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研究

2017-05-19刘莎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础性要素过程

刘莎莎

摘 要: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设事业的组织开展水平,对于我国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问题,选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表现策略

近年来,我国现代城市的品牌建设事业逐步进入了快速稳定深入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品牌建设事业的综合性组织开展质量,正在逐步引起我国现有城市独立民众群体的广泛密切关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是我国现有城市具体组织实施品牌视觉呈现活动过程中的基础组成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城市品牌形象建构实践过程中的基础性构成要素。视觉形象应用技术系统作为我国现代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组成要素内容,在对象受众群体具体参与的品牌要素识别实践过程中,本身具备着极其鲜明且充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因而切实做好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和优化工作,是保障和促进我国现代城市的品牌建建设实践活动、顺利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实现状态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地域文化元素在我国现代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和表现,为有效地改善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效果,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城市品牌的基础理论界定

遵照目前已经查阅获取的文献研究资料,城市作为人类群体参与和开展各式各样的基础性生产生活实践行为过程的主要空间环境条件,是人类群体目前占有和控制的一切物质性有形财富要素形态的集中分布区域,是独立人类个体开展思想观念认知结构层面,以及基础性文化认知要素发展路径层面的创新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空间支持条件,是人类群体在历史存续过程中,一切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物质或者是精神存在要素的集中性容纳和承载区域。

关于一座现实存在的城市能否被实施品牌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世界著名品牌学研究学者,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其独立撰写并且公开出版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在系统阐述开展现代城市品牌建设事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前提条件下,针对“城市品牌”问题,给出了具有基础性学理认知意义的概念内涵界定表述:与现实存在的商品要素和独立化的人类实践活动个体相类似,某一具体存在的特定化地理位置和特定化空间区域,通常也可以被建构改良形成,或者是直接认知成品牌要素。城市品牌化建构和发展实践过程中的基础性动力支持要素,就是要促使特定城市生活空间之内的全体基层普通民众,均能实现对城市全部基础性发展状态信息要素的全面准确了解,并且自觉地将自身所形成和具备的,关于某一座特定城市的想象性,或者是联想性观念认识设定成果,与城市自身现有的真实性存在状态进行直接关联,要将组织开展城市品牌建设基础思想指导理念,切实融入到城市民众生产生活实践空间之内的每一座具体建筑之中,确保生命关怀思想,以及对竞争性存在发展要素的观念认知,能够实现与特定化城市之间的共生共死。

在针对城市品牌问题的基础性概念内涵表述模式,展开观念性学理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适当关注城市品牌化建设历史实践进程,与地方政府正在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形象工程”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从“品牌”概念的学理性内涵表述角度展开阐释分析,通常认为品牌是产品名称要素、产品标志形态要素、产品象征内涵要素、产品基本质量品质表现特征要素,以及产品外在性社会市场风格表现特征等具体要素项目的集中综合体;从产品要素生产提供者与对象消费者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格局角度展开分析,品牌要素的建构和确立,事实上揭示了特定产品要素的生产者和出售者,对特定化的产品要素销售交易市场环境,以及实际面对的对象消费者群体所作出的,对于特定产品要素的质量水平,以及技术信誉表现状态的相关承诺。组织开展指向特定城市的品牌化建设实践工作,不仅需要基于形式性建设实践层面建设形成指向性的城市品牌宣传名称、城市品牌宣传活动标志象征,以及城市品牌建设实践口号,而且还必须基于基础性思维观念认知实践活动的切入视角,切实找寻和确定特定城市在其内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历史演进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城市核心价值观要素,以城市自身品牌发展的属性定位要素,并且如上所述的基于形式实践层面,以及精神实质性实践层面组织实施的城市品牌建设实践工作,在具体化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具备彼此关联性,以及彼此制约性的实践存在表现特征,需要在后续的实质性发展演进过程中,确保两者之间的相互作业关系格局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充分的相互平衡。

从具体化的学理属性表现特征角度展开分析,城市品牌要素在其本身具体经历的发生演进实践体验过程中,本身具备着不能被其他观念认知要素替代的经济文化内涵属性特征,以及无法与其他的独立社会主体进行经济性交通互换的专有化功能表现要素。从具体的实践波及层面视角展开阐释分析,城市品牌建设事业以高度凝练的组织实施形式,实现了特定城市民众生产生活实践空间内部的自然性文化元素,以及人文性文化要素之中精华性构成要素的集中调动运用和呈现,因而能够在对象性受众群体的基础性观念认知实践体验互动过程中,造成表现程度较为显著鲜明的观念认知性,以及心理感受性沖击效果。

