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乐童年:自下而上的环保
2017-05-17张艺芳
本刊记者_张艺芳
循乐童年:自下而上的环保
本刊记者_张艺芳
成都根与芽八周年庆现场,泡桐树小学循乐社团成员与珍博士合影
2016年11月2日,82岁的珍・古道尔博士在四川省图书馆巴蜀讲坛带来环保公益讲座。现场的座位有限,场外17万人通过直播平台收看了讲座。讲座一开始,珍・古道尔博士模仿了黑猩猩的叫声,用这一特别的方式跟在场观众打招呼。
一位活动组织者说,“面对这位动物行为学博士,本来以为是一个很严肃的讲座,但珍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对于中国的听众来说,珍・古道尔博士是从课本里走出来的。半个世纪前,珍博士在非洲原始森林,与黑猩猩朝夕相处。多年之后,她与黑猩猩的故事收录进中国中学生英文课本。
坐在讲坛最前的一排,是成都泡桐树小学和西安路小学的孩子们,他们都是循乐童年课程的受益者。1991年,在坦桑尼亚珍博士住宅的阳台上,16个孩子听她讲述黑猩猩的故事,期间不停地向她提问。珍想到:“没有引导,人们怎样去爱所生存的环境和生活在周围的动物呢?”随后她发起面向青少年的环境教育项目,三年后“根与芽”项目在中国成立。循乐童年课程,是成都根与芽面向青少年设置的环保课程。
流动的环保卫士勋章
一个孩子用头撞击铺有地毯的地板,旁边其他十三位学生中传来隐隐的笑声。陈华老师示意止住。
学生安静下来,陈华缓缓说道,“吴昊因为父母的不支持、不理解,感到非常生气。我们平时在给父母宣传环保理念和垃圾分类的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可能会说,‘那只是个说法,并不一定都要做出来。’”四年级的吴昊安静下来,围坐着的同学向他投以理解的眼神。
这是一堂按惯例在周五下午进行的社团活动课。陈华是位数学老师,也是循乐社团的指导老师,年轻,说起话来在学生中却很有威信。吴昊是成都泡桐树小学循乐社团的一员。
循乐社团,顾名思义,“资源循环带来快乐”,吸纳对环境保护感兴趣的同学。社团课在一间活动教室进行,陈华坐在U字型沙发的一端,先询问学生上节课所学,有学生抢着答《塑料王国》。一个孩子带着认真的眼神,“塑料已经无处不在了,塑料颗粒已经污染了我们的海洋。我们这个星球也被称为‘塑料星球’。”另一个孩子担忧的表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吃到塑料。”陈华在吵闹声中问,“我们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吃到塑料呢?”
学生直接站起来回答,“塑料垃圾污染了水源,我们可能在喝水时吃进去。”“人在食物链的顶端,我们吃的动物、植物,都有可能是塑料污染过的。”“塑料包装制品……”
一会儿,成都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助理梁园走进来,应着学生“梁老师”的问好声坐下。听到他们的聊天,补充了几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这也是地球被称为‘塑料星球’的原因。”
温习完上节课的内容,梁园以神秘的口吻说,“今天我带来了两枚勋章,第一枚,是给谁呢?大家可以猜一下?”一分钟后,梁园向众学生宣布,“先是给陈宜煊,可能陈宜煊还不知道,今天她的爸爸参加了社区里的环保知识竞赛,并且拿了一等奖。”
陈华老师补充,“早在几天之前,陈怡萱的爸爸发现自己所在的(高新区桂溪街道三瓦窑)社区有环保知识竞赛,并报名参加,梁老师知道后发了一沓资料给他。陈宜煊的爸爸非常用心,说明陈宜煊在家里的推动非常有效。”
梁园老师接着说,“是的,这也是一个家长用行动支持孩子改善环境的例子。现在开始,陈宜煊的爸爸也正式发展成为循乐社团的家长代表。”陈华配合着,“一个学生社团,很小,但也很大,很重要,我们也算是一个环保卫士。”
“上个星期,蔡长恒上课非常认真,也奖励一枚徽章。”梁园说完,转头对蔡长恒说,“到时候你的徽章也可以传递下去,当你看到谁的行动更好的时候”。
课后,聊到吴昊的着急场景,陈华老师说,“小娃娃会有使命感,大人是没有惩罚性的措施就不去做。小孩子现在认定的事情,将来就会去实践。”
垃圾分类意识的产生
全球各地的根与芽小组围绕“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关怀社区”展开,比如:上海根与芽的百万植树造林活动引人注目;成都根与芽则立足社区,并开展循乐课程,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
导演王久良拍摄的环保短片《塑料王国》海报
1998年,梁从诫先生邀请珍博士来中国进行首次演讲
