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自我观”的剖析及其教育启示

2017-05-20邓艳玲田甜��

山东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

邓艳玲+田甜��

摘要:对于“自我观”的认识,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见解。在西方,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独创性,主张“独立性的自我”的自我观;在中国,强调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的相互依赖,主张“互倚型的自我”的自我观;英美人依赖于个人本人的观点,而中国人则更依赖于个体之外,即别人的观点。二者表现出全然不同的面貌。因此,在对待中西方异质文化方面也就具有不同的态度。中西方文化“自我观”不同,对待文化的态度亦不同,以致于各自对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中西文化;自我观教育;比较

一、中西方的“自我观”概述

(一)西方文化的“自我观”

在西方哲学中,“自我观”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哲学家们不断对“自我”进行深入的剖析。随着理论的积累,研究的思路和视野愈加深入和开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条件下,哲学家们对“自我观”的认识各有不同的解答。从亚里士多德起,哲学界开始从事“自我”的对象化研究,笛卡尔继承了亚氏的传统,并且认为“自我”是思维的“自我”(即“我思故我在”),“自我”是先天就存在的;洛克与笛卡尔的观点不同,他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的说法,他认为“自我”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后天的,是意识主导的、经验的、被动的,是从外部获得的“自我”;休漠对笛卡尔先天性的“自我”作出了进一步的否认,他认为“自我”是人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的统一;黑格尔则意识到“自我”是与他人共存的,而不是单个存在的;马克思则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将黑格尔的“他人”进一步融入到了整个社会之中。

(二)中国文化的“自我观”

把“自我”视为空无是释、道两家的思想,是一种个体“自我观”,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是一种社会“自我观”,形成了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互补的格局,是心性而非理性。[1]这种心性的“自我观”追寻的自然状态是天人合一;追寻的社会状态是君子而非小人;以克制自身欲望为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确保社会稳定的以血亲能力为基础的制度关系。“自我”是一个整体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点。中国人不能对“自我”本身做具体的分解和分析,因为中国人是以完形的方式来看待“自我”的,中国“自我观”追求“心”,追求“自我”的内心体验和内心修养,强调了悟自心,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为了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自我”应该怎么做的方面。这种“自我观”反映出中国文化相对忽略思维逻辑、分析智力与工具理性的作用。

二、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通过对中西文化传统的源头进行探讨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造成中西文化如此差距的原因。任何一种文化无一例外地都是植根于其自身的种族差异、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文化體系要想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根据自身的状况,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政治是这样,经济是这样,教育亦然。

现今,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时,往往忽视了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民族特性,以致于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路上一直煞费苦心,艰难前行,结果收效甚微。西方的教育模式是依据自身的文化土壤而设置,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如果生硬地移植他们的成果,却不了解并认真研究自身的状况,势必会事倍功半。应该根据自己民族的社会环境,创设属于自己的文化。

中西文化并不是冰火不容的,只要方式得当,西方主客二分、物我相分的“主体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观是可以结合并促进彼此发展的。将西方传统文化以“自我”为优势的观念纳入到中华文化以“我们”的群体意识为优势的观念之中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一方面,因承认彼此不同而肯定了每一自我的独特性;一方面又因承认彼此相通而肯定了人我间的相互支持,从而对他人负有责任感。”[2]

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说,只有对他人的“自我”报以足够的尊重,创造一个“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局面,才是“东方睡狮”真正清醒之日,也是“东方睡狮”震撼世界之时!

中西方文化是格局特色的文化,各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既然文化特色不同,那么毫无疑问,彼此之间会有冲突、碰撞与分歧。而另一方面,虽然文化特点不同,但既然都是文化,同属于世界中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就可以交流、会通与融合。因此,对待中西方的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3]

三、教育中的文化“自我观”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的社会伦理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和强化起来的家族制度和金字塔形的社会等级制度,必须是它的文化中的社会伦理观以群体为本位,而不是以个体为本位。这就必然导致反对个性,强调群众认同,靠别人来定义自己,缺乏“人权”的观念。”[4]中国文化将个体的整个生命都纳入公式化的人生渠道中,将一些社会义务,如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等,用外铄的方式按在每个人头上,大家都踏着由社会制定的人生道路终其一生,很少有超越的意向,自然也缺乏越出这个平面层次的好奇心以及个人的浪漫气质。以群体为本位,而不是以个体为本位的逻辑演绎,必定是强调整体利益的,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所以也就必然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而忽视个体的权利。

纵观中国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直未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而是与哲学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家首先也是哲学家,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而后涉及教育领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千古传颂的孔子圣人,他是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春秋战国以后,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成熟,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在儒家学派中,孔子注重将以“孝”为基础、以“仁”和“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念贯穿于他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自孔子到孟子、荀子,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进行教育,对其进行竭力崇仰,从而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特征的教育传统。例如: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曾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为文。”把知识教育放在“行有余力”的次要地位,而把德育放在首位。荀子在《劝学》中也认为:“君子之学以养其身”,就是说学并不是以获得文化知识为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养身心,注重内修。传统教育中虽然有许多关于知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学思行结合、闻见知行等,但其主要目标不是为了文化知识而教的手段,而是为了习得内心的“善”——仁义道德,就是要“格”伦理道德,重义轻利,重德轻力。是用内心去体验和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而不是去认识自然的原理,当然就更谈不上改造自然了。“这实际上是把道德的价值置于知识的价值之上,把德性置于知性之上,把善置于真之上,把价值评价置于科学认识之上,用价值来统帅事

实。”[5]同时也就否定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教育价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伦理观强调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博爱与法治。尊重个性,也就是尊重个人自我选择的权力,崇尚多样化,崇尚开拓、冒险与创新,由此形成了一种超越意向,一种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丰富人生阅历的好奇心与开放心态。

西方文化是从“征服自然”出发来展开教育的,他们认为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为了生存,就要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主张以人为中心,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注重科学教育,注重技术与手段的运用,并逐渐成为西方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黎达.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5.

[2]肖川.文化与教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梅敬.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J].2013,(4):82-86.

[4]张世英.中西文化与自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冯林,纪玉梅.浅论教育视野下的中西文化比较[J].教育管理,2009:188-189.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比较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中西文化的异质共生——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的“意”与“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