法国巴黎的时尚之都品牌形象建构与发展,是在绵延跨越几个世纪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积淀的实践背景下具体形成的,从城市内部现有的建筑元素形态角度阐释分析,从世界闻名的卢浮宫到包含现代艺术气息的香榭丽舍大街,都为法国巴黎时尚之都基础品牌建设事业目标的建构和实现,提供了极其稳定其充分的实践性背景支持条件。

二、地域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概述

任何民族群体以及任何空间地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演进过程,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真切经历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性发展体验过程,且不同民族群体,以及不同空间地域之间,在其专有性的文化形态要素的形成演进过程中,已经展现了一系列极其显著的专有化表现特点。

所谓地域文化,其基础性的概念内涵,指涉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地域环境条件下,在多种多样的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以及历史性文化要素积淀的共同作用条件下,具体形成和展现的历史性物质形态遗存、文化性思想观念认知形态、社会性群体化习俗习惯,以及基础性生产生活实践体验方式等基本要素。从具体化的属性表现特征角度展开分析,地域文化形态在整体性学理考量层面具备表现鲜明的地域性差异特点,在历史性形成演进发展过程考量层面具备较为鲜明的长期性特点,在具体涉及的外在化感官呈现形式层面具备表现程度鲜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且来自不同地域空间,以及不同人类族群之间的差异性地域文化之间,能够实现表现程度较为显著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以及互相影响干预的表现特点。遵照目前已经查阅获取的学术性研究分析资料,全世界范围内的基础学者,尚未实现对地域文化基础性概念内涵指涉内容的权威性界定。

在一般性概念要素理解认知的实践体验视角之下,所谓地域文化,通常指涉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地域限制范围之内,持续存在的共有化或者是群体化的文化属性特征,并且在“地域”理念的区分性认知实践层次,具备着表现特征相对鲜明的模糊性,存在一定表现程度的自然区分学理认知取向。在现代地理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内容要素的概念认知体系中,“地域”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地球表面之上整体性空间区域的一个分支性组成部分,其“区域边界”概念研究要素的划定和认知过程存在表现程度鲜明的随意性,是独立存在的人类个体,在其具体参与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中,遵照自身实际面对的实践需求进行随机划定的。

从具体面对的形成发展演化路径要素角度展开分析阐释,地域文化形态并不是单纯泛指产生在某一单纯性自然地理空间实践区域之内的一切文化要素形态之间的简单叠加,以及简单化汇总,而是在综合性考量和结合特定地理空间区域的大地地理基础概况、基础性经济社会结构形态发展演进特征,以及基础性文化形态要素的历史发展演进路径和演进特征的前在条件下,而具体建构和发展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认知要素体系。

遵照现行版本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论述和列示的相关知识信息理念和概念认知结论,通常认为可以将对“地域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纳入到对“人类文化学”学科基本内容要素的理论研究实践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实践活动过程中。从学科属性基本表现特征角度展开阐释,文化人类学是现代人类学学科研究实践活动体系中的分支性组成部分,是针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发生发展演进过程展开全面性研究分析实践体验活动的一门分支性学科形态,在充分揭示人类文明的历史性发生发展演进过程的实践中,发挥着不容忽视且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影响助力作用。

而从整体性的分析切入视角阐释分析,地域文化就是在特定化的地域空间限制条件下,比如海洋性地域形态、山脉性地域形态,以及河流性地域形态等,在特定性气候环境条件,以及特定地域民众群体的公共性人文精神理念认知状态等因素的相互干预和共同作用之下,针对特定空间实践区域中存在的文化形态构成要素所造成的趋向特征鲜明,且无法实施随意性变更干预行为的文化表现形态,地域文化通常在外在表现形态考量层面,具备特点鲜明的地域性专有存在特征。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构过程中的