“成都根与芽”每学期都向设有循乐课程的小学提供志愿者,作为讲解“垃圾分类与循环的知识与方法”的专业教师。梁园本是地理教育学专业,大学期间,便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毕业后,做了半年的地理教师,后辗转来到成都根与芽。
循乐课堂上,梁园使用更多的短片进行教学,学生们对视频感兴趣。这次播放了短片《九块饼干和食物浪费》,坐在梁园老师旁边的学生杜康炀去点击鼠标,连续播放了三四遍,几乎能背下这些内容。其中,有两块饼干,代表了长得丑的食物,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琳琅满目的货架,已经将长得丑的食物刨开。
课堂上,陈华老师更懂学生,懂得如何从切近处发问,梁园老师则在环保分类知识方面更为专业,两人互相配合。陈华老师开始引导孩子,哪些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丑的食物也要吃,我可以做到。多吃素食少吃肉,我也可以做到。”学生附和着,我也可以。陈华老师回,“你不行,小孩子长个子,还是要吃些肉。”
杜康炀对《九十九》那个动画短片同样印象深刻。《九十九》,又名《别有洞天》。杜康炀记得一些故事片段:用旧的木伞、屏风等生活物品,被丢弃在山间一处小庙里,一个路过的匠人雨夜借宿到此,遇见了这些物件儿的精灵,进行修补之后,一觉睡到天亮。
这些情境设置,只为引导学生进入话题。不管是用“九块饼干”戏说食物浪费,还是《九十九》中借日本民间“付丧神”(也称“九十九神”)传说解读“惜物”观念,都为触发学生环保意识的建立。
上周,循乐社团的十四五个孩子拍下自己家小区所设垃圾桶的照片。分发完奖章,她们便帮学生回忆、梳理垃圾分类标志,接着是认识金属类可回收垃圾。“有人说,地球会被挖空,但如果铁可以回收利用的话,就不用去消耗更多的资源。”学生似乎陷入沉思和回想中,课堂节奏很快,梁园又转入另一话题。
“最后还有一类——玻璃。玻璃回收价格很便宜,且运输成本高,要亏本。目前,有些地区的做法是,政府提供回收补贴。”梁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直观。一位学生接话头,“梁老师,我们家里会用玻璃瓶种植物。”梁老师点头,“这就是第二个R。我们学习的3R原则,源头减量、重复利用、分类循环。”
梁园老师试图穷尽垃圾分类的细节:家里有宠物的,会产生宠物罐头,也是金属做的。分类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包括牛奶盒,学名叫“铝塑复合膜包装”,为了让牛奶保存得更久而设置。这类包装,收集起来,也能更节约资源。第一步,涮一涮,然后把水倒了,剪开、晾干,保存得更久。
梁园自己在家中有一个大箱子是专门分垃圾的,将纸类、塑料类分开收集,到一定量后送给小区收荒人员;买菜也不用塑料袋,菜店就在楼下,买了菜直接拿在手里就上楼了;家里收养了一只黑色的猫,她每天用装猫砂的包装袋装便便,铲过后放到窗户外面,满了后再丢弃;平时多素食,绝不买皮毛制品。
她在课堂上重复着自己的坚持,“当我们所有的人都做了垃圾分类,社区工作做得特别好,政府就可以进行分类清运。家庭里面,以没有分类收运为理由,那只是找借口。”
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梁园老师(右)正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书签活动现场,陈华老师(左)、美妈(右)展示学生临摹制作的书签
一次偶然中接触到成都根与芽的工作人员,陈华得以申请到循乐课程。“现在环境越来越糟糕,学生们也能越来越感受到垃圾很多、空气很糟,但并没有更具体的了解。对于孩子来说,在社会上接触到的一些事情,并无法告诉他答案。垃圾从产生到处理,为什么不能形成一个闭环。我们这个课堂就是带孩子去了解。”
熊猫快跑活动现场,环保时装秀环节
美妈设计、学生临摹制作的书签
循乐课程在泡小落地四年,举办过书签活动、公益跑、法领馆看环保纪录片的活动。“虽然只是一个社团,但我们还是要放一些想法进去,根据学生需求举办类似参观垃圾填埋厂、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的外出学习活动。”
说起外出的活动,陈华一双眉眼蹙起来,“但一定是我们的学生有自己内心的疑问想要解答,我们走出去,是去寻找答案的,不是说为了出去玩儿,去闻臭的。”
导演王久良在拍摄《塑料王国》之前,还有一部《垃圾围城》,介绍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早在2010年,有人大代表提出“宜居城市”的概念,倡导垃圾分类处理。2008年开始,中国有8个城市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之列,但也难免长期停留在部分小区试点阶段。
