其个性的特点。具体来讲,小学数学学习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2.1 小学数学学习更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持

学习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各门学科知识学习牛酌一条普遍规律,但是由于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比其他学科学习更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团形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对这些形状的物体表面的深入观察井在头脑里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学生是难以实现对这些图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的。

2.2 小学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讲更主要的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如在小数加减法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根据整数加减法法则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这既是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更是学习这一内容时思考的起点,二是,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思维发展的方向,即让学生在学习中知道朝什么方向去思考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引导在那些需要连续推理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从而保证思维过程的顺利进行。三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作必要的反思,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2.3 小学数学学习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在客观上决定学生学习数学比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更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如乘、除法知识。从横向联系看,必须先学乘法后学除法,它强烈地反映出数学学科特点对学习过程的客观制约性。

2.4 小学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小学生自身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客观制约。这里所主张的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与目前数学教育界倡导的“做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致的,其實质都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老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3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前者是把学习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主要通过同化的心理机制去获取知识:而后者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更多的是采用顺应的心理机制去获取知识。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

大力倡导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3.1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在这里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全部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根据奥苏伯尔的研究,接受学习不等于被动学习,只要处理得当它也能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在于,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教学实践表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仅对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有效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仍然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特征和条件,实施这一学习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给学生提供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的数学学习材料,尽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情境化,学习材料在表达上既要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识发展顺序。以此一方面更好地调动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向,另一方面又从学习内容上为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创造条件。

二是,教师的讲解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给学生的理解留下空间,一方面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三是,学习者要充分利用自己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新旧内容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的更好理解。

3.2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提出来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有人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这虽然不是对自主学习的严格定义,但它却从学习行为方式上反映出了自主学习的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学习者能够参与学习目标、进程和评价指标的制定是学习者能够自主选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学习;三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牛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四是,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自主选择,学习过程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监控.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

一是,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目标(特别是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让他们在学习中从一始就知道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要达到什么结果,以此为后面的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作出正确的导向。

二是,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有序地进行学习。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后的自我反思,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作出客观评价,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单位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分工合作而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从学习组织形式的角度来讨论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它能使合作伙伴在学习中优势互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合作学习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每个成员都要能够积极承担责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合作伙伴之间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特别要注意在组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妥善解决组内的各种矛盾冲突;三是,要能够正确评价共同学习的效果。这些条件实际上也反映了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它们不仅强调了学习者的个人责任,而且还突出了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特别是那些挑战性强,需要多角度思考与探索的数学问题更适宜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这一学习方式具体应用于小学数学学习活动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最好由不同学习风格、不向学习水干的学生组成,以此让他们在学习中优势互补。

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并且这种分工应是不断变化的,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全面发展。

另外,组内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每个成员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見,不要把个人的意见强加于人。

3.4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个与接受学习相对的概念。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课程形态。就学习方式而言,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学习活动过程。探究学习有这样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广是问题性。学习内容是一些待探究、待解决的问题,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其中许多规律和原理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如圆周率、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这一学习方式具体运用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学习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好探究的主题,让他们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其次,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心理需要。再次,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探究学习应与其他学习方式特别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沈林,黄翔.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类型与原则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类型与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11(6):78-92.

[2]孔凡哲,史宁中.教科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35-37.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学习方式小学数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