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行知思想 让复习课“活”起来
2017-05-20陈小红俞红燕��
陈小红 俞红燕��
摘 要:数学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复习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产生旧知识、新面孔的新鲜感,体验“跳一跳摘得到”的乐趣,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练有所熟、习有所悟,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质疑问难;分析比较;辨别异同;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56-1
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到了六年级下册,所占课时的比例也较高。常听同行议论“复习课难上”,我也有同感。因为数学的复习课,不是机械的重复,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巩固、加深、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类、串珠成线、融会贯通,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有机的结合,是学生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的再认识、再学习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因而上好复习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怎样让复习课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缺有所补、学有所得、练有所熟、习有所悟?带着问题再一次研读了《走近陶行知》一书,笔者收到了深深的启发,复习教学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主动创新的学习过程。因此,笔者践行行知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实施六大解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完善认知结构
在复习教学中,我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复习全过程,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思。复习时,内容往往是面广量大,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憾,进行温习补救,我大胆尝试实施“学生考老师”栏目,以问题的深浅确定加分。
如,在复习“异分母加、减法”时,学生考老师:“同分母”和“同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通分母而不通分子?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指出: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它的分数单位多的分数比较大;而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少的分数比较大。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学生加深了理解。
二、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激活认知结构
复习的练习区别于新授课的巩固练习,也区别于练习课的针对练习,复习课的练习重在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多变性,重在知识间的纵横对比、辨析,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
如:在复习形体几何知识时,笔者设计如下一题:学校要改造一个正方形花坛,把它的边长扩大5倍,它的周长扩大几倍?面积扩大几倍?引导学生由实例的演算解决问题(假设边长是1厘米或2厘米),然后抽象到公式的验证解答了问题(正方形周长=边长×4,因为一个因数边长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4不变,积也要扩大5倍;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一个因数是边长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还是边长,也扩大5倍,所以积要扩大25倍),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让学生练习以下习题加以巩固: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几倍?体积扩大几倍?圆半径扩大2倍,周长和面积各扩大了几倍?这样安排题目的呈现采用了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方式,思维方式由具体到抽象,由归纳到演绎,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既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又渗透了复习中的学法指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同时把积的变化规律巧妙地融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加强变式训练,促使学生辨别异同,内化认知结构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努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说、试验、印证、推想、分析、会通、正确等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简单地说,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精神。”复习中,笔者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在选例与练习设计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如:在复习“分数、百分数的综合应用”时,我设计这样一组题,帮助学生在审题中辨析、在辨析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
(1)某工厂食堂二月份用煤400吨,三月份用煤相当于二月份的4/5,三月份用煤多少吨?
(2)某工厂食堂二月份用煤400吨,三月份用煤比二月份节约1/5,三月份用煤多少吨?
(3)某工厂食堂二月份用煤400吨,二月份用煤比三月份节约1/5,三月份用煤多少吨?
(4)某工厂食堂二月份用煤400吨,三月份用煤比二月份节约1/5吨,三月份用煤多少吨?
学生解答后着重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沟通内在联系,区别不同,渗透辨证思想。这样可对症下药,突破学生思维定势,克服学生静止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老师设置的“陷阱”中“吃一堑、长一智”,进一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很强,知识往往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容易割裂。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以行知思想为指针,把平时分散的学习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沟通它们的内在聯系,形成网络,形成链式的系列,使学生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在复习课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周德藩.缤纷行知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3).
[2]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1).
[3]戴厚祥.让小学数学复习课真正“活起来”[J].江苏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