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2017-05-19马健永

理论观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梦以人为本

马健永

摘 要: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国大地,体现中国人民意愿,顺应人民根本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一幅伟大蓝图。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和解读,深入挖掘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梦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中国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梦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两者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16 — 03

2012年11月29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命题。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担当和远大志向。众所周知,梦想是人生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不竭动力。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所作出的最新理论贡献。同时,这一理论成果也为新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一股具有浓浓的“人本”意蕴的新气象。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国大地,体现中国人民意愿,顺应人民根本要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一幅伟大蓝图。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和解读,深入挖掘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梦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其次,从全新的人学视角审视和解读中国梦还可以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中国梦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提供新颖而富有独特价值的研究范式。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梦的“灵魂”之所系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時期,儒家就提出“民惟邦本”的思想。孔子就曾说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话语。在《大学》中则发挥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治国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将其融入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之中,使中国梦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梦时明确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将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这片广阔的沃土中,使中国梦获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国梦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具体运用。中国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思想,立足于人民大众的现实关切,尊重人民、关怀人民、服务人民,并致力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是中国梦的最根本追求

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设计应该是“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3〕以人为本的中国梦只有将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总之,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引领着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1.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存需要是中国梦的经济追求

人作为自然生命体有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在马克思看来,物质需要不仅是人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人的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满足,那么人们便不能维持其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因而有关人的其他一切发展问题便都无从谈起。“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人就要生产。人类的其他活动,如交往、意识形态等都是以此为基础的。”〔5〕因此,人的物质生存需要是中国梦的最核心追求之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富足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之上,必须依赖于一定高度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只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要是中国梦的精神追求

众所周知,作为个体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精神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和精神需要。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思想并具有理性,而动物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去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既要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更要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丰富。”〔6〕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便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因此,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便成为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利益诉求,必须尽最大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利益。为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只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才不会空虚,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幸福感才能不断增强,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现实的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和圆梦人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不同于抽象的人。现实的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并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下,通过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周围的客观世界和自身的主观世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可见,“现实的人”既是人类历史的起点,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能动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一个个“现实的人”的个人梦。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一个个“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担当者和圆梦人。

“现实的人”是一个结构功能复杂的特殊系统。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超出一般动物行为的特点,有着一般动物所根本不具备的主动积极性、能动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现实的人总是在个体意识的指导下从事着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的主体力量的根本标志。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中国梦的圆梦路径和圆梦方式。没有现实的个人,便不会有人的实践活动,那么中国梦的实现便成为一句空话。人们凭借自己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时又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自我。“现实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只有他才是中国梦的唯一实践主体和真正圆梦人。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理想

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由此可见,人的发展状况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价值尺度。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是个体的体力、智力、心理、品德、能力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固定分工的局限性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意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总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8〕在共产主义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分已经不复存在,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依据社会需要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使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促进人民共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发展更加公平,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增长,进而推动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人民物质文化条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又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是由无数的个人梦组成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个人梦想的实现,而个人梦想的实现又能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梦的终极目标,才能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反作用。因此,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梦的终极价值理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五、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结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10〕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途径、根本途径。

实践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实践人们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施加到客观对象身上,使其发生某种改变并满足人的现实需要。此外,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逐渐积累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并促使这种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梦不仅是美好的梦想和愿景,更是一场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的实践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再美好的梦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成为虚幻的空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面向未来,但立足点和起点都在脚下。理论不会自动转化为实践,伟大的梦想也不会自我实现。离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国梦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奋斗,在实践中探索前进,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使中国梦早日成为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们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11〕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两者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梦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说,中国梦理论体系中处处都渗透着浓重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色彩。其次,中国梦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进一步创新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参 考 文 献〕

〔1〕〔2〕〔4〕〔9〕〔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3、40、4、13、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0.

〔5〕齐振海,袁贵仁.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7.

〔6〕江泽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1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1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閉幕会上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中国梦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