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期高校大学生论文写作探讨

2017-05-19阳剑兰王希熙

理论观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互联网大学生

阳剑兰+王希熙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期,我国大部分期刊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网络化的改造,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论文写作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助长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筛选信息困难等诸多新问题。本文在剖析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写作的利弊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以期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获取知识,提升自我。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论文写作;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139 — 03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1〕。如今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欣欣时代,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三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发达的互联网这个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这种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大部分期刊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网络化的改造,高校大学生只有在了解互联网、期刊网络化、期刊数字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利用身边的工具和资源,更好地进行论文写作。

一、互联网使高校大学生论文写作更为便捷

通过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讯手段,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无论是专业领域的学者、科研院所的学生,还是一般读者,都会选择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材料。网络方便快捷,而且资料丰富,已经成为许多人收集材料的首选方法。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而诞生的。

期刊网络化的特点有:

1.信息传播速度快。期刊当期出版之后随即在网上更新全本内容,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即时浏览到最新的期刊内容,甚至比传统的邮寄纸质期刊获取信息更为迅速。

2.文章检索方便快捷。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可以使读者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搜索、阅读、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文章,省去了去期刊室借阅、摘抄、复印的时间,更有利于大学生随时查阅文献资料。

3.论文投稿流程简易。实现了网络化期刊,可以利用电子邮箱、QQ聊天软件、在线投稿系统等工具投递稿件、向编辑咨询文章相关信息,既节省了传统的耗时几个月的投稿、修改、再重投的时间,又加强了与期刊编辑的沟通交流,使论文写作、发表不再耗时耗力。

4.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的免费性使得更多读者能够免费、随意地阅读文章,增加了点击率,扩大了期刊影响力,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也会增加。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写作的影响

在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论文写作提供便捷的同时,由于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写作方面存在种种不足,使得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利用互联网做出抄袭、筛选有用信息困难等问题。

(一)助长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是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的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一稿多投。

在对部分高校的调查结果得出,在回答“你或者周围同学平时是否有过在互联网上抄袭、拼凑课程论文的行为以及抄袭同学作业等行为”的问题时,回答“是”的人占到 64.5%;在回答“你或者周围同学是否有过篡改实验或统计数据的行为”时,有39.8%的人选择了“是”。当问到“你或者周围同学是否有过一稿多投的行为”时,选择了一稿多投的比例为27.8%〔2〕。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做出抄袭、拼凑论文、伪造数据的现象相当普遍,目前社会及高校各界已高度重视此问题。

(二)信息的筛选变得困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不明真伪,缺乏判断的方法,只能自己查证。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处于潮流先端,更容易接触到最新信息。信息量越大,越是容易降低他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削弱他们的判断力。巨大的信息量与时间限制的矛盾弱化了大学生积极主动寻求所需信息的意识〔3〕。

三、高校大学生论文写作现状

(一)论文写作需求增加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年轻人居多,在他们中间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的使用相当普及,而大学校园内的上网成本也在逐年下降。部分高校为了方便学生还提供了覆盖校园的免费无线网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基本上保证了人人都有电脑可以使用、有网络可以连接。

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越来越大。有的大学生为了保研加分,有的为了评优争先进,有的为了对将来就业有利,而更多的是对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从自身独特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创新,并将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目前有不少大学生的论文已成功地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如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三本科学生张想的论文被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先进材料研究》)录用,并将被EI Compendex和ISTP检索。

(二)发表论文的比例小

虽然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写论文、发表论文的想法,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动笔写作,但目前大学生中成功发表论文的比例较小。低年级大学生刚从高中毕业,思维还停留在被动地接收知识阶段,很少去独立思考,也不知道该怎样独立思考。同时,他们接触的大多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较少,对所学专业领域的理解较为模糊。而高年级的大学生既要撰写毕业论文,又要复习考研、忙于实习和招聘会,抽不出时间来潜心做研究。在针对某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有关论文格式、资料查阅方法、论文发表程序等方面内容的调查中发现:66.7%以上的学生没有看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论文; 88.3%以上的学生不了解论文发表的程序和过程;34.3%的学生想通过教师单独指导学习如何撰写科研论文,31.5%的学生想通过去听专门的讲座了解相关的方法和技巧,34.2%的同学想通过网络等其他方法了解相关知识;只有32.9%的同学会使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文献,而67.1%的同学都没听说过图书馆的“中國知识资源总库”,20.7%的同学目前有发表论文的意愿〔4〕。

