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7-05-18杨柳青

时代金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南泥湾红色旅游稻田

杨柳青

2004年12月,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下发,拉开了全国红色旅游的大幕。201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五年内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1]。2016年中办、国办又印发了《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一、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遗存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主题性参观游览活动[2]。红色旅游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联系党和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旅行者享受清新、舒畅的自然环境,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学习了解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活质量。

二、南泥湾景区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南泥湾景区红色旅游优势

南泥湾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景区内有毛泽东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九龙泉烈士纪念园、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红楼)、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知名红色旅游资源,是接受革命洗礼,传承红色精神的理想之地。

(二)南泥湾景区生态旅游优势

南泥湾景区规划控制面积1347平方公里,位于延安市区东南35公里处,辖南泥湾镇、麻洞川乡、临镇镇三个乡镇,总人口4.4万人。景区核心位于南泥湾镇,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9万人),总面积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林地面积53万亩),拥有“Y”字型川道水系支流,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既是陕北的“好江南”,又是延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延壶公路以南千亩稻田碧波荡漾,是发展农业、林业和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

三、景区发展存在的几大制约因素

(一)交通不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S303省道从景区核心穿行而过,包茂高速南泥湾出口至南泥湾核心景区的过境公路上大车行驶频繁,根据测算,车辆平均速度都在70Km/h以上,成为影响景区安全,制约旅游观光的重要因素。景区的交通路网不完善,不能将各个景点有效连接,缺乏自行车道、观景步道等道路。景区旅游设施严重匮乏,停车场无法满足广大游客需求,旅游旺季时,车辆只能停靠在马路边,旁边货车时有经过,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景区卫生设施较少,缺少垃圾回收设施,游客只能把垃圾扔在道路两旁,影响景区形象,景区内卫生间也较少,设置的地点距离核心稻田景观较远,标示不明显,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景区的引导标示少,缺少简单明了的景点介绍图和路途标示,不能有效引导游客观光。

(二)红色资源开发不力,景点参与性差,缺乏特色旅游纪念品

景区旅游资源分布非常分散,内容单一,地方政府缺乏联合开发的意识,红色经典未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差,吸引力弱。景点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较为凌乱,没有统一的风格,市场定位模糊,拓展不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稻田是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重要标志,景区现有沿汾川河与延壶公路的千亩狭长稻田带,规模偏小,效益偏低,存在部分稻田撂荒现象,稻田水系急需重新梳理,稻田内观景步道是较为简陋的水泥路,对稻田的整体大地景观造成较大影响。景区纪念品单一,以毛主席像章、小米为主,没有统一的品牌,缺乏艺术美感,没有凸显景区特色。

(三)旅游管理人才匮乏,群众生活水平不高

科学管理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南泥湾景区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优秀的导游人才,在讲解中缺乏专业性,服务意识不强,礼貌用语不规范,业务水平一般,对景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待遇不高等多种原因,留不住高端人才,景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营销人才,削弱了景区的竞争力,不能有效打造南泥湾品牌。

四、景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品牌是景区的独特名片。要依法收回和保护南泥湾商标品牌,启动南泥湾商标溯源保护,依托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景区风景资源,不断提升南泥湾品牌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夯实群众基础。景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全市人民的支持参与。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广泛宣传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共识。

第三,高起点规划,整合景区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高起点的规划方案,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前奏。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科学化建设的原则,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多规合一,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编制景区发展的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做到“一张图规划、一条线实施”,用高标准的景区规划引领開发建设。统筹景区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共同发展,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形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的局面,“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遵循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科学合理、适度有序的思路,确保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南泥湾,呼吸纯净空气,享受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利用景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震撼人心的旅游景观。要做好景区过境路的改线、道路改造升级,水资源调查,水库加固,污水处理,通讯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完善工作。扩大原有稻田面积,梳理稻田水系,优化稻田图案设计,建设好景区南阳府530亩花海庄园、三台庄200亩荷花庄园,再造依山傍水、稻田花海的陕北好江南。要继续完善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建设,在进出景区和景点与景点之间设立醒目的指示牌,做好住宿、餐饮、道路、公厕等导览,为游客指明方向。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设施建设,力争做到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南泥湾观光旅游。

第五,广泛吸纳人才,提升景区服务品质。管理人员素质决定景区发展水平,要做到“粮草未动,兵马先行”,下大功夫招贤纳士,理顺体制机制,规范用人程序,择优选聘人才,以高薪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一些高端产业人才到景区任职。积极探索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做到高端专业人才进的来、留得住、沉得下,组建一支稳定、高效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团队,为景区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进一步提高导游人员讲解能力,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在岗培训,全面提升景区服务品质,让游客宾至如归,留下美好的旅游印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S].2017.

猜你喜欢

南泥湾红色旅游稻田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稻田摸鱼记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南泥湾途中》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南泥湾开荒志
红色旅游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