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

2017-05-18谢来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定风波风雨

谢来达

[摘要]《定风波》这篇表面展现着旷达洒脱、散淡惬意的文学滋味的名篇,更纯粹的价值在于其包藏的完美的哲学内核,“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既是全篇的收束,也是整个苏轼人格高度和哲学境界的总结。教授此篇应该全面深入地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以使这一伟大人物的文学影响力、思想影响力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定风波;风雨;人格高度;哲学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3001

郑文焯评《定风波》道:“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定风波》字字珠玑,在经过《念奴娇》《赤壁赋》这些情绪、感悟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之后,苏轼和其文都在此时变得更加从容和圆熟,到了一个“明亮但不刺眼”“斑斓但无杂色”的新起点、新境界,而带领学生向这层面挺进的法门,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七个字。

一、 “风雨”和“晴”既在苏轼那里,也在我们这里

“风雨”和“晴”二字,贯穿了苏轼的一生,也穿越千年,在每一个人生命中若隐若现。可以说,不知道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人生路,就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解读《定风波》的深刻内涵和苏轼的伟大人格,也就无法古为今用,从中汲取人生的养分。

让我们先来回眸苏子人生中最明媚的“晴日”:嘉祐六年(1061年),26岁的苏轼中制科。宋朝总共300多年的历史中,一般的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第三等的人只有4位,苏轼就是其中之一。此时的苏轼,文华才情、荣誉声望,举国之内,无人能及,甚至在皇帝的眼里,他将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历史常常让人无奈,把你推上人生的巅峰,也可能会把你重重地摔下。我们再来看看苏子人生中最凄苦的“风雨”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元丰二年(1079年),43岁时,苏轼遭遇了为他“量身定制”的“乌台诗案”,他因此入狱,几死,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礼等人出面力挽,才终免一死,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成为一个没有权力的犯官,处于被看管的状态。绍圣元年(1094年),59岁的高龄再次被贬谪至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被贬官至儋州。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让命途多舛的苏轼走过阴霾,物我两忘

如果说以“敢于直言上谏”的傲岸人品和为官一任惠及一方的理政才能,让老百姓喜爱上苏轼,那么士大夫钟爱他则更多地来自“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份淡定从容。在与唐代的另一位境遇相似,同样少年得志的文学家柳宗元的比较中,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但苏轼的豁达、乐观却是柳宗元所难以企及的。他们都曾放足山野,寄情山水,但柳宗元始终悲悲切切,情难自已。所以,即使看到小石潭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清幽环境,看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动人美景,他依然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居”。虽然发现了西山“悠悠乎与浩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他也只是感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让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痛楚而已,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自己的功名“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同是放逐自然,苏轼看到的却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美,想到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也许正是如此,苏轼大起大落数次,而最终寿路绵长,依然有悲悯的心肠雨露百姓,依然有雄阔的情怀滋养后代士子灵魂,而柳宗元只不过两次贬谪,就落得客死他乡,再无翻身的机会。

三、“也无风雨也无晴”成为儒释道合一的永久丰碑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作《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踪无定,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苏轼这种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心领神会,将现实中的苦难与打击和恩宠与福源等量齐观,其实大概就达到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境界: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在融合了清静无为、简化人生的道家思想的同时,苏轼用力最深的当属佛家。如果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执着之念,于挫折和敌人不免怒目相向,骨鲠在喉,似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战战兢兢,那“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抛弃了执念,完全抛开了名缰利锁,一心拥抱清风明月,到达了六祖惠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无可无不可的真纯境界。

正如前人所说,苏轼的哲学人格特质是儒家为体,佛老为用。他一生以儒家为圭臬,奉直面人生、造福苍生为人生信条,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至于佛老则成为其浪漫、雄阔内心的后花园,在文字中偶一露端倪,看似否定人生,实则是空明心境,逍遥自在,而无欲无求。

笔者仅以此诗献给近千年前的那个伟大灵魂:“世人碌碌求因果,穷通行止纠缠多。沙湖烟雨愁千载,东坡何曾起风波。”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定风波风雨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此去人海茫茫,各自风雨灿烂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going Coastal
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抒情逻辑谈起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