目前,全国每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约4.5亿吨。处理方式中,焚烧是一大宗,填埋在其次,其他处理方式包括循环利用在内不到两成。2016年12月17号,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零废弃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国君一针见血,“中国往往建设一座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就称为是无害化,而现在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的污染控制标准还不够严格,大量生活垃圾焚烧厂并没能做好排污信息公开,更不是低成本的处理方式。”他认为,“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常态化,才是长期低成本、可持续的垃圾管理方式。”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几乎成了火烧眉毛的事儿,也难怪乎文章开头的那个场景会出现在课堂上。奈何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少数人只能急得跺脚。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机制,需要多久呢?零废弃论坛上,北京辛庄的农村垃圾分类分享其案例,仅用6个月就建成了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当地居民参与率达70%。
陈华认为,“可能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城市,产生的垃圾很快就会被清运出去。因为汽车尾气很严重,政府可能会倡导多骑自行车。我们也去过填埋场,工人工作的环境很恶劣,正是真实版的《北京折叠》收荒站场景。回来之后,我们也会做很多倡议。”
在莱福士办书签活动那次,只要路人扫二维码回答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学生就赠送一枚用衣服吊牌自制的书签,书签上面是《疯狂动物城》中狐尼克、兔朱迪和树懒闪电等形象。活动中,学生走出课堂,转而扮演了环保知识宣传者的角色。
陈华带着循乐社团的新老成员听完珍博士的讲座,带着一拨循乐成员与珍博士合影,她满脸漾着笑容。随后,成都根与芽八周年年会上,还为她颁发了优秀指导老师奖。
“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珍博士的那句倡导词成了陈华反复念及的话,“青少年能带动明天的发展,这类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我们首先考虑到的。了解现状,才能产生强大动力。没有强大的动力支撑,让居民付诸实践,未必可行。”
可喜的是,2016年9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该规划目前仍在修订中。梁园对未来的环保事业满怀期待,“等有一天政府一声令下,我们只需要默默去做就好了。”
女儿带我去非洲
2016年10月22至10月30日,中法环保月活动在成都方所书店持续了一周,包括环保电影鉴赏会,珍・古道尔摄影展,旧物改造活动展,咖啡渣作画的亲子体验,最后是环保绘本亲子分享会。
循乐课程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从个人成长的历程来看,或许能找到答案。在环保绘本亲子分享会上,陈美辰和妈妈分享经历:由女儿陈美辰的一幅获奖环保画作,撞开了母女的非洲考察之旅。
去非洲领奖时,陈美辰尚在读五年级,那是她第四次参加“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美妈介绍,“大赛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基金组办,每年参赛选手有几百万,组委会全额承担一等奖选手与一位监护人前往非洲,进行专业培训和旅游观光。陈美辰带着‘妈妈,我一定要带你去非洲’的信念参加了四届,最终实现心愿。”
美妈在日记中记录了女儿的变化,“去了非洲之后,面临各种自然生态和专业引导,譬如那库鲁湖火烈鸟的减少、黑白疣猴的危机、自然生态水源带给人类生活的变革……她那一颗敏锐的心有了绮丽而微妙的变化。渐渐的,她有了崭新的憧憬,做事时不再只是围绕自己私人的小目的,而是有了大的格局。”
