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看新课导入
2017-05-18黄宇
黄宇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再次拉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序幕。文章尝试从新课导入环节如何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服务的角度,并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和平时的思考来阐述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核心素养;服务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深化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我国教育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深刻思考的最新成果。在“核心素养体系”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框架基础上,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物理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各维度的构成要素(见下图)构成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体系。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虽然一般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是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体现教师的个人素养;新课导入也是一门精彩纷呈的艺术,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入知识的殿堂,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精彩的课堂导入。
一、展示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动机与热情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指标来看,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是一项核心指标,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获得必备的知识与技能,领悟过程与方法,还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我们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高考,处于一种“被学习”的状态,这完全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愿,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的物理情景。
例如,《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的导入片段: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水上飞行板)
生:(惊叹)哇……
师:你们是否想了解这“飞行”背后的秘密?
生:(异口同声)想!
师:好!请看我们今天的课题……
在本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仅仅花费了近两分钟的时间,展示了一个有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引起了学生的一片惊叹,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了学生征服自然、挑战自我的欲望,紧接着通过简洁的语言,马上把学生引导到本节课的课题上。在多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展示有冲击力的视频,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这是一种简洁而又富有实效的方法。
二、精心設计实验,提升科学认识与眼界
物理的本质是实验科学,发现物理现象、探寻物理规律、验证物理定律的过程中,实验是决定性因素。故物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探索并发现物理规律,尽量把认识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物理应用联系起来,这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是有层次的;高中时,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应该从更高、更深、更广阔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入手,并力求取得更普遍、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在联系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时,教师也应该着眼于高新科技,跟上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步伐。
譬如,在《楞次定律》一课教学中:
演示实验:线圈在地磁场中转动,产生微电流。
师:线圈转动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产生了感应电流。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吗?
生:存在地磁场与磁通量变化。
师:线圈向不同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方向相同吗?
生:传感器显示,方向不同。
师: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老师马上进行第二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强磁铁不同磁极从线圈中拔出。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红色与绿色二极管分别发光。
师:同样是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为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感应电流方向除了与磁通量增加或减小有关,还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师:本节课我们的任务是——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这节课导入部分展示了两个演示实验,通过与一系列问题串的组合,讨论了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要素,并揭示了本节课的任务——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令人惊喜的是,这两个演示实验并没有一味遵循教材中的固有套路,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了一个传感器实验和自制的线圈与发光二极管的演示实验,通过新颖的实验手段向学生展示了科学实验的魅力,为后续教学做了精彩的铺垫。这样的新课导入,在完成导入目标的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认识。
三、创设物理情景,推动科学探究与交流
从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将要从“传道授业”转变为“知识构建”,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物理学之美。新课导入应该是这个过程的铺路石,教师也应该通过创设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场景,推动这一进程顺利进行。
比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演示了一个实验:悬挂于天花板的大铅球击碎墙壁上的玻璃。教师告诉学生,这样的铅球打到人的头部,人当场就会死亡,然后问:“哪个同学敢上台试试?”没有学生敢于尝试。然后教师话锋一转,设置了一个悬念:“事实真有那么可怕吗?我们学习了今天的课题后为大家释疑!”
本节课在导入阶段,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带着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进入新课,为课堂上的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铺平了道路。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最后一点时间内亲身示范,用行动回答了课前设置的悬念,在学生的一片惊呼声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回顾这节课,新课导入与结尾的精彩呼应,向学生证实了物理规律的强大力量,客观上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兴趣。
总而言之,“教科书只是众多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从教学书演变成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广阔空间。这是展现教师对物理学与物理课程丰富多彩的理解的舞台,它需要师生情感交流、智力交锋……这是教师的光荣与使命”。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不仅仅是学科能力的体现,更是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以上的案例只是新课导入的一小部分,但我们相信,只要精心思考、勇于实践,以教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精彩的符合培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新课导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2]张维善.致教师们[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699dbc730101kuyi.html,2012-10-31.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