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普通话教育与当代湖南社会
2017-05-19罗红艳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普通话教育现状,介绍了湖南省推进普通话教育的措施,阐述了推广普通话对当代湖南的重要意义。认为,推广普通话能够消除语言隔阂,促进沟通交流,能够为湖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湖南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湖南;当代社会;普通话教育;意义;措施
普通话教育是我国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推广普通话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是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湖南省重视普通话推广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以学校为基地,大力推广普通话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面临着经费不足、社会教育缺乏等诸多问题。
一、湖南省普通话教育现状
经过60多年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湖南整体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多数群众对普通话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掌握并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普通话水平仍然较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湖南普通话教育工作仍存在以下幾方面问题:
1、经费紧张,制约了湖南普通话推广工作
湖南从近代以来,就是中国的教育、文化大省,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普遍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发展超前,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湖南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不高,经费的使用,也向着更紧要的领域集中,因此能支持普通话推广工作的经费也较为紧缺,由此带来资源匮乏、机构不健全,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
2、教育手段和措施陈旧
小学生在语文启蒙阶段的学习,高校、师范学生的培训基本都沿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教,学生跟读,大班上课,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提问以及练习纠正机会;各培训机构也是以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教育目标,因此在培训中注重应试,教育方式呆板,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湖南省教育厅以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按照国家的要求安排课程。但总的来看,虽然在所有学校教育中要求师生使用普通话,但真正设置普通话教育专门课程和规范的就只有初等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启蒙阶段、中等教育中的师范教育、高等教育中的汉语言、师范以及部分艺术专业,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实际涉及的面并不广泛。
3、社会教育缺失
湖南省的普通话教育基本集中在学校教育,并且除了对在职教师有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之外,其余行业均没有严格的要求,加上宣传的力度不够,除了机关、学校外,社会对普通话的了解不足,学习意识不强,普通话培训机构也多是针对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因此,在普通话教育里,社会人员的参与度并不高。群众虽然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等接触、学习普通话,但是没有科学的指导和培训,其普通话水平不高,带有严重的方言特色。尤其是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土语更是根深蒂固。对婴幼儿进行普通话方面的培养仍被忽视,现代湖南年轻人家庭中,用普通话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也没有超过20%,这些家庭中,外省份迁入而在湖南定居2代以上的家庭还占了40%左右的比例。
二、推广普通话对当代湖南的重要意义
普通话的推广,对湖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消除语言隔阂,促进沟通交流
湖南省方言尤其复杂,湖南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又有不同的分支,因此语言情况十分复杂,据调查研究,湖南省方言分属至少5个不同语言区,包括湘语、官话、赣语、客家话以及归属尚不明确的土话等,全省共有典型方言区别点80多个,各方言区人民沟通困难,推广普通话的迫切性更加凸显。当代社会迅速发展,民族融合、交往更加密切,由于历史、地理以及现实的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都较为落后,各民族间生活习俗也有差异,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消除民族隔阂,必须要有良好、有效的沟通,普通话推广有利于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各民族、各地人民有效沟通。在历次普通话推广活动中,湖南长沙、邵阳等地曾被列为全国推广普通话活动的重点城市,也反映出在这些城市推广普通话的迫切性。
2、为湖南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中部省份中,虽然湖南省经济发展较好,但在全国范围内,也仅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湖南省的产业结构还比较陈旧,新兴的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湖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在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带动下,湖南与各省份、各地区以及国外的交往都更加密切,由于语言不通或者不完全理解,在交流过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在商业活动中可能带来严重的危机,人们越发认识到,有效沟通,首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普通话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语言隔阂,促进交流。为了转变产业结构,将湖南的服务业发展到更高水平,需要引进更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不仅是工作待遇,还需要有语言畅通、沟通流畅的和谐生活环境;发展经济需要吸引更多的资源,湖南也必须创造一个更为轻松、优越的社会环境,消除语言障碍就成了要务之一。
3、提升湖南的文化软实力
湖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普通话推广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丰富湖南文化的形象,提升湖南的文化软实力。综艺娱乐节目在年轻一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例如湖南卫视连续几年成功举办的《汉语桥》栏目,虽然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水平竞赛,但节目形式灵活、娱乐水平较高,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激起人们对汉语标准化的思考,引发年轻人对普通话的认同感,这也是从多角度、多视野展示湖南全貌的窗口;电视、报刊、网络等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媒体,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普通话推广工作与新型媒体的科学结合,使其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正能量。
普通话的推广工作,能促进湖南教育的发展。湖南各高校积极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这是重新审视并定位普通话价值的机会,更是向全世界宣传湖南的好机会。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对方言进行保护和研究,促进语言科研的发展,理论进步,还有利于保存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三、湖南省推进普通话教育的措施
1、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语言文字委员会等机构高度重视普通话推广工作,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措施,落实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以后,湖南省语言文字委员会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传,首先制定并印发《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评估细则》,细则中详细制定了评估指标分值、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评估办法,对领导分工、职责、工作措施、经费保障等都有详细的规定;随后,湖南省教育厅又制定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创建多所示范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并有国家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各相关部门、行业、个人也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加强了普通话学习,这为湖南省普通话水平的整体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还发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讨论,在语委网页论坛上相继刊发了文章,对推广普通话进行宣传,对如何学好普通话进行指导,力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以学校为基地,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同时做好社区、服务行业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湖南省教育厅以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严格安排相关教学课程。初等教育中,利用语文启蒙教育,规范学生的汉语拼音拼写,要求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尤其对语文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在教师资格与普通话等级水平挂钩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更高一级的要求,硬性要求语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打好教学基础。高等教育、师范生教育中,推广普通话等级测试,使得青年一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在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实施以来,湖南省一直重视普通话推广工作,积极制定符合本省发展的策略,使该项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当然,仍存在经费不足、社会教育缺失等问题。湖南相关行政部门也通过各种手段,保障相关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统计公报[Z].2005-2012.
[2]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概况[Z].2005-2012.
[3] 袁涤非.“语感中心论”与普通话的隐形教育[J].云梦学刊,2006.3.
[4] 湖南省语言文字网.http://yywz.hnedu.cn/web/4160/200505/11175210109.html.
[5] 湖南省语言文字网.http://yywz.hnedu.cn/virtual/yywz/zwlist.jsp?columnid=6.
[6] 国家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7/index.htm.
[7]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文字改革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40周年纪念手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84.
[8] 教育部網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10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9/3131.html.
[9] 彭建国,彭泽润.湖南方言历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01.
[10] 刘夏阳.中国普及普通话现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
【作者简介】
罗红艳(1985-)女,硕士,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