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折柳相送”?
2017-05-18
■万物启蒙学堂
古人为什么“折柳相送”?
“折柳送别”暗藏着一条“借物起兴”形成意象的隐秘逻辑:藉由对自然万物的体认,到器物的生活传承,靠岁月堆积成汉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
钱锋:上海协和教育集团课程研究院院长。专注于儿童通识教育。“万物启蒙”教育创始人,中国万物地图公益计划发起人。全人教育奖提名获得者,多家刊物封面人物,著有《重读经典课文》《万物启蒙课程系列读本》。
“折柳相送”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送别习俗。人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柳”,而不是其他植物呢?
民间习俗与文学传统关联紧密。潘富俊先生在《草木缘情》一书中对“柳”出现在古代诗词中的频率做过统计。仅《全唐诗》就出现了3463次。回溯经典诗文,“柳”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学意象。
说起“柳”的诗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一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句中的“杨柳”是指“柳”的通称?还是“杨”和“柳”两种植物呢?金文中的“杨”是这样的:
显然,这和“陽”关系密切,意味着这是一棵朝向阳光生长的树,北方常见的落叶乔木,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挺拔高大,没有下垂的树枝,叶片宽大,北方称为“鬼拍手”。那么,柳呢?这可真是植物界的劳模,随栽随活,高温不怕,盐碱不怕,旱地不怕,湿地不怕,所以,柳是全中国分布最广的植物,遍布大江南北。
正是柳树这种不拘环境,随处生长的特性,作为古人赠别好友的信物,再合适不过了。我们都希望亲朋好友远离家乡,能够适应环境,随处生长,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折一根故乡柳,在异乡的土地上一插,浇点水,便能撑起小小的绿荫,随处可见一片乡情绿意。
清明前后,正是东风徐来,细柳抽芽的阳春。所以,除了扦插,民间还延伸出“清明插柳”的习俗。插在哪儿呢?有插少女头上的。“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插柳枝》)
清明是祭祖的节日,也是三大鬼节之一。“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大人不希望孩子受邪祟侵扰。还有插在门上、屋檐上、井水边的。《齐民要术》讲:“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井井有条”这个成语即来源于此习俗。可见,柳成了民间百姓护佑平安的植物。
柳是不是真这么灵验,自是民间的信仰,但是现代医学也确实从柳树中提取到了一种成分,专门用于清热镇痛,这就是著名的阿司匹林,倒也佐证了《本草纲目》关于柳的各部位皆可入药的记录。
如此,我们可以发现,“折柳相送”首先和“柳”植物本身有密切关系。清代褚人获曾在《坚瓠广集》提出这样的疑问:“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折柳送行,亦包含着为离别者祈福康泰的美好祝愿。
现在,回过头我们可以看看“柳”这个字的金文了:
这个字从木从卯。如果再往前追溯柳字,卯在木的下方,意指一扇木门。说起“卯”,我们会想到“榫卯”。在没有铁钉螺栓的古代,这种包含着中国人民古老智慧的建筑部件连接结构叫做“榫卯”。无需五金件或胶水,通过各种嵌套结构就可以把木制零件牢牢固定在一起。这是一种有温度的联结方式。中国古人善治木,家门口最常见的木材之一就是柳树。很多人认为柳木疏松,不宜做家具。柳树种类繁多,有一些柳木结实、耐用、不易变形,且纹路清晰,制作家具既实用又美观,尤其一些生活小器物。砍伐柳树,一般不大会连根拔起,而采用“头木作业”。就是当柳树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把它的上半部分截掉用以做家具材料。截掉以后新枝就能从旁边开始抽芽,形态更加美丽,柳枝也越来越茂盛。所以这个“留”,就是留住下面的树干,把根留住。这也许柳与“留”相关联的真正原因。
正是这种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紧密连接的结构,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深情谊。无论此行一别,相隔多久,我们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他日天涯再相逢,两人依旧可以把酒言欢论英雄。
“卯”还会让我们想到“卯时”。这是中国古代十二地支中的一个时间。
卯时是凌晨五点到七点,一天的日出时间,又名日始,初阳渐升,大地复苏。而从月份对应看,卯对应的是仲春,即农历二月,这也正好是一年之中万物生长之时,方向对应正东方,五行属木。卯木,正是灌木或柳树(部分柳树也属于灌木)。古时有寅时点兵、卯时上阵的习惯,大概这一时间精神充沛,朝气蓬勃吧。
如今我们再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便会心生疑惑:为什么是“渭城朝雨”呢?为什么是“柳色新”呢?王维选择的送别时间正是仲春的某日卯时。大概是希望友人打起精神,“早点”出发,就能“早点”到达落脚点,抑或“早点”回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人折柳送别还真是不寻常。
《送元二使安西》也作《渭城曲》,后来改编成著名的送别曲,又叫《阳关三叠》。我们知道汉之后送别都送到“阳关”。“阳关”是怎么来的呢?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年间,在黄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两关就是玉门关和阳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要地。汉代多走南路,过阳关。西汉起,统一西域长史府之后,就需要派人驻守。出阳关,即是茫茫大漠。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禹锡《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便都直接点到了这首曲子。窃以为,自汉到唐,《折杨柳枝》曲子应该是带着浓郁西域风情的羌笛吹奏的。
那么,汉唐送别的起点在哪里呢?相传为李白所写的《忆秦娥》交代得很清楚。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国维评说《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千古登临之口”就是“灞陵”,位于西安城外,是汉孝文帝的墓,边上有一座古老的灞桥,始建于春秋秦穆公时期。西安作为唐以前十三朝古都,送别大事,都在这座城外的灞桥上,“灞桥折柳”相袭成俗,至唐朝,还设了驿站。
王国维认为《忆秦娥》气象格局很大,是借用折柳,将人与人的送别,扩大到更大的时空。一座灞桥,见证了王朝的相送。在历史变更的长河中,“灞桥柳”把“秦、汉、唐”三个强盛王朝的黯然销魂者都凝结于一处。不过,宏大盛世,仍敌不过一根柳条的柔肠寸断。
因此,历代诗文,提到“灞桥折柳”的典故最多。其中有这样一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李益《途中寄李二》)
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家在陇西,位于河西走廊的要地,中原和西域的交界地,对阳关送别应该感同身受。陇西出了一个著名的李氏家族,李渊认定陇西是郡望所在。连李白也认为“家本陇西人”。在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将李益描绘成一个负心才子,科举及第之后,入赘太尉府,抛弃了离乱之时结识的红颜知己霍小玉,小玉含愤而死。汤显祖后来将此改编成著名的戏剧《折柳阳关》。用以讽刺李益自己写的“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所以,折杨柳,不仅是男儿壮行的信物,也是女子断肠的绕指柔。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这一折,一直到近代李叔同家喻户晓的《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收了古典情怀的尾声。连新月派的徐志摩离开康桥的时候,也念念不忘那河畔的金柳,离别的笙箫。不管是旧文化还是新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自《诗经》始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经历代的吟诵,一根柳条上映射着千百年来文人默契推动形成的这一浩荡风景。“折柳送别”暗藏着一条“借物起兴”形成意象的隐秘逻辑:藉由对自然万物的体认,到器物的生活传承,靠岁月堆积成汉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
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是如此高贵地生活在万物化育的精神世界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