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王的三个梦

2017-05-20水苍玉

普洱 2016年8期
关键词:天福服务区茶艺

水苍玉

壶中水常满,杯中茶不空。

每个天福茶庄的门口,都有一个巨大的,不断在斟茶倒水的茶壶,远看着是悬空的,从外表看不到任何支撑壶体或吊装的东西。空气中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将壶柄轻轻拎起,水从壶嘴中簌簌冲入杯中,感觉壶中似乎有源源不断的水。满溢之后又不停流入“茶盘”(水池)内,茶杯随时都被水充盈着,池中有金鱼摇头摆尾,追逐嬉戏,甚是有趣。

这个“茶壶”成为天福茶庄的一个标志,寓意着“天壶天福、天宫赐福、水从天注”。壶里的水日月不息地流出,代表着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体现了“客来奉茶,以茶会友”的传统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天壶赐福”也象征着天福茗茶“茶王”李瑞河先生對于大陆,还有整个茶产业的“一片丹心”。

在与李瑞河先生的交谈过程中,更加能够深深感受到他那颗赤诚的中国心。当初他来到大陆进行投资,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他坚定地回答:“茶树的根在大陆,我的根也在大陆,不是我爱台湾太少,而是我爱整个中国更多!”天福茗茶在中国大陆的十数载春秋,漳州与南投故土相似的气候和风土面貌,还有十年来认识的至交好友,更增添了李瑞河对祖国的归属感,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位“茶王”在故土实现了自己所有与茶相关的梦想。

回念故土情“唐山过台湾”石雕园

今天,当我们驱车行驶在厦汕高速公路漳浦路段时,远眺西山,能够看到一座手举开山镐的巨人石雕屹立在山顶,这就是李瑞河先生修建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标志性景观之一——“拓荒”。从这个白色雕塑旁边,开车就可以直接驶入天福服务区。

见过那么多服务区,天福服务区应该是最有气势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没有之一。还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服务区超级大,就修建在公路的旁边,显得十分大气。它融高速公路服务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服务区。投资1亿元人民币,占地1280亩,现在还增加了闽南文化城,在里面可以吃饭购物。饮食主要以闽南特色小吃和台湾特色小吃为主,天福新事业体旗下时尚品牌“放牛斑”的抹茶冰激凌一应具全,天福茗茶的各种产品都能够在里面买到。服务也是相当走心,刚走进门,就有人微笑着送上摆满茶的托盘,一句的温馨 “请喝茶”,是发自心底的热情。炎炎夏日下的这口清茶异常甘甜。

建一个这样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曾经是李瑞河先生的一个梦想。在20多年前,李瑞河先生在台湾三次参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投标,结果都没成功,内心非常失落。来到祖国大陆,才终于美梦成真。如今,天福已经在大陆建起了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每次说起高速公路服务区,李瑞河先生就会感谢祖国改革开放带给他的机遇,能够让他得以一步一步实现毕生夙愿。

服务区的后山有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和观光茶园,园区内还有闽台民俗馆、丹岩风景区、皮定均将军纪念园等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追溯了闽台两地的历史渊源。石雕园内亭台楼阁,景色宜人。只是太大了,要想把这里仔细转一圈,还真要安排上一整天才行。

说起这个石雕园,不得不提起李瑞河先生曾祖父的曾祖父李正直。他于清嘉庆年间,从福建漳州金浦白衣堡(今漳浦沙溪镇下寨村)出发,带着茶籽,在台湾鹿港登岸,最终在南投县名间乡松柏坑安家。由于长途跋涉,换下了数不清的旧草鞋,因而发出“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拓荒奔南投,弓鞋不能忘”这样的感叹。后来,这几句词被谱成曲调,在李瑞河先生的童年时代,台湾南投古老的榕树下,祖母总会哼唱这首悠远的民谣哄着他入睡。

石雕园的建立满足了李瑞河先生认祖归宗的心愿。“‘唐山是‘大唐江山的简称,历史上的唐朝,后来很多中原人大规模迁徙至台湾与海外,自称唐人,就算现在中国人聚集的地方都叫唐人街。我是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唐山子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作为“唐人”的后代,说起这段历史,李瑞河先生感到非常骄傲。

