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7-05-19傅新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

傅新华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比较研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活动等等,以期能够对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05-02

一、前言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识,而且还可以在无形当中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然而,纵观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教育者所采用的都是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者必须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通过在课堂中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以此来全面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探究力量的支持,而既然说到探究,就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仔细观察,正所谓“世界上不是没有科学,而是缺少发现科学的眼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并且他们具有着喜爱新鲜事物且接受能力快的特点,因此教育者要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并养成小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叶和花》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将你身边最喜欢的叶子和花朵照下来。在课程正式开始后,每位学生都带来了自己所拍摄的叶与花照片,并兴奋的将自己的拍摄过程与喜欢他们的原因讲给其他同学听,课堂氛围非常热闹。等到学生交流完以后,教育者要从中挑选出几个拍摄的比较不错的照片,并将其粘贴到黑板上,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观察这些叶与花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非常顺利的观察到了叶与花的颜色、形状等外性特点,同时还了解到了不同种类的叶子与花朵的成长特性。随后,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习过的《果实与种子》的相关内容,并且为下堂科学课程做好预习准备。通过这种承上启下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帮助他們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探究习惯。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通过在小学科学教学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全面的激发出来,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产生更多的期待,另一方面还可以全面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可以主动的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当中,从而更加顺利的进入到思考状态。例如在教授《磁铁》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有着很多花朵的图片,而后用曲别针将一只纸做的蝴蝶夹住,向学生提出如下的思考问题:“在不用手控制蝴蝶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让它“飞”在花丛中呢?”学生们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虽然有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的来到讲台中进行试验,但是最后却都没有成功。此时,教育者表示可以做到,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磁铁来放到花丛图片的背面,对准夹住蝴蝶的曲别针后来进行移动,蝴蝶果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通过这一充满了趣味性的探究式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变得更强了,并且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产生更多的期待。

四、通过比较研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为了让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教育者可以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例如在开展“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活动时,教育者就可以向学生设计如下的比较探究活动:

首先,设置假设内容:第一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取决于线圈的数量;第二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取决于铁芯的大小;第三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取决于电流的强弱。

其次,准备好实验材料:相同大小与不同大小的铁钉各几枚,相同长度与不同长度的导线个几条,干电池3节。

再次,实验过程:教育者要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第一个小组将相同大小的两枚铁钉上分别缠绕10圈与20圈的导线,利用一节干电池作为电源。而后观察两个电磁铁分别能够吸到多少大头针;第二个小组在两个不同大小的铁钉上分别缠绕20圈导线,利用一节干电池作为电源,同时观察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第三个小组在相同大小的铁钉上分别缠绕20圈导线,而后再分别利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观察两个导线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第四,实验结论:首先,磁力受到电磁铁导线的圈数影响,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受到铁芯大小的影响,铁芯越大,磁力越大;磁力受到电流强度的影响,电流越强,磁力越大。

通过上文中的对比实验,学生可以同时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能够对电磁铁磁力带来影响的因素,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活动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中,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出足够多的学习空间与交流机会。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生生之间的讨论,均需要建立在相关知识与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

例如在教授“安全用电”的课程时,教育者首先要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思考问题: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的支持,请各位同学们思考一下,电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与便利呢?学生纷纷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说电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有的学生说电可以让我们在炎热的夏日开空调,所以为我们带来了凉爽;还有的学生说电可以让计算机运作,所以为我们提供了娱乐项目。而后,教育者再向学生提出以下的思考问题:电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呢?如果有人触电该怎么办呢?再让学生自行讨论交流后,教育者要挑选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模拟展示当有人触电后应如何抢救。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参与热情,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当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同时也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出来,为其日后更有难度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辉.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4(4):60.

[2]徐国志.小学科学课如何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J].吉林教育,2015(3):48.

[3]孟令红,王崇树,赵水琴,等.影响小学科学学力因素的中日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5):29-31.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