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

2017-05-19胡庆花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胡庆花

[摘要]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难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本文针对“如何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这一主题,分别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三+A-面进行阐述,讲解笔者的一些教学思想和思路,提出了一些针对如何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我探索 思维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20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难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很多时候,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了很多,结果是学生掌握得很少。即便是部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效果也不是很好。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困扰着很多教师和学生,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本人根据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这个问题,提出以下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如果只是依靠模仿和记忆是行不通的。教师需要设法促使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如果想促进教学,可以多举一些大家身边的实例。例如计算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或者测量树木的高度等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的价值,进而更加喜欢数学。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口诀来在数学的教学中表达思想。众所周知,初中的数学符号是有很多的,教师可以尝试教学生利用简单的口诀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可以根据取值的情况,将其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教师利用口诀,可以做到化抽象为具体,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需要数学教师定位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到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具体要做到把由教师主宰变成由教师来主导,把注入式变成启发式,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只有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稳步提升。

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跟学生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应用题,然后先让学生把式子列出来,再对这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进行仔细比较,最后再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通过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比如,在学习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接龙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由随机的一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3x+y=70,给出x或y的一个任意的值,然后让班里的另一名学生迅速说出相应的y或x的值,之后再由这位学生说出新的x或y的值,然后叫另一名学生进行回答,以此类推重复进行。在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强调依据速度和准确度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迅速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巩固学生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验证方法的掌握。

三、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师是存在差异的,一些在教师看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路,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借助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想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例题的时候,要先把题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审题,读题再解题,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需要让学生先自己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有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推敲琢磨;如果学生不能自己解决,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激发思路。如果中间有了这些过程,教师在讲解这个题目的时候,无论学生是否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都要求学生看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是否一样。这样,没解出来的学生就会更认真听教师的思路方法,教學效率自然上升。同时,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进行思维训练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事实证明,填鸭式的教学是行不通、低效率、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疲惫和厌倦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思维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融入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终有一日,课堂会成为师生的乐园。

(特约编辑 章强)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计算机支持小学数学知识建构的研究
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解析
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