“茶人匠心”世界最大茶博物院

建立一个茶文化的博物馆,也是李瑞河先生多年的梦想。

三十多年前,李瑞河先生在台湾创设了陆羽茶艺中心、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专门用以推广茶文化,举办各种大型的茶文化活动。当时,他就想,如果能够有一个茶博物馆,里面装满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以及与茶有关的所有展品,能让每个走进来的人,在走出去的时候都学到充分的茶知识,萌生这个想法之后,1985年,就在台北县购置了一块地皮,并草拟了建筑图纸,可惜1990年的台湾股市的崩盘,令他无奈卖出了这块地,从此,修建茶博物馆的梦想便束之高阁。内心是满满的遗憾。

在建天福茶庄的时候,他就专门留下一块地用以栽种茶树,开辟成茶园。闲时,李瑞河先生会在茶园里散步,一边走,一边筹谋。有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在这片茶园之上,来完成他长期深藏的心愿。他很快邀请了1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筹备委员会准备建造茶博物馆。2002年初,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在漳浦县盘陀镇天福茶庄落成。整个博物院是李瑞河先生与他的助手们精心设计的,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8000平米。

展馆里展示的茶叶演变,茶叶的制作,中国历代的茶事以及世界各国的茶文化等等。一套铜制鎏金鎏银的唐朝宫廷茶具在一个玻璃展柜里闪闪发光,包括烹煮器、贮茶器、饮茶器等共11件。这套精美的茶具原型于1987年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内,是海内外发现时代最早,配套最齐全,等级最高的茶具。在国家文物局和陕西文物局特许下,按照原样复制而来,是天福茶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走进品茗区,一阵茶香袭来,一位气质雍容的妇人微笑着走来,邀请我们去欣赏一场中国式传统纯茶道的演绎。她身着一件质地精良,墨蓝色底印着红色花朵的中式衣衫,衣领上大红色的盘扣衬得她面目端庄。她就是李瑞河先生的二妹(二姑),今年已经69岁了,现在负责管理整个茶博物院。时光似乎对她格外眷顾,二姑皮肤非常白皙,眉目间的清秀依然能够看到她年轻时候的风采。二姑在父辈与大哥做茶的影响下,对于茶有着深刻的感情。“从小就看着大哥做茶卖茶,就是和茶一起长大的,自然感情深厚,现在所做的正好是自己最感兴趣,也是最有美感的一件事情。”回忆起过去,二姑语气温柔,整个人显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纯茶道的表演开始了,茶艺师的名字叫做周晓萍,国家高级茶艺师,来到天福茶博物院已经5年时间。在欣赏茶艺之前,人们都会先欣赏茶艺师,周晓萍脸庞饱满,五官端正大方,气质出众。这种大家闺秀风范的茶艺师看起来则更有味道。她泡的茶是福建白茶,在开泡之前,要求所有参与茶道的客人们都起立,对茶艺师行礼,然后茶艺师也会回礼,空气中弥漫起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尔后,从观茶,闻茶到品茶都显得无比珍重,不论是茶艺师或品茶之人,都对眼前的那一碗茶汤肃然起敬。

二姑介绍说,院区的茶道交流部经常会设置一些茶会:曲水茶宴、四序茶会、无我茶会、陆羽禅茶道等。正值暑期,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茶博物院,让他们学习茶道。在日本茶道馆,能够看到很多小学生模样的男孩与女孩,张大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正在全神貫注地学习日本里千家茶道。

培养人才创造中国茶的21世纪

李瑞河先生说:“19世纪是英国红茶的世纪,美国的可乐席卷了20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

作为一个茶人,李瑞河先生在整个茶产业上投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看到了茶在大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茶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做茶的人才却非常短缺。有些做茶的人即便受过专业教育,也是师从农林业院校的茶学系,我国还没有一家专门的茶学高等院校,来培养专业的茶学人才。茶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上升为渴望的级别,李瑞河先生关注到这个现象,内心开始萌发想创办一所茶专业的高等院校,专门培养做茶的有志之士。

由于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这个愿望又深深被埋藏在心里。想法一旦产生,就像在心底种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了。2005年,李瑞河先生得到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筹资2亿元,在漳浦盘陀天鹅山、国道324线旁,创立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首家茶学院。占地1100亩,获得批准后马上修建学校的主体建筑,2007年建成之后,加入全国高考秋季招生。

天福茶学院后来改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学制三年,下设茶学院、商学院、食品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共开设29个专业及培养方向,目前在校学生有4000多人。