正像珍在讲座中所提到的童年经历,上个世纪60年代,身边的人都觉得珍・古道尔想去非洲的想法是做白日梦,珍的妈妈却说,“珍,你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做。”陈美辰从妈妈那里获得了很多鼓励,“我一直觉得得奖并不在于我的画画技巧,而是在于我敢于用画笔把想法表现出来。”
去非洲领奖前,陈美辰就已经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蒲公英根与芽小组的成员,与同学一起多次进行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活动,如:在小区回收废旧牛奶盒、义卖图画为黑熊捐赠蜂蜜等。在这些活动中,美妈一直都在背后支撑。2012年1月,陈美辰还有一学期就要小学毕业,川大附小的芽芽们义演环保剧《锐斯克王国保卫战》,美妈担任剧本的写作。义演大获成功,门票收入捐给黑熊救助中心2830元。
一个月后,陈美辰看到归真堂活熊取胆的新闻,抱头痛哭,经美妈劝慰之后,写下日记。“我相信,大多数公众只是被蒙蔽了。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便是,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是主宰,人类比其他动物高一个级别。所以,其他生物生来便是为人类服务的。除了被驯养的,还包括所有野生的有着珍贵身体资源的动物。”
陈美辰环保画《地球因动物而多彩》
泡桐树小学循乐社团副社长苗倬儿给珍博士赠送校刊
美妈理解女儿的执拗,“依照小美的理念,独善其身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真正的环保是一种唤醒或倡导、带领更多人进入这个生活。”
陈美辰初三时,创出《听,黑猩猩在说》绘本,历数珍博士在黑猩猩研究过程中的15个重大发现。美妈运用众筹帮女儿完成出版,并于珍博士2016年造访成都时赠送她。在方所的分享现场,提起“女儿带我去非洲”的经历,美妈笑容灿烂,“去非洲是种子,出绘本是开花,未来还要长成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消费与环保的冲突
美妈原名周月明,是一位大学教师,在四川传媒学院教《影视艺术鉴赏》《影视动画剧本创意》课程,她还参与了成都根与芽环保教材的编写,在最初那版的循乐课程中,有更多的手工活动,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过程。
陈美辰曾参与设计“根与芽循乐童年项目”卡通形象——两个熊猫形象,“千循”和“百乐”,后被成都根与芽制作成明信片,用于传播环保理念。有时,美妈变身女儿的美工老师,比如,立体卡通形象的制作,美妈建议以废报纸做出立体的造型,再涂以颜料。
在家里,美妈也会有一些环保的生活方式,比如:将旧衣物改造成好看的手套、杯垫、背包;浴缸水的多次重复使用,最后用于拖地、冲马桶;尽量控制购买,减少浪费(这个最难,但在展开,爸爸做得最好)……
美妈坦诚地说,“尽管加入环保组织很多年,也努力做改善,但很多时候,我做得并不好,爱贪鲜、爱偷懒而导致的不环保行为太多,想起来很惭愧。外界有诱惑,导致消费与节俭成为冲突。”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我的惭愧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要是换了以前,我并不知道那些问题所在,我就会心安理得去享受这样的生活。由此,我和陈美辰再一次认为,积极的社会宣传是有效的,也是必需的。作为一种像种子般根植在内心的动力,一旦破土发芽,人们就会有良好的变化,减少购买和浪费。”
美妈会去关注各种家居用品,喜欢精巧、简练和趣味的设计,也很用心去琢磨那些有环保理念渗透的细节。美妈话锋一转,“但,如果使用者本身有问题或偏颇,再环保再有效的设计都会被荒废。所以,好产品面临市场前,需要的是培养出成熟的与之配合的那个人、那群人和那种人。”最终还是指向了公众环保意识的形成。
现在,陈美辰已读高中,任成都石室中学传薪根与芽社长,能独立策划环保活动。“说来有点惭愧,我对未来的构想并不是非常清晰。我现在选了文科,就把文科最好的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我有时候想做珍博士那样的人,扎根在丛林里,与自然为伴;有时候想做老师,把真正有意义的思想留在我的课堂里;有时候又想做导演,将那些不被重视的人、事、现象公之于众……不管做什么,环保一定会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环保剧《锐斯克王国保卫战》中,动物们看到了被双脚怪虐待的武尊熊,纷纷发誓要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