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2017-05-19贺奎飞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环保意识高中化学

贺奎飞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既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够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最终实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87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存的罪魁祸首,而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化学物质。在环境污染的众多要素中,化学污染约占80%~90%,对人们的危害性较大。而化学方法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由此可见,环境污染与防治的问题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因此,将环境保护与化学教学结合起来,借助化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过程中介绍一些与污染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针对物质自身的性质引出环保讨论话题,如怎样避免实验室、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教师还可挖掘教材中与环保相关的知识,通过渗透的形式,在介绍物质或者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引导学生掌握环保知识。例如,在讲解“氮与氧化物”的内容时,教师在介绍氮氧化物的产生时就可引人与其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某些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而某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氮肥、炸药等的生产过程也会产生氮氧化物的污染;吸烟也会产生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后,最终会形成硝酸,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氮氧化物与其他污染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产生化学烟雾污染。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如何安装排气催化装置等,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应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环保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探究实验,让学生收集不同杂志上刊登的与改进实验有关的资料,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方案进行改进。这样既能够优化实验效果,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例如,课本中的氧气制备实验,其方法太过繁琐,而且会有一些反应物被废弃,产生资源浪费。此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优化实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氧气。通过实验启发、引导学生简化反应,提升实验效能,减少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蔗糖与浓硫酸”的炭化反应会释放大量的刺激性气体,对空气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人们吸入该气体后会咳嗽不止。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制定改进实验的方案,对实验进行绿色化改进(如下图所示)。

此实验装置不仅能够让学生观察到蔗糖炭化的现象,还能够避免实验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化学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的拓展与延伸。通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环保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外开展环保教育,能够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使学生深刻感受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课外,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协助学生成立不同的环保兴趣小組,如废旧电池与废旧塑料回收小组、水质跟踪测量小组、空气污染监测小组等。定期开展环保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由此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造纸厂、污水处理厂、发电厂等进行参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情况,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还可邀请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辅导员,可针对“酸雨的形成”等环保专题展开互动讨论,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施环保教育,每位教师都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收集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习惯。

(责任编辑 罗艳)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环保意识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