具体表达运用

第一,能够实现与特定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城市品牌广告。所谓城市品牌宣传广告,事实上泛指一切借由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技术形式,具体组织完成的广告宣传实践活动。遵照实际组织实施城市品牌宣传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的现代媒体信息平台的具体表现类型,通常可以将实际发布的城市品牌宣传广告具体划分为电视广告形式、报纸广告形式、网络广告形式、平面杂志期刊广告形式,以及户外广告形式等五种具体表现形式。城市建设者和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建设工作者在具体参与实施城市内部品牌宣传广告的制作和媒介发布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当基于广告实际宣传对象的选取确认,以及广告宣传内容构成要素的引入数量和安排结构表现层面,针对性引入运用数量规模相对充分的城市地域性文化宣传表意元素,并在此实践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构和发展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城市公交车车体户外广告的设计和建构过程中,应当借由对地域文化要素的运用宣传地域文化内容,确保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获取到表现特征状态相对良好的预期效果。

第二,在充分遵从以人为本的基础性思想指导理念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实施基础性城市公共应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优化工作。城市应用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优化工作,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事业实现顺畅有序的建设发展事业实践目标,为城市内部全体普通民众提供数量充足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支持保障条件的重要前提。在现有的实践性发展演进背景之下,我国城市民众生活空间之内建设和需要投入运用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应用设施,主要涉及城市公用电话亭应用设施、城市书报销售亭应用设施、城市路灯应用设施、城市公共座椅应用设施、以及城市便民垃圾桶应用设施等;在此基础上还较为广泛地涉及了能够为我国现有城市民众群体建构和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需求条件的城市地图服务性应用技术系统,城市导向服务性应用技术系统,城市道路交通出行标识服务性应用技术系统,以及城市生活实践空间内部照明性服务性应用技術系统等具体组成部分。上述公共应用性城市公共基础设置项目系统的建设和投入运用水平,不仅能够全面生动反应和揭示特定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要素的综合性建设发展水平,还能充分展现特定城市在品牌视觉形象建设事业过程中获取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在实现对基础性的以人为本基础理念的充分遵从条件下,城市应当在具体开展道路交通出行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基于对特定地区地域性文化构成要素的充分引入和运用,针对性选取具备丰富本地区文化特色表现特征的色彩,以及形态要素,组织开展具体性的规划设计作业,以及实际建设活动体验环节,确保实际组织开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实践活动,能够在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条件下,实现对本地区地域文化元素的充分展现。

第三,设计展示包含充分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产品。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产品的形成和市场投放,是特定城市开展地域性品牌视觉形象建构和塑造发展实践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也是一定的学理意义考量背景层面之下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设成果顺利走向世界文化场域的基础通行证。城市在开展品牌形象展现类产品要素设计呈现过程中,应当切实关注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引入运用,比如在产品的外包装设计和品牌logo形象要素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特定地区的文化元素,结合地理、水文、森林资源储备,以及民间特产等要素展开针对性设计转化,确保实际设计形成的地方性品牌视觉形象具备充分的地域元素。

四、结语

针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问题,本文选取城市品牌的基础理论界定、地域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概述,以及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构过程中具体表达运用,从三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袁小山.基于品牌活化理念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06):5-7+16.

[2]黄伟斌.昌吉市品牌形象设计路径与策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72-173.

[3]李少博.呼伦贝尔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塑造的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5,(05):103.

[4]赵勤,黄琪.“六色”地域文化元素在江西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塑造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5,(20):21-25.

[5]楊明,李震镐.城市品牌视觉识别(VI)的研究——城市形象设计分析[J].美术大观,2013,(12):120.

[6]李宗妮.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55-456.

[7]闫英慧.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J].黑龙江科学,2016,(22):140-141.

[8]陈高明.生活空间艺术与城市视觉文化品牌的塑造[J].文艺争鸣,2011,(02):24-25.

[9]柯山.运用视觉传达图形符号 丰富遵义城市品牌内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4):120-124.

[10]王晓丹.符号化的城市印象——探究“视觉符号”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10):39-41.

[11]王卫军,王靖云.溯“善”寻“美”——以视觉传达设计构建“善美保定”城市品牌形象[J].商,2013,(01):290.

[12]邝家瑞.交互体验下的城市品牌形象信息视觉化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2):79.

[13]王淼.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以天柱山风景区视觉形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98-99.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猜你喜欢

基础性要素过程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