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开发“赋能型”学习地图
2017-05-20许文奕
许文奕
开发“赋能型”学习地图,能够快速洞察、弥补组织能力短板,提升培训规划的科学性,使培训资源投放更加聚焦、精准。
学习地图(Learning Maps)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有助于员工完成岗位任务、提升岗位技能的持续化、体系化的培训规划工具。由于被实践证明能够快速梳理企业培训体系,学习地图已成为企业培训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企业学习地图开发工作主要分为岗位导向和能力导向两种模式(见图表1)。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人才的有效培养和及时补给是关键,能力导向学习地图的价值也逐步显现:通过开发“赋能型”学习地图,能够快速洞察、弥补组织能力短板,提升培训规划的科学性,使培训资源投放更加聚焦、精准。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赋能型”学习地图开发包括判定能力提升目标、匹配培训形式及“赋能”机制配套三个步骤。
准确判定能力提升目标
确定能力提升的方向和目标,是“赋能型”学习地图建设和优化的基础工作。以我所在的银行业为例,能力发展目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判定。
第一种是根据经营战略与环境变化的实际场景,分析判断组织急需提升的能力,并明确赋能对象。
例如,如果银行的经营场景是“战略考核重点由负债转向金融资产,注重从客户需求出发”,那么,其能力提升目标应是财富管理能力,重点赋能对象就是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若经营场景是“各类产品收益低、风险高,在同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相应的组织能力提升目标是政策把握能力、产品研发能力,重点赋能对象即产品经理。如果经营场景是“不良侵蚀利润严重,降本增效成为见效最快的经营策略”,那么,组织的能力提升目标则是管理创新能力,重点赋能对象是人力、财务等中后台资源配置岗位。
第二种是分析组织共性能力短板,制定重点能力提升规划。
在根据战略导向确定能力模型体系(包括能力定义描述、最佳行为实践等)之后,组织可定期组织发起阶段性或者日常性的能力测评,将测评结果汇总后,分析员工能力短板的共性,制定重点能力提升规划(见图表2)。
根据能力特征匹配培训形式
不同能力特征对培训的要求各有侧重,在培训实施前,根据不同能力的特点,匹配适当的培训形式,培训才能够有的放矢。
首先,需要区分能力的不同特点和层级。能力知识、技能等各类能力特点不尽相同,我们有必要在掌握各个技能特点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区分、归类。例如,根据银行业岗位的实际特点,我们可以将能力划分为绩效结果类、综合素养类和行为特征类三种。其中,绩效结果类最容易获取量化指标,我们可考虑进一步细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见图表3)。
其次,需要明确能力适配形式,规划培训方式。通过对能力分层和各类培养方式实际特点的研究,依据“7-2-1”原理,将相关学习资源(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规章制度等)与培训形式进行匹配,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见图表4)。
强化“赋能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创新的管理理念若要有效落地,文化和机制是关键。我们可从多方面建立“赋能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培育能力文化。
第一,聚焦发展,建立以能力标准为依托的职业通道。大力推动职业发展“双通道”建设,将人才发展与能力发展、绩效提升有效结合起来,分层、分类绘制学习地图,使员工在入职时即能清晰了解通往高管或专家的路径图,以激发员工自觉参与学习以及贡献的意愿,加强培训规划与能力体系的衔接。
第二,多措并举,打造“内生循环”的知识管理体系。一方面,加快内部兼职讲师、在岗辅导(OJT)机制的建设,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经验的传承与分享,并与考核、晋升挂钩;另一方面,为核心人才提供研修班、专业论坛等学习机会,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确保学习资源库及时更新。
第三,创新形式,提升战略重点能力培养效果。一方面,根据不同能力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引入預评估、现场辅导、碎片化学习及行动学习等形式,强化“混合式培训”的应用与实践;另一方面,加强培训管理与IT的对接,开发员工、管理者不同视角的“可视化”培训支持平台。
第四,以终为始,完善能力评估与跟踪机制。有序引入评价中心技术,建立标准化的人才盘点机制,尤其要对与战略高度相关的能力加大测评资源投入,通过行为评估、情境模拟等方式,克服单一“量表评分”的主观性,统一能力评价标尺,为培训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赋能型”培训规划,除了技术方法的探索研究外,更需要加强能力体系建设与能力文化的宣导,使招聘、培训、绩效、任用等各个模块具备相同的管理逻辑,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发挥合力,实现个人和组织效能的共同提升。
加强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提升关键岗位人才就绪度不仅是银行业,也是各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在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的道路上,我们期待从业者能够共同探索符合行业实际的“赋能型”学习地图,为培训管理开拓新思路、推广新举措、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