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05-17王志芳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

王志芳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志芳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分析探讨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在Roy适应模式下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5.8±1.3)和抑郁评分(11.7±1.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2.6±1.5)(2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4、26.610,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中,Roy适应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听力的改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突发性耳聋;Roy适应模式;护理;临床应用价值

突发性耳聋又被称为暴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1]。突发性耳聋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患病后,患者会出现耳鸣、头晕、呕吐、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需进行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机率也就越大[2]。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物质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还需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服务。为有效促进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的提升,本次研究中采用Roy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聋鼻喉科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86例患者,男47例,女3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4.1±4.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和健康教育等。

1.2.2 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Roy适应模式,从以下4种适应方式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生理功能方面:发病后,患者需面对突然的听力损失,毫无心理准备,疾病引发的耳鸣、眩晕等症状对患者的情绪和睡眠也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此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出现失眠、多汗、尿意频繁等症状。听力损失、交流障碍以及治疗时面对的陌生环境均会对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对此,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通风,并相应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2)自我概念方面:在诊疗过程中,出于对疾病以及相关诊疗致使的不了解,患者也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预后效果持悲观态度,并担心治疗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此,可派专人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疾病相关知识,重点讲解突发性耳聋产生的各种诱因,使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效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并向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病例,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该病的预后效果尚可,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改善预后效果.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提高音调,并保持亲切自然的态度,辅以适当的手势与患者进行治疗,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确保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防止各种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造成病情反复。(3)角色功能方面:发病后,患者往往无法适应自身角色的转换,由健康人变成存在听力障碍的患者,甚至有变成残障人士的可能。此时,患者情绪起伏大,更易出现消极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帮助患者排解忧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4)相互依赖方面:医院于患者而言是全然陌生的环境,加之听力损失,交流障碍,患者更易产生孤独感,需要获得情感支持。对此,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耐心与患者交流,并主动与患者家属和朋友交流沟通,尽可能由患者亲近的家属为其提供生活护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听力恢复至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升30 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升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未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分别采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对比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s)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s)

P值<0.05<0.05项目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实验组(n=43)15.8±1.3 11.7±1.7对照组(n=43)22.6±1.5 20.9±1.5 t值22.464 26.610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急骤,患者往往毫无心理准备,在受到疾病冲击和听力受损刺激后,十分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不佳,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

为有效解决突发性耳聋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问题,必然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以Roy适应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由上述结果可知,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听力改善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Roy适应模式下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与李月玲[4]的研究结果相符。同时,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5.8±1.3)分和抑郁评分(11.7±1.7)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Roy适应模式下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保持更为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5-6]。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Roy适应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控制刺激强度,使患者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治疗期间明显升高,因此,能够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使患者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十分有利于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的提升[7-8]。因此,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中,Roy适应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孙建华.Roy适应模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角色转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76-77.

[2]李仁英.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26):167-168.

[3]袁惠萍,邓丽英,陈璧珊,等.Roy适应模式在主动脉内囊反博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19):127-128

[4]李月玲.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25-26.

[5]曹艳妮.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0,16(9):115.

[6]张依群.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效果[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1):1245-1246.

[7]许志力.罗伊护理模式在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85-86.

[8]梁彩薇,伍结珊,陈彩云,等.罗伊适应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807, 18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79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听力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