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诗经》中的疑问代词“何”

2017-05-18董姝君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情状小雅代词

摘 要:《诗经》中的疑问代词“何”共出现96次[1],可指代事物、人物、方式情状、原因、目的、时间、处所,可在句中充当宾语、谓语、定语和状语。询问功能广,出现次数频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诗经》;疑问代词何

作者简介:董姝君(1993.6-),汉族,女,甘肃陇南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方向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有丰富多样的疑问词语,用来传递大量的疑问信息。何乐士说:“文言虚词有少量常用词用法最为复杂多样,其中一个就是‘何。‘何除本身单独的用法外,更与其他词配合,组成众多的词组和固定格式,用法灵活,含义丰富。掌握‘何的用法,特别是了解其词组和固定格式的特点,对阅读古书时正确理解文意将会有所裨益。”[2]本文对《诗经》中的疑问代词“何”试作探讨。

一、指代对象

1.代事物。是“何”最常见的用法。放在动词、介词前。如:

(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

(2)何彼秾矣?唐棣之华。(召南·何彼秾矣)

(3)何有何亡,匪勉求之。(邶风·谷风)

“何”意为“什么”,在例(1)句中作动词宾语,例(2)句中作谓语,例(3)句中作主语。

2.代人。如: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何”在句中作宾语。“何”字单独代指人物的仅一例。

3.代方式、情状。如:

(1)啜其泣矣,何嗟及矣!(王风·中谷有蓷)

“何”意为“怎么”,在句中作状语。

4.代原因、目的。表示疑问。如:

(1)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邶风·旄丘)

“何”意为“为什么”,在句中作状语。

5.代时间。

(1)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秦风·小戎)

“何”在句中作时间状语。

6.代处所。如:

(1)哀我人斯,于何从禄?(小雅·正月)

(2)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

“何”例(1)中作介词宾语,例(2)中作动词宾语。

二、“何”的语法功能

1.作宾语。“‘何字指物,以用于宾语为常”[3],既作动词宾语,又作介词宾语,主要是动词宾语。大多放在动词、介词之前,构成“何+V”、“何+介”式结构。如:

(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

《诗经》中仅一个短语“于何”例外,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于”的宾语,而位于其后,“疑问代名词为宾语时必居于动介之前……惟介词‘于、‘於、‘爰三字介绍疑问代名词时为例外,不倒置”[4]。如:

(1)哀我人斯,于何从禄?(小雅·正月)

2.作谓语。集中于事物疑问代词和方式情状疑问代词中。如: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小雅·采薇)

(2)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小雅·頍弁)

(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魏风·园有桃)

(4)何彼秾矣?唐棣之华。(召南·何彼秾矣)

例(1)(2)是“(其)……维何”结构,例(2)中“实维伊何”在“维”和“何”之間插入无义的语中助词“伊”,并不妨碍,都是判断句;例(3)中的“何其”单独成句,“其”是句末语气词,“何”单独作谓语;例(4)中的“何彼秾矣”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彼秾”是主语,“何”作谓语。周法高认为:“‘何用作判断句中的代表语,表‘何事、‘何物。在《诗经》里用‘伊何、‘维何(‘伊和‘维都是助词)”[5]。这些问句多为设问句,一问一答,丰富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的赋这一表现手法,使诗篇跌宕、生动。

3.作定语。一般询问性状,集中在事物疑问代词、人物疑问代词。“何”字充当定语时,“何X”可以用来询问事物、人或时间。如:

(1)彼何人斯?其心孔艰。(小雅·何人斯)

(2)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小雅·何草不黄)

这些例句中的“何”都作定语。例(1)中的“何人”作谓语;例(2)中的“何草”、“何日”、“何人”充当主语,其中“何……不……”的结构,表示反诘。

4.作状语。“何”在句中充当原因状语、时间状语等,集中在方式情状疑问代词,原因目的疑问代词和时间疑问代词中。

方式、情状疑问代词中的“何”,如:

(1)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周南·卷耳)

原因、目的疑问代词中的“何”,如:

(2)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唐风·山有枢)

时间疑问代词中的“何”很少见,《诗经》中仅一例:

(3)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秦风·小戎)

注释:

[1]“何”字单用出现了102次,但其中有6例:“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小雅·蓼莪)、“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宣,百禄是何”(商颂·玄鸟)、“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商颂·长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小雅·四月),“何”通“荷”,用作本意“担负”,动词,不纳入疑问代词的范围,故本文仅考察96例。

[2]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3月第1版,第241页。

[3]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1版,第78页。

[4]杨树达《国文中之倒装宾语》,清华学报六卷一期,第269页。

[5]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年1月第1版,第219页。

参考文献:

[1]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猜你喜欢

情状小雅代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从学生作文中审视语言描写的特点
代词(一)
代词(二)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朗读的技巧
小雅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