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一起学习做管理

2017-05-18罗刚淮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层执行力开学

罗刚淮

新到一所学校,我脑中是一张白纸,所幸遇到了你们。几天的访谈让我收获颇多,你们让我了解了学校的历史,了解到学校的学生基础和教师的素质情况,尤其是了解到你们每一位的工作情况和思考。在一起工作的这几天里,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我很想针对学校管理问题,与你们交流这样几个观点,以期与你们砥砺交流。

一、分工要具体,责任到人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习惯,觉得这件事原来是校长管的,我不知道,那件事是副校长做的,我只听指挥做事。我认为,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应该起到担纲挈领的作用,是学校工作的柱石栋梁,应该能顶得上用,而不是摆饰,也不是做个小跟班,那样的话,跟普通教师就没什么两样了。学校管理工作就像一个大蛋糕,中层管理者每人都要分得一块,有时还要联系一条一线,这样纵横条块结合,既能将学校这块云锦织出精彩来,同时也有利于中层管理者自身成长。

大家才开始都感觉事情多,担心做不完。但是,回看这些事都是学校开学正常要做的工作:教室卫生能不打扫吗?功能室能不调配吗?老校区的少先队鼓号乐器能不搬吗?校园杂草能不赶在开学前割掉吗?图书还能摊在地上不上架吗?如果说以前这些工作没做,是因为几个校区才合并,要做的事情多,顾不上这些细节。但是现在这学期要是不做好,不把这些基本的问题解决,是说不过去的。上级政府投资了一千多万建了这么漂亮的校舍,我们却连简单的卫生都不能做,图书都找理由不上书架,这是没道理的。

事情多是事实,要做完也是事实,关键就是如何做的问题。拿德育一块来说,才开学德育处杂事很多,既要负责卫生,又要负责学生报到注册,还有学生来之后的各项常规制度的考核与细则制定。但是,我要说,许多工作其实都是可以分解到下面级组来做的,有些工作可以落实具体的人去负责,管理,从某种角度说就是分解,就是将一件大事情分解成几件小事,每件小事落实给几个人去具体负责。这样你们的工作压力就会减轻好多,你们的思路也会清晰很多。有些干部不知道分解,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当然质量可能会比较高,但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做不了许多事。这样就不是管理,管理者就不是帅才,顶多是将才,身先士卒独当一面,却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管理者需要眼光韬略,需要纵横协调,因此,会分解,会用人,会借助别人的手完成各项工作,这才是管理者应有的素质。

二、布置要清楚,标准明确

我们通常讲要提高执行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中层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那么,管理者如何提高执行力呢?方法当然有很多,但是通过我观察,发现存在我们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不高的问题不是老师懒惰,也不是你们没有威信的问题,而关键是你们在布置工作时表达得不清楚,要达到的标准说得不明确,甚至什么时间完成都没有讲清楚。种种问题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布置任务时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考虑细致周到,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布置班主任做新学期教室文化布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做哪些装饰,反映怎样的主题,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的工具材料从哪里取,这些都需要说清楚,老师也才能清晰明白自己该怎样做。教室文化布置如此,其他每一项工作也都如此,事先要想周到,每一条交代清楚,以免执行时老师经常跑来问这问那的。那样既耽误老师的时间,也弄得你很心烦。

三、同甘共苦,才能同心同德

今天我遇到一件事,既很惭愧又很生气。我在办公室里办公,一个女老师很小心地过来,说:“校长,我是负责你办公室卫生打扫的,现在方便吗?”我一愣,迅即明白了,肯定是德育主任分配清洁任务时布置了这一条。我就突然惭愧起来:我的办公室却要别人来打扫,为什么不是自己来打扫呢?我成了什么人了呀。我很想让那老师停下来,但是考虑这是主任布置的任务,我要拒绝了就让那老师陷入无事可做的状态,又会造成其他老师的不平衡。所以,我赶紧逃跑似地离开办公室。来到行政办公室一看,好家伙,一位老师正卖力地扫地拖地,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几位行政干部都安然地坐在桌旁,有的在写什么,有的在电脑上正看什么。我估计你们也都没闲着,一定在忙课表定制度一类的事。但是这一静一动太刺眼了。我赶忙把那位老师叫了出去开了个临时会议。会上我批评了你们。当时我说得比较重,我说“这样下去一个月,甚至不用一个月,这种官与民的对立就会积蓄庞大的力量,最终爆发出来,让我们这样的团队灰飞烟灭”。虽然话说得过火了点,但确实是这个理。你想,我们作为新组成的管理班子,在教师集体劳动的时候,我们却袖手旁观,高高跷起二郎腿等待老师来扫地拖地,这像什么呢。老师在做体力劳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做脑力劳动,最起码应该跟老师一起去,带着老师一起干。这样才能团结老师,老师们也才感觉温暖,心理平衡。老师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知识分子,开学时能撸衣挽袖流汗出力就很支持工作了,我们怎么能当劳力去使唤他们呢?

四、落实要到位,逐步跟进

我在巡视时就发现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做得很到位,有的老师却马马虎虎应付做。我就在想,如果我们不检查,这样的马虎也就混过去了。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下任务,再说一下“明天下午检查”就完了,那么,到了第二天下午真的检查,发现那个老师没做好怎么办?這就有两种处理的结果:一是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其不良后果是这个老师学到了经验,下次继续马虎蒙混,很有可能在他的带动下有一批人将你们布置的任务当作耳边风,打打马虎眼混过去。许多单位的老油条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第二种可能就是严厉惩处。虽然杀鸡骇猴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必然造成老师与我们的情绪对立。情感伤害太严重。而如果当初我们布置任务时就及时发现他这样的苗头,再多督促他几回,即便他不能完成最漂亮,也不至于太离谱。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弄得大家都伤害到感情。因此,中层管理者就要有布置,还要有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与老师一起做成功每一件事。

我发现有一位中层干部就很会做人,他在看到老师忙着擦玻璃,自己也抓起一块抹布帮着擦几下,一边擦还一边聊:“玻璃真难擦呀,对了,要加一些洗涤剂就好了。”旁边的那老师立即搭腔:“是啊,是啊,可惜忘记带了。不用你擦主任,我一会就能擦好了。”这位干部很自然地停下来,说:“开学打扫最辛苦了。”完了又到隔壁搬去抓起一只扫把扫两下。他走了一圈教学楼,交了一圈朋友。这就是管理。

五、行动加思考,创新高效

最近,我巡视教学楼比较多,一来想熟悉这里的教室功能室的情况,二来感觉边走动边思考,能产生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我走到2号楼楼梯,想到这台阶上可以学习有些学校的做法,布置一些诗词名言,利用学生的无意记忆给学生增加学习机会,也是营造文化氛围;走到三楼走廊发现三年级2班的清洁工具摆放很好,很科学,我想到了要推广给其他班级班主任都这么放;看到教室里的课表有些乱我想到要制作一块专门的张贴栏……诸如此类,都是从边走边看中得到的启发。

基层管理大都需要走动管理,需要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既能创新管理,使自己得到启发,又可以实践智慧,拓宽思维。我们做基层管理的特别要多走动,走动才能发现问题,走动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走动可以了解真实的教育情况,还可以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交流感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

猜你喜欢

中层执行力开学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开学啦!
开学了(2)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从“称职”到“一流”
对企业中层管理者激励问题的思考
开学啦!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