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文化谈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2017-05-19周倩张耀
周倩 张耀
摘 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是否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年来各个学校不断扩招,为了满足扩招需求,校园建设也急速发展,却导致了“千校一面”的现状出现。校园是孩子人格塑造、学习知识以及优良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校园不仅是培养人才的载体,还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所以,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校园;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常言道: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他们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话很直白地体现了青少年的教育成长对一个国家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心智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生活环境、学习、心理状况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学校园的建设。
这些年来,为了满足高校的不断扩张、校园人口不断增多的需求,校园建设也飞速地发展着,但同时也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校园是人与环境融合的载体,我们不仅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尤其要加强地域文化精神的嵌入。教育文化场所的营造离不开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也要体现自己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我国中学校园建设出现以下问题:有很多校园的建设还是旧时期的建设风格,校园景观枯燥乏味,无法满足逐渐扩招的学校;还有很多校园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盲目地去模仿西方设计,使得校园失去当地特有的地域性和文脉性而变得没有特色。这就会造成校园场所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缺失,所以我们在校园建设中要加强地域文化精神的建设。
一、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设计概念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发展程度这些载体上,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性就是地域性。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这三个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历史遗风、民俗礼仪。地域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积累,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文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是由“环境”“文化”“人”共同组成的。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校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校园景观设计涵盖了多元化的功能属性,其中包括生活、学习、工作休息、住宅等各个方面。它是多功能组合成的复杂的综合体,涵盖了学校的文脉延续、教育环境、社会人文、艺术文化等重任。它不仅为在校师生们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提供了一个优异的学术氛围和舒适的环境空间,同时也给广大师生们的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地域背景。
(三)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景观设计离不开地域文化的依托来创造灵感,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地域性文化的载体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地域文化可以使中学校园彰显年代美和时代美、人性美和生态美,也使得地域特色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中学校园中地域文化的显性景观与隐性景观
(一)中学校园中的显性景观
什么是显性景观?从字面上来说,显而易见的含义就是可以看得见的景观,何谓可以看得见的景观?也就是指在校园中可视的、有形的、具象的景观。在中学校园中体现在校园的山水地形、植物、校园建筑、特色铺装、校园雕塑小品、校服校徽。显性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更能直观地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二)中学校园中的隐性景观
隐性景观是不可直接看到的、抽象的,但是可以被思想意识感知到的部分,是校园中的精神文化景观。隐性景观通常要以显性景观为载体表现出来,其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科研氛围、人文校史、学风校风、学生素质、社会文化等。
三、创建有特色地域文化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趋向
(一)地域性校园
校园景观设计应以展示地域文化特征为宗旨,营造出与当地地域景观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这就相当挑战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洞察力及其对设计场地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对当地地域特色的掌握。在设计中展现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特征,就要把握好校园特定场所的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提炼和概括出校园景观应有的景观形式和景观特征,最大化地合理利用校园场地原有的景观要素,并将其融入设计中,营造出适合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空间环境。
(二)人本原则
设计要以人为核心,这一直是景观设计倡导的设计原则,也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校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校园是教书育人的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综合素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无形之中形成的,但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性化设计要考虑个人与群体的融合,使得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师生的活动规律和心理行为活动,对校园进行合理地设计布局,为师生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愉悦、利于成长学习的美好的校园环境。
(三)文脉性
校园是知识和文化的发源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历史、地域文化特质,这才能体现出一个校园的多彩、丰富和活力。成功的校园环境应该与城市的地域风貌、地域文化、人文历史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校园景观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要能反映出校风校纪、学术传统、历史文化。
(四)生態性
景观生态的重要原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校园也被称为“绿色校园”,它指空气清新、绿植面积广阔、植物种类繁多的校园。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在建设校园景观时不能忽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客观规律的尊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设计中需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需要寻求一种两者共生的方式。自我调节、循环发展是校园景观的生态具备的功能,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优美、干净、生态良性循环的利于师生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
(五)时代性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知识的传播也与时俱进,与知识传播息息相关的校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注入新的元素。受西方工业化的影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使得校园景观更加注重功能的实用性,更加凸显自己的学校风格。在新型材料日益加剧的今天,校园景观设计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在空间布局和空间形象上面,要适当凸显时代性。
(六)可持续发展性
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生源的不断扩招以及校园空间的不断膨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景观设计中要对生态资源加以合理地保护,要有节制地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干扰,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就要更加注重生态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我们在校园景观建设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不仅在规划中考虑到当前的建设需要,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校园规划设计中要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呈现一种灵活多变的、可持续增长的具有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趋势,以便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的建设。
(七)功能性
景观的首要特性是功能性,景观在设计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又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在校师生是景观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就突出表现在满足师生交流、知识传授和休闲娱乐。校园景观设计还应具有教育渗透功能、疗养功能和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功能。
四、结语
校园景观的建设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师生的工作环境、学校文化的展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场所的景观设计中,在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要把握好地域文化的特点,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日渐缺失的当下,把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谈校园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3,(08):12-13.
[2]徐磊青.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6-11.
[3]张泽慈.中小学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12.
[4]王文卓.21世纪校园环境与景观设计[J].西安聯合大学学报,2002,(O1):54-56.
[5]潘狄明.我国普通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7.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