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2017-05-19陆会
陆会
【摘要】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头戏,课堂提问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时机把握上还有所欠缺,为此,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39-01
提问一门艺术,更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常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展开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还存在问题设计的质量不高以及不能有效地把握提问时机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精心设计问题
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在问题的质量上。如果问题设计的不够好,就会导致达不到提问的效果。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问题,以此来保证提问的质量。
1.问题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的学习层次,遵循“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理。问题的设计需要控制好难易程度,要让学生感觉到探索问题的趣味同时也要确保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可以依次设计如下问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样的?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不管他怎样善变,但有一样没变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一变再变?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任务形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符合学生的思考习惯,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对课文的学习。与此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怎样去表达语言,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需要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设计让学生扩写、仿写、续写等针对性问题,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问题要有拓展性
好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共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设计一些有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想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么?”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深刻体会陶渊明寄情山水抨击社会离乱的思想,同时让学生深入思考避世的消极一面,给了学生更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大有裨益。再如学习《期行》时,学生自然会对陈太丘及其子的言行褒贬不一,教师就要注意这类问题的开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起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问题要有创造性
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主问题”,避免过多的“碎问题”,这样既能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发挥问题主导和支撑教学的作用,实现系统性、层次性教学。例如在学习《社戏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你认为令“我”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先让学生速读课文,追寻“我”和小伙伴在一起快乐的童年时光,理清故事情节和线索,从段落中看清详略,从详略中映衬主旨。然后再设计下一个主问题:“请对“我”眼中出现的母亲、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等人物进行概括并选出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品味人物形象,仔细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第一次出场的特点及作用,同时发挥人物“伏笔照应”的写法。最后再设计主问题:“课文里面有几处特别美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说一说究竟“美”在哪里?当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引起学生对景物描写的重视,体会课文关于自然环境描写与特殊场景描写的技巧,通过精读实现自身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双向提升。
二、把握提问良机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达到良好的提问效果。首先,要在关键处提问。何为关键处,一般是指教学的重点与难度,也或者是教学的关节点。这样的提问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指文字的中心和关键之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文章出现许多“笑”字,这就是文章的关键节点。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地方出现的“笑”字,对学生展开提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笑”字描写的内涵与用意。其次,要在疑难处提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会遇到疑难之处,就需要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消除疑难,甚至有时候教师应该主动去制造一些“难题”,提出一系列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老王》时,多数学生不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教师可以在此处提问:“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谁?为何会产生愧怍之情?”这样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最后,要在接轨处提问。何为接轨处,一般是指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通常会与旧知识产生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教学的整体性,进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探究新知”的提问,同时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从而建立起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乡愁》时,教师可以提问:“《乡愁》与前面我们所学的《静夜思》《黄鹤楼》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认识到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渴望回归的情感。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在精心设计问题与把握提问时机的基础上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出课堂提问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定国.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J]. 学周刊, 2016(29).
[2]李卫华.语文课堂提问需要“精包装”[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