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如何有效防控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
2017-05-18徐海芳朱焱
徐海芳+朱焱
【摘要】由中国银联发布的2015互联网安全支付调查报告显示,每8个人中约有一个人遭遇过网络欺诈,是为高概率事件。而另一份调查数据则显示,在上海四成的居民月均网上支付超过2000元,其网购金额不可谓不高。如此两个大数据,点出了当今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是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支付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对于网络支付的安全性需要各行业的通力合作,本文主要从金融业的角度,着重分析农信社如何有效防控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以期建立消费者对于农信社的信任度,为农信社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信社 防控 互联网支付 操作风险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的日趋完善,消费者基本实现了不出家门购物的愿望。而在此愿望的达成中,互联网支付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消费者网络支付愈加便利的今天,此支付手段仍旧存在着相应的风险,由消费者信息泄露导致的银行卡盗刷问题时有发生,而去年遭遇过网络欺诈的消费者达到了1/8的高概率,因此,对于互联网支付风险的控制已经势在必行[1]。各行业要明确自身业务中存在的漏洞,才能降低行业内互联网支付风险。本文主要对农信社互联网操作风险进行适当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支付所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卡身份认证存在漏洞
银行卡账号实名制政策早已实行,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银行卡身份证认证的漏洞,银行卡身份证认证存在落实难的情况。有相关人士做过此类调查,参与调查的相关人员,利用从网上购买的身份证,到银行中进行银行卡办理的业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警惕性相对较高的银行,但是更多的是某些银行可轻松利用网上购买的他人身份证开设银行户头,办理网银业务等[2]。这就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类似网银被盗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银行卡身份证认证的漏洞,使得银行内顾客的信息可以轻松被不法分子所掌握,是造成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行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低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将加快推动银行间数据共享作为金融业的发展规划之一,由此可见目前银行间数据共享的程度不能达到对于互联网支付风险控制的要求[3]。行业间的数据共享不仅体现在银行间,也体现在了银行与其他行业间。而行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低,其直接表现在金融机构间的关联风险成倍增加。现如今持卡人往往用一张信用卡绑定多个账户,个人信息因此也会同时面向多个机构,若个人信息在某一端口遭到泄露,其个人账户将直接遭受冲击,造成财产损失。如,无锡的王女士,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银行卡中却损失了43万元。原因即为短信里隐藏着移动营业厅的钓鱼网张,在拿到受害者信息之后对受害者银行卡进行绑定,达到其诈骗的目的。
(三)员工对新业务熟悉程度低
互联网支付在近些年的炙手可热,表明了它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对于新生事物,人们总是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熟悉。相对于消费者对网络支付模式的熟悉过程,银行员工对于此项新业务的熟悉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在问题一银行卡身份认证存在漏洞中,调查者能用网上购买的假身份证进行开卡,也是由于员工对于新业务熟悉程度不够造成的。在进行调查过程中,有银行窗口服务人员对调查者询问是否身份证是调查者本人身份证,某些银行的员工甚至询问调查员多遍,但是最后仍旧给调查者办理了身份证。此类问题说明,员工对于新业务中的相关程序虽然了解,但是熟悉程度不够,在执行过程中僅仅处于表明敷衍状态,没有真正灵活使用业务规则。
三、农信社对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强化银行卡身份认证机制
针对用假身份证办理出有效银行卡的问题,从银行角度来解决,那么农信社应加强对银行卡身份认证的机制[4]。加强银行卡身份认证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农信社购入指纹识别器。第三代身份证为指纹身份证,即身份证的持有人将指纹录入身份证中。农信社可以购入相应的指纹识别器,在顾客需要办理银行卡账号时,录入其指纹,与身份证中的指纹相比对,减少盗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的可能性。其二是农信社与公安系统合作。公安系统内部有专业的面部识别软件,针对没有三代身份证的人员,银行在对办卡人进行拍照后,照片自动与公安系统中的面部识别系统相联系,甄别是否存在身份证造假行为。其三是施行对当天开办的新卡或者对原有银行卡更新手机号码的后的第一天进行网上业务暂停的规定,给予农信社的顾客更多的反应时间。
(二)加强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管理
农信社在加强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管理时,也应根据不同的行业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首先,针对金融业内部。农信社应加大与金融业内的数据共享程度。如在农信社开户的顾客,若其通过网络支付手段将农信社卡内的存款向支付宝进行转账,农信社应该了解该支付宝账号是否实名验证,其账户信息是否完善,对于信息完善度较弱的账户,应自动向相关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进行追踪。其次,针对各行业间。农信社应与网络支付相关联的各行业形成严密的风险管控机制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如利用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加强相应的网络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危险,并作出相应应急反应,减少客户信息泄露渠道,进而确保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
四、结语
互联网支付是网络时代赋予消费者真正便利消费的重要措施,这也表明了互联网支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消费者所青睐的支付方式,因此,对于互联网支付的风险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信社来说,只有加强银行卡身份认证机制,加强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意识和操作水平,才能对互联网支付操作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参考文献
[1]陈美燕.银行支付业务差错与异常处理系统[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118-119.
[2]黄淇欣.银行拟推出实时支付业务[J].金融科技时代.2015,(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