山坡上有很多独栋的小别墅,“李主席为了学校的教授们修建的,为了让他们在这里的教学工作更加有归属感,这里环境优美,很多教授的一家干脆都搬来这里生活,这叫做‘引凤入巢。”欧阳僖僖用手指向了远处山坡上的那些精致的独栋别墅,笑着说。在这方面,李瑞河先生考虑非常周到,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师资力量,只有能留得住有能力的老师,才能够谈办学的质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90余人,教师有来自国内外如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博士、硕士,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22人,专任教师102人,还有数名来自台湾以及国外的特聘教授。名誉校长由茶学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担纲。

天福茶学院自从升级成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后,专业的设置已经开始综合化,茶学依旧是主打的专业,每年依然会有很多其他产茶省份的学生慕名而来。这所学校也是全国唯一能够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台湾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由于茶学专业的知名度,很多台湾的茶农茶商都纷纷询问李主席,打听学校的办学情况,并且表示要将自己的子弟送来深造。李瑞河先生听到后,非常高兴,“欢迎啊,台湾的茶农子弟,我还会优惠学费。我投资2亿办学,就是要办世界一流的茶学校,培养一流的茶专业人才,将来不仅能够在大陆一展拳脚,甚至能够走出中国,去推广我们的中国茶。”

走在校园里,会经常遇见黑人留学生,欧阳僖僖说,“这个已经成为校园里独特的风景线。因为一些国际上例如斯里兰卡、摩洛哥、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官员和学生,会来我们学校进修学习种茶制茶的技艺。官员一般是在本国家负责茶产业的,能够来到我们这里学习,可见是对我们学校茶学专业的极大肯定。”

从茶学院毕业出去的学生,就业率高达80%,天福集团在每年毕业季的时候,会在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邀请加入天福集团,从事所学专业的岗位。这所学校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天福茗茶全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天福需要的人才要求,然后亲自培养。如果学生有其他更好的意向,学校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茶学校是李瑞河先生的所钟意的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他会给所有学生上第一堂课;2014年的新学期,他又在学院首次开设高尔夫球实训课,为学生拓展新技能,受到师生欢迎。学生上课的地点在漳浦天福石雕园高尔夫球场。

在这个学校里,李瑞河先生还能够想到更多,做更好的事。2015年11月14日,漳州科技学院“天康检测中心”揭牌成立。天康检测中心位于漳州科技学院实验楼内,建筑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专业实验室11间,专业检测设备及辅助设备20多台,其中高尖端的检测仪器有5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很好地满足茶叶及食品中农药残留、稀土检测、重金属等检测的需求。投资额达一千万元。

这个中心的建立,饱含着李瑞河先生对茶浓厚的感情,时刻想着如何“取之于茶,用之于茶”,回报社会,回报国家。这几年,他发现茶叶农残超标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茶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国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者心生戒惧、人心惶惶;茶农茶商苦不堪言、非常困扰。因此,李主席出资投建天康检测中心,添置检测稀土和农残的仪器设备。

这个中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和超纯水机等设备,可为本校的茶学院、食品科技两个二级学院提供教学、教研的需要,而且环保设备先进,连废气都是零排放。同时,这套检测设备是与美国安捷伦公司合作,是目前检测茶叶、食品最先进的仪器。漳州科技学院化学教授、天康检测中心顾问李瑞荣介绍说,我们中心检测快速、准确、收费便宜,以前茶样送检往往需要五天左右,现在30个茶样我们一天内就能出报告。目前业务范围先限于天福集团内部,以后视发展情况再对外服务。

在揭牌仪式上,李瑞河先生说,“我希望今后通过天康检测中心,为茶农茶商提供‘结果最精确、时间最快速、价钱最合理的检测,以此带动更多茶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检制度,从源头上提高中国茶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响应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努力让国人喝到健康的茶,无农残的茶,吃到安全的食品。天天喝好茶,放心快乐地喝茶。”

天福之路,是台胞寻根之路,是一条祝福之路,不论是服务区的石雕园,茶博物院还是茶学院,都是李瑞河先生不惜巨资,不惜精力,来表达自身对于祖国,对于中国茶的浓厚感情的方式。这种感情,就像那一把取之不尽的天壶,不停地将天福之水倾泻出来,源源不断。

猜你喜欢

天福服务区茶艺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茶艺
姚天福力驳忽必烈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