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探讨分析

2017-05-20李林蔚刘金红

法制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调整高职院校

李林蔚++刘金红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转型到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模式,发展模式的变化、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使院校内部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经验,探讨并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调整;专业结构;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074-02

作者简介:李林蔚,女,汉族,重庆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刘金红,女,汉族,重庆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高等教育学管理硕士研究生。

专业作为院校教学的核心构成,不仅划定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内容和板块也涉及学院对教学设备、教职工、教室宿舍资源的调整和分配,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按照培养方案在培养人才的具体体现。高职学院的基础是专业的构成,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院和学院之间相互竞争的有利条件。如今,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已进入根据专业特色、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接轨的趋势。本文根据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经验,探讨并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建议。

一、专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专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很平常、反复性的,对高职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方产业经济及社会发展、企业技术现状、院校内部能力建设等。这些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中,特别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处于转型改革期,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常态。资源配置的比例在发生变化,经济的布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品牌意识逐渐加强,核心竞争力逐一凸显,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的就业需求,高职院校本身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对企业,对经济,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学校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培养与教学培养方案相符合的教师,调整专业结构,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就取消,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保留,学校没有的专业就新增,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跟上教学的进度,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高职学院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决定了其专业的设置必须以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专业类型的拓展及规模的扩张上。有的高职院校还忙于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把工作重点放在形式上的专业结构调整的纸质资料的准备,有经济利益的项目申請上,忽略了把专业同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调整作为根本原则,没有抓好专业内涵的建设,这样的结果就是学校的教育模式同社会经济需求不符合,专业的选择脱离了产业的需求,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不好就业,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二)专业结构定位不明确,学院与学院之间的竞争力不强

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培养人才都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所以各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就非常的雷同,更不用说同一个地方的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就很难得到凸显,专业结构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当前的形势,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难免会出现定位意识缺乏等问题,专业设置就会盲目、随大流,导致专业设置无竞争力等问题。

(三)专业结构的调整不够积极主动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缺乏自身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导致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中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或形式主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有时候只是根据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来进行专业的调整。如2010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高职院校招生时不能再以某个专业方向的名义,必须以某个专业的名义。这一规定出台使得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变得更加规范,但难免会有“换汤不换药”的评价。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建议

(一)确定调整方向,明确服务对象

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规划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专业结构调整要有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持了这些原则,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专业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把握专业调整的原则

1.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

高职院校在办学上不光是地方投资管理并服务地方,而且高职院校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还直接取决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和劳动市场的发展情况。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都要以服务区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为依据,在专业的调整上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及专业基础,合理地确定专业结构和专业服务方向,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保证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除了要全面分析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基础及内外环境外,还要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有时候还需要了解本地区其他高职院校院校的专业发展及结构调整情况。在明确学校自身优劣势和在本地区院校中的位置后,把不适应发展的专业进行调整,对前景较好的专业加大投入和建设,才能更好的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及品牌的专业。

3.尊重事实原则

专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尊重事实,按照实事求是的要求进行全面考虑。例如,专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分析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专业现状,客观分析自身条件,此外在确定专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时,要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不能脱离自身实际、盲目跟风随大流。

(三)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多方参与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并不是只是学校单独参与,内部调整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方,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企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等,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中,都有相应的知情权甚至参与权,因为上述各方都是学校专业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就业的相关者。对处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中自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构建相关企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发挥作用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只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有力的推动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确保调整专业调整的科学。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依据学院的CPR平台,开发应用了学生评价评教体系、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系统、学生实习企业满意度调查系统、毕业生去向及就业满意度调查等多个系统。学校还委托专业公司开展各种满意度调查,委托教育认证中心对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评审。

(四)做好专业规模控制

在目前的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淘汰处理不适合现状的专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问题之一。无论什么专业,都有出现、发展和衰退这几个阶段,有高速发展期,也有相应的衰退期,如果一个专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久必然会被新兴的专业所取代,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必然其服务社会功能会减弱,内容会消亡。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处于衰退期的专业,这时就要综合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渐减少规模,稳步发展的策略。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由规模化扩张的发展,逐步转变到以办学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相应的专业发展思路、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也要适应发展潮流,作出相应改变。只有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尊重事实并严格论证,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才能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艳娥,吴勇.高职院校专業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38-41.

[2]李德方,徐海峰,贺文瑾等.职教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0(10):4-8.

[3]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5-6.

猜你喜欢

调整高职院校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坚决堵住随意调整预算的“口子”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