(三)缺少老师的指导和系统的学习

目前我国高校很少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导致大学生对如何选择论文主题、如何撰写论文没有头绪,只能靠图书馆或者互联网自学。大学的课程深度有限,同时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研究方法单一,只会从单一角度来分析研究问题,导致不少人对同一对象的研究结果出现雷同,写出来的论文缺少新意,质量不高。

(四)缺乏理论性和创新性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需要充分的理论来支撑,理论是学术论文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然而大学生论文中经常缺乏理论性,通篇文章建立在主观的认识之上,流于感性,口语化现象严重,缺少专业术语。在创新性方面也十分不足,大量摘抄前人的文献著作,分不清正常的参考文献引用和摘抄的区别,有的甚至直接将前人的观念换了个方式陈述。

四、互联网时期提高大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道路上,不仅要重视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地和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优秀的学术氛围,是高校工作的全新挑战。

(一)提高认识,重视论文写作工作

高校不乏优秀的大学生和充足的课题,在校大学生发表论文对高校来说是互利共赢的。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应当将论文写作与学生的科研兴趣、研究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重视并提倡大学生进行论文写作。通过校报、广播、宣传讲座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写作意愿,改掉大学生从小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专业书籍积累知识,敢于质疑前人思想,激发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

对大学生的学业考察也不能仅限于考试分数上面,发表的论文也可以作为加学分或者综测的指标。版面费对于尚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经费充足的高校可对版面费进行全额或部分报销,以减轻学生负担。

(二)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指导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或者必修课程,期刊论文和高中时期学生所擅长的作文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目前我国高校同样缺少类似的课程,但要求每位大学生毕业时都撰写一篇毕业论文,说明了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必要性。

开设论文写作课程的目的一是教会大学生尽早掌握期刊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如论文的选题如何新颖,写作语言怎样才是规范、论文的正确格式等。二是要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学术道德,作为象牙塔中代表着知识和文化的大学生,抄袭论文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原因正是高校对此管理松懈,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只有通过课程的教育,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论文写作观,对其以后的深造学习和工作也有深远的影响。

(三)实行指导老师奖励机制

指导老师对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需要做实验的理工专业,还是需要创新思维的文科专业,老师的指点都密不可分。指明一个研究的方向,或者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错误,对大学生论文写作来说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联网下的师生交流可不限时间、地点,不需要双方同时有空闲时间。利用电子邮件,老师可以随时指导学生有关论文写作的知识,并附有文字记载,优于传统的口头指导模式。

因此采用奖励的方法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鼓励导师主动对自己负责的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一旦被期刊采用,按期刊等级对指导老师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四)提供充足的图书馆资源

所谓学术论文,在国家标准化委会员《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规定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5〕。从学术论文的定义可见,学术论文作者必须在大量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高校,图书馆经过几十年至上百年的积累,藏书达到几十万册甚至更多。在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应加大对电子文献的收藏力度,建立各种类别的数据库,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献借阅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大学里,大学生除去上课和自习外,图书馆成为了他们自學和获得知识的最好去处〔6〕。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影响相当重要。为了更好地提供图书馆资源,一方面期刊阅览室应及时更新最新刊号,扩大收藏各类专业的核心期刊、重要期刊;另一方面图书馆数字资源由学校统一付费,对全校师生提供免费下载,方便师生搜索下载参考文献。除此之外,高校可购买中国知网或万方的论文查重系统,供老师或学生使用,有效地防止学术不端现象,端正全校的学术风气。

(五)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在互联网发达的环境下,高校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鼓励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一是要教会大学生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擅于发现专业知识领域中的问题,然后利用互联网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全盘、被动地接受网络上的所有信息;二是要将教师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并鼓励学生与老师多交流讨论,以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前人研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三是通过开设“文献检索”等课程,教会大学生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更精准地搜索到想要的文献。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欣欣向荣的新时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努力提升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论文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论文写作的兴趣。同时,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对大学生来说正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只有把握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研究学习、论文写作,大学生才能在高校里充分提升自我,找到今后的努力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赵果.我国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4).

〔3〕唐美灵,赵荣.从论文写作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09(Z1).

〔4〕陈国新,梁海芳.在校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特征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5).

〔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EB/OL〕.http://www.zcopen/com/main2004/jxfd/zhongwen/lwgs.htm.

〔6〕宋剑详,和英.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图书馆服务〔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数字化互联网大学生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