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2017-05-18刘晓培
刘晓培
【摘要】民办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补充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目前民办护理教育的现状,找出民办高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有助于推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本文主要从培养形式、师资构成、课程设置、课程方向、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民办院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况及问题。
【关键词】民办院校 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38-01
中国护理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按照推进卫生和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总体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将“优先选择一批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拓展社区护士”等列入重大工程项目。
近年来民办院校护理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综合国内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等问题,对于民办院校中护理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对较少。
本文所指的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指为了实现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目标而采取的过程设计和方法。包含了培养方式、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
一、在培养形式上,理论与实践的穿插融合不够。目前主要的“三一制”医学护理教育模式,“2+1学校—医院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医院联合办学的‘两段制”,“3+2分段制及五年一貫制模式”等,其共同点是利用学校与医院的不同资源,前半段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后半段进行临床实践。由于很多中小民办院校不具备完备的实训设施和充足的实验管理人员,每单元、每节课的实践和理论融合不够,学生练习机会不够。
二、在师资构成上:资源不够,力量薄弱。许多民办院校中从事护理教育的专职人员中,青年教师居多,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多是从其他院校退休人员中聘请兼职,或从合作医院的医师队伍中抽选。一些非核心专业课如护理伦理、护理心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多由非护理人员担任,专业性不强。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课程方向不够优化。社区护理,各种福利院、养老机构的老人护理方面需求发展迅速,虽然部分老师上课时会进行一定的内容补充,但是在专项护理如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方面只有笼统的课程概论,没有方向性的系统课程和深入的实训锻炼。这个大多受民办院校的招生规模、办学条件、资源的限制。(二)可适当调整、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比例。病人的多样化对现代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尤其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而民办院校中部分三校生源这方面又较为缺失,且目前设置的人文社会课程主要是学校通识教育基础课。(三)第二课堂缺少灵活性和特色性。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理念的形成影响甚重,虽然一些较大的综合性护理院校在这个方面有所涉及,但还远远不够,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统一设置的课程过多,课内外规定的集体活动多,但与护理专业相关,具有护理人文特色的活动较少。这种安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潜力。
四、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上:(一)实训课的练习考核中,应该加强语言、行为规范的训练,另一方面加强护理安全的意识和锻炼。多数护理实训课上,实训的对象是模型,教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操作练习偏重于操作技术,忽视把模型当作真人的护理沟通、情景分析,对于语言行为规范的能力培养与获得,应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二)加强课程教学的监督。丰富教学方式虽已不是新鲜提法,但目前课堂中,大多仍是讲授为主,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一些兼职教师年纪较大,较少使用与学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或者一些课程由临床医师团队来担任,学生学起来觉得风格各异,缺乏一致性和延续性,再加上一些名目繁多的课下活动,部分课程上存在学生玩手机或是趴到睡觉的现象。(三)教学评价需要调整改善,并落实。大部分高职类护理考核方式,30%-40% 的课程为考试,50%-60%为考查。虽然有些院校实行“1+X”多元化考核,“X”往往是硬性出勤,或者被当作帮助学生通过考核,提高通过率,应付院校评估检查的方法,不能真正、全面的反映和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平,孙巧云.民办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2]王蓉,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