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容词的有界无界

2017-05-18许东睿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2期

摘 要:人类对大多事物的界限都有统一的认定,比如水是无界的,两棵树是有界的,事物的有界无界是以人的认知为标准。状态上的有界无界,在汉语中表现为有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之分。很多学者,例如朱德熙,陈忠认为前者是有界的,而后者是无界的。英语中的形容词也有有界无界之分,但与汉语中形容词有所区别。本文主要在句法和语义上对二者进行区分,并且对汉英中的形容词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性状形容词;性质形容词;汉英中形容词

作者简介:许东睿(1994.1-),女,汉族,德州市人,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

一、汉语中形容词的有界无界

Langacker(2013)认为形容词标示着不同类型的非时间性关系,陈忠(2006)也提到过形容词凸显程度界限。汉语中像“粉的”等性质形容词是无界的,因为粉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浅粉”、“亮粉”“西瓜粉”、“脏粉”等。而像“粉嫩的”这类形状形容词是有一定界限的粉,虽然同其他粉界限模糊,但还是有一定的界限。语义层面上,性质形容词所表达的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信息比较宽泛,不具体,独立性弱;而状态形容词呈现细节信息,独立性强。“香酥的烧饼”会比“香的烧饼”更容易勾引起我们的食欲。因为前者不仅有气味上的表达,还有口感上的描述。“砸凉的水”比“凉的水”更让人感受到水凉的程度。语法层面上,状态形容词修饰名词受得约束较少,而性质形容词则不能自由地修饰名词。例如,

(1)香气扑鼻的咖啡 *香咖啡 苦咖啡

(2)红扑扑的脸 *红的脸

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前者是成立的,而后者是不成立的。在修饰名词方面,状态形容词更加自由。从结构上来看,状态形容词比状态形容词要复杂,通常是重叠的状态形容词,例如,红红的,美美的。或者状态形容词加上其他词,比如,嫩绿的,软烂的。因此从结构上也可以发现状态形容词比性质形容词详细的原因。根据“句法同现规律”,有界的状态形容词和名词搭配起来限制较少,比较自由。以句(1)为例,咖啡本身具有苦的特性,而“香”并不能弥补这一细节,但“苦”可以,所以苦咖啡是成立的。“香气扑鼻”提供较多细节,可以很好地提供香这一特性,因此可以成立。沈家煊指出,形容词在修饰名词时,两者之间的有界无界是可以影响的。这里不再引用原例,而是文中的例子来说明。

(3)水凉,喝了拉肚子。 (4)水砸凉,喝了拉肚子。

句(3)更倾向于表达常识,水是泛指,与具有无界特征的性质形容词搭配,便是无界的;而句(4)中的水则是特指,受到“砸凉”有界特征的影响,水在这个语境下具有了有界的特征。在英语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但不能否认英语中有界事物对无界事物的影响。

此外,性质形容词“凉”在这里修饰的不是特定情况下的事物,因此有恒定性的特征;而“砸凉”修饰的是某一特定情况下的事物,因此具有临时性。

性质形容词无界是因为它描述的范围比较大,比如“白的”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白,但“白的”和“黑的”等还是存在界限,实际上也是有界的。所以这里的无界是针对形容词内部来说,只是其界限相对于状态形容词来说更加模糊,陈忠认为,无界事物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转换为有界的。另外,性质形容词有区分性,而状态形容词有描写性。以“白色的球鞋”为例,当看到这一短语时,人们首先会将其与“黑色的球鞋”区分开来;而“雪白的球鞋”会让人感受到鞋白的程度,是对“白的”更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砸凉的水”让人感受到水在“凉”这一程度上的级别,而“凉的水”则会让人将其与“热的水”区分开来。张国宪(2000)认为描写性不是限制事物的范围,而是表现某个事物的状态,通常是对状态程度的“加细”。

*脏糖 脏衣服

同样的结构“脏衣服”可以成立,“脏糖”却不成立,有时很难通过语法来解释,而需要认知上的有界-无界来解释,因为这些结构是人的认知的有界-无界在语法上的体现。赵美英(2016)认为“衣服”有强烈的有界特征,弱化了“脏”的无界特征,因此结构成立,而“糖”的有界倾向不能弱化“脏”的无界倾向,因此不能成立。但从长远来看,一些现在不成立的结构因为人的认知的改变以后可能会成立。如果未来人们可以接受“糖”的有界性比较大这一说法,“脏糖”的结构便也可以成立了。

二、英语中形容词的有界无界

汉语中有这样的区分,英语中形容词通过有界无界是否有语法上的体现呢?英语中是否有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区分呢?形容词的有界无界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汉语中,而英语中寥寥无几。性质形容词是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的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以“pink”为例,它可以被细化为deep pink,light pink,passion pink,bright pink等,而且pink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因此pink具有属于汉语中性质形容词的特征。沈家煊(1995)对“白”的解释对于“pink”具有很强的解释力,“pink”可以有各种程度上的差别,deep pink是pink,light pink是pink,“pink”是对各种程度粉的概括,代表一个不定的“量幅”,或者说“pink”表示的性状是“无界”的。而deep pink和light pink则代表这个量幅上的某一段或某一点,虽然和别的pink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是有界限存在的。“cold”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冷,freezing,chilly,cool等。事实上,cool还可以有更细化的分类,如crisp,fresh等。所以说有界无界还是以人们的认知为标准。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英语中形容词也可以划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但通过以上例子可以发现英语中有类似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特征和用法。以“pink”為例,当看到“pink skirt”时,人们会想到这不是“black skirt”或是“green skirt”,因此“pink”具有区分性,而“deep pink skirt”是对pink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和解释,是对pink的细节描述,可以说其具有描写性。

Paradis(2001)认为英语中形容词的有界无界与可分级性有关。她认为形容词有可分级性和不可分级性两种。可分级性形容词又可分为互补性形容词和标量性形容词。“present”和“absent”是互补的,两者之间不再有其他的标量,因此是有界的。她谈到excellent是标量形容词,但有确定的特征,因此是有界的,而“long”有上下文作为参照才能知道有多长,因此是无界的。而例如“daily”一类的词不属于这两类,更谈不上有界无界。

三、英汉语有界无界

汉语与英语在这一区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反映了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认知上的相似性。了解了英语中有界无界形容词的区分,对英语词语搭配的使用也会有所帮助。但是由于语言结构和特点等方面的差别,英语和汉语在形容词分类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汉语中不能用“脏脸”,但可以用“脏兮兮的脸”,而英语中与dirty相近的词都可以修饰face。有界无界可以在语法中找到依据、联系,可以说以人的认知来解释语法现象是可以的。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quisites[M].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Paradis,C.. Adjectives and Boundednes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1.

[3]陈忠. 认知语言学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 1995, (5).

[5]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 中国语文, 2000, (5).

[6]赵美英.现代汉语形容词界限特征的多维特征[J]. 语言本体研究, 2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