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旅途里需要正见

2017-05-18邵威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5期
关键词:正派仁爱之心长者

邵威

学校里、教育局里常常提出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学校里每年都有师德培育月,一定程度上是希望教师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能够记得自己的责任与追求。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今很多人仅仅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忽视了教师身份的特殊性。

师德培育月并非指这么一个月或几个月对师德的学习和分享,师德贯穿于每位教师的一生。因此我常常在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能否做到一生坚守这份职业里的那些他律与自律?倘若我不合格却仍在教师岗位,岂不是误人子弟?想到此,经常惴惴不安。这种不安也使我在教育的旅途中停下来反思,每当我沮丧或者彷徨的时候,我会想一想自己到底为什么当教师,想一想自己当初那份信念。

我记得之前学习“四有教师”的过程中关于“四有”书上大致有这样几个内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而现在师德培育月活动把“四有教师”的具体内容当作是根本要求,而以“正”为核心。仔细想一想,不管是以前提过的还是现在要求的,都并不矛盾,也并不是新增的要求,只是对内容的再度深化与二次理解。我觉得“正”这个核心非常重要,文件要求中对“正”的简单解读是:公正、正直、正确、正派。一个正字不仅提到了教师为人的要求,也说到了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没有“正”这个前提,教师的“四有”就是空话。但是,怎样才算是做到了“正”呢?

一、公正

针对教师职业来说,主要就是对待学生公平。怎样对待学生是公平的呢?结合我的学科教学,在课堂教学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实验,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权,无论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一些还是差一些,都应该给予同等的机会。这也是我自现代课堂研究以来比较注意的。除此之外,公正当中老师要能给学生一种正义感。对于班级里的一些歪风邪气要及时提出,而不能放纵,也不可因为社会各不良习气的无孔不入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所以有时候我会和学生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二、正直与正派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育人,做正直正派的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需求,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影响了成年人的价值观,正直与正派在这个时代成了稀缺品。我们有必要给自己上上课,见贤思齐,只有自己做到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把这种好的品格传递给学生。怎么做才是正直的呢?思想的熏陶必不可少,这种熏陶除了一些榜样人物培训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阅读与反思。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动于那些人物的崇高,我向往那种高度,在懈怠的时候会用他们来鼓励自己。真正的教育不在表面上的风光与热闹,而在默默无闻的细节里。我始终记得我在进入大学时一位长者说的一句话:要能耐得住寂寞。我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师生涯中,也常常告诉自己,要守得住默默耕耘的时光。把自己的观念调整对了,对待学生才会从更高的角度去处理。

三、正确

一个人观念正确了,为人正派了,处事就不会走得太偏。而作为教师的我,就该想想怎样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正确的教育形式来对待教育。我喜欢与长者交流,因为年轻人处事难免不成熟,长者那种包容的胸怀和怜悯的情感常常能让自己看到很多自身的不足。还记得刚踏入教育的头两年,因为有智者的引领,自己也怀着一份信念,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很多思想上以及为人处事上的影响,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仍然有学生还记得我当初讲的那些在我现在看来非常稚嫩的课程。有一位学生说常常想起那时候听过的看过的一些小故事和讲座,对他有一些影响。我不知道什么样才是正确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不一样,没有固定的某种模式,但是无论怎样,教人向善,教人明辨是非总归是沒有错的。我曾经总以为是不是有通用于教学上的那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一些。原来并没有,轻松与否也在于教师自己心态的转变。但是这些一定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仁爱之心。

教师要能做到以上的方方面面,一定要先有正见,也就是自己要对教师、社会、教育等方面有正确的见解,因为很多处事方式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观念之上的。尤其是处于这样的时代中,教师更加需要超前建设自己的见解。教师的见解、价值观如果出现偏颇,教育多少都会存在问题。说了这么多,良好的师德,必先对自己的人格、品质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也谈不上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了。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

猜你喜欢

正派仁爱之心长者
用爱之心把下乡支教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学生“告密”现象剖析及“正派”班级文化的塑造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弟子规》节选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