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伤害阿拉蕾
——从“蕾力”事件看被娱乐掩盖的伤害
2017-05-17胡萍编辑周春伦图片网络
文_胡萍 编辑_周春伦 图片_网络
谁在伤害阿拉蕾
——从“蕾力”事件看被娱乐掩盖的伤害
文_胡萍 编辑_周春伦 图片_网络
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4》中的“蕾力组合”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策划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因集合了明星、星二代、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爸爸”形象等多个吸睛元素,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窥探欲,节目从开播之日起,便收获了高人气和高收视率,与此相随的,还有争议不断的话题:“儿童是否适合参与真人秀节目”。尽管如此,热播所带来的庞大收益仍然让它越走越远,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效仿者,更多幼龄孩子参与到各类真人秀节目当中。
直到第4期“蕾力组合”,这对被无意或恶意贯以“CP”称号的“实习父女”组合在节目中的一些不当表现,终于引发一场舆论风波,儿童的权益保护、儿童身心健康话题才压过明星光环而凸显出来。
事实上,在这之前,曾作为《爸爸去哪儿》嘉宾之一的外籍父亲夏克立,就曾在女儿Poppy洗澡被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偷看时表现得大为恼火。当节目组有意无意地将Poppy和轩轩安排在一起,怂恿轩轩对Poppy做各类亲昵动作时,敏感的夏克立立马站出来,处处维护女儿的隐私。如此对比,某些父母不得不汗颜。
在各类娱乐节目盛行、明星日趋低龄化的当下,如何健全法律法规,保护儿童权益和身心健康值得被重视。也正是出于此初衷,儿童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研究者胡萍老师以“蕾力”事件为例,在博客中做出了如下呼吁。
谁在伤害阿拉蕾
前不久,芒果TV推出的《爸爸去哪儿4》网络节目中,关于董力和阿拉蕾的事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在此,我也想谈一下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我们社会当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蕾力”事件的相关因素。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在“蕾力”事件中,到底是谁在伤害阿拉蕾?
第一个伤害阿拉蕾的是芒果TV。芒果TV在拍摄《爸爸去哪儿4》的时候,阿拉蕾才3岁多,处于幼儿阶段。当阿拉蕾被芒果TV作为带有性意味的娱乐工具来娱乐大众时,她就受到了人格和尊严的伤害。为什么说阿拉蕾被芒果TV作为带有性意味的娱乐工具呢?
芒果TV在《爸爸去哪儿4》节目组在海报宣传中,用了这样的文字:“芒果TV慎重通知,高能预警注意啊!!!今晚蕾力父女又要虐狗啦?走过路过别错过。”在这段文字中,“虐狗”是一个网络语言,这里的“狗”是指“需要情侣的单身狗”。如果“蕾力”仅仅只是父女,便无法“虐狗”。“虐狗”的前提是“虐狗者是情侣”,而情侣的爱恋互动使得那些需要情侣的单身狗羡慕不已,这是大家对“虐狗”的共识。“蕾力父女虐狗”可以被解读为“父女乱伦”。
除了海报的不伦宣传用语,芒果TV官网对节目的宣传措辞:“苏破天际!‘蕾力’父女浪漫上演泰