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

2017-05-18李忠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非手术矫形马蹄

李忠民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矫形科,山西 太原 030003)

探析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

李忠民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矫形科,山西 太原 030003)

目的研究分析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40例资料,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作为非手术组,另外选取他院同期手术治疗资料40例作为手术组进行对比。手术组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5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非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疼痛评分显著比手术组轻,P<0.05;非手术组随访5年复发率显著比手术组高,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跟手术治疗一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且可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性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但其远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

非手术疗法;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远期疗效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为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且单侧发病高于双侧,其以出生足部急性、足跟部窄、足前部宽以及足内收等为主要表现,经X线片检查可见纵轴线改变以及跗骨关系异常排列[1]。本研究就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40例资料,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作为非手术组,另外选取他院同期手术治疗资料40例作为手术组进行对比。手术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40例,男、女各有29例、11例,年龄7 d~5岁,年龄平均值(2.73±0.28)岁。单足有30例,双足有10例。

非手术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40例,男、女各有28例、12例,年龄7 d~5岁,年龄平均值(2.71±0.27)岁。单足有31例,双足有9例。两组患儿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手术组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长管型石膏分期矫形固定,每次固定1~2周,固定2~3次。所有患儿采用骶管麻醉,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术,将屈跗长肌腱、屈拇长肌腱、跟腱等用U形切口延长,对距下关节内旋畸形、距舟关节畸形等进行纠正,并给予克氏针固定和石膏外固定,6周后可将石膏和克氏针拆除。

非手术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1)手法治疗。患儿端坐或家长抱着,从小腿到足部进行广泛螺旋形按摩,力度均匀轻柔,提高患儿舒适度,用拇指以及四指对患儿腓骨长短肌进行揉捏,对挛缩跟腱进行提弹,刺激血管、深部组织和神经,外翻并外展患足,进行规律屈曲背伸活动,促进关节囊松解和关节滑利。对踝关节进行固定,另一只手将跖跗关节握住,在牵引下对踝关节拇趾进行固定,内推距骨,持续外展患足,对足弓进行纠正,促进关节和骨复位,并最大限度背屈踝关节,对挛缩跟腱进行拉伸,矫正畸形。(2)支架固定。在关节、筋膜以及肌肉等均松弛后将患足维持外展位,用绷带从足内下向外上到踝关节绕3圈,促使踝关节处于背伸位置,并给予矫形鞋,将足部和矫形鞋固定成为一体。根据矫枉过正原则,将双足摆在过度外展外翻位,从外展20°逐渐调整到外展40°~60°,若只有单侧患足,则将健侧足部固定在中立位。(3)按摩和功能锻炼。每周对支架调整一次并进行按摩,促使内移的舟骨、内翻以及跖屈跟骨、脱位距骨得到矫正,每次按摩15~20分钟,促使足内翻内收畸形得到矫正。指导家长双手抱住患儿腋下或让患儿站住,并拢双脚跟,双足外展,双足底和地面解除,练习站立和屈膝屈髋、下蹲,每次5~10下,每天3次,并坚持穿矫形鞋,维持正常行走。非手术治疗一般治疗2~4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5年复发率。

优:足部功能正常,外观形态正常,X线检查正常;良:足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前足轻微内收;差:未达到上述标准[2]。

2 结 果

2.1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比较

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比较 [n(%)]

2.2 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比较

非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疼痛评分显著比手术组轻,P<0.05。见表2。

表2 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比较(s)

表2 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疼痛评分非手术组 5.18±1.34 1.53±0.44手术组 8.72±2.95 4.46±1.25 t 8.466 9.213 P 0.000 0.000

2.3 随访5年复发率比较

非手术组随访5年复发率显著比手术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随访5年复发率比较 [n(%)]

3 讨 论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先天畸形常见类型,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在出生后即有明显足部畸形,若不及时矫治,随着年龄增长,畸形可逐渐加重并从松软型转为僵硬型,因而及早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有效治疗是预防畸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3-4]。临床多数医生认为,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经石膏固定、手法矫正、足外展矫形支具等佩戴进行矫正,或采用跟腱滑动延长手术进行治疗[5-6]。

非手术治疗方法可针对儿童时期肌肉发育不良、脏腑娇嫩等特点,给予支架固定、推顶按压、矫形鞋穿戴、功能锻炼等方法,可有效达到行气活血、滑利关节、松解韧带、关节挛缩等作用,且支架固定符合关节生理解剖结构,可促使异常排列的跖跗骨较好生长,恢复正常整理解剖位置,对足内翻进行矫正,提高治疗效果。但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需注重治疗后的功能锻炼和随访,以有效预防复发[7-8]。

本研究中,手术组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优良率差异不显著,P>0.05;非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疼痛评分显著比手术组轻,P<0.05;非手术组随访5年复发率显著比手术组高,P<0.05。

综上所述,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跟手术治疗一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且可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性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但其远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

[1] 凌家保.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13):84-85.

[2] 朱金银,李宝宏,孟祖志,等.128例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9):118-119,122.

[3] 刘卫勇,陈亚青,赵 黎,等.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腿肌肉超声改变[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07(6):982-990.

[4] 胡金刚,曾 敏,孙 琳,等.可吸收线替代钢丝固定胫前肌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山东医药,2012,52(36):19-20,23.

[5] 黄 伟,周 全,邬健明,等.带线锚钉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05-1206.

[6] 阳 娟,黄 伟,孙丽娟,等.13例带线锚钉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72-73.

[7] 段雄义,段雄敏.杨氏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中医药导报,2011,17(10):4-6.

[8] 姜明菊.胫前肌外移跟腱延长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2010,21(23):146-148.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6.8

B

ISSN.2095-8242.2017.010.1852.02

猜你喜欢

非手术矫形马蹄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江阴特产——马蹄酥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吃“马蹄”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非手术治疗川金丝猴肠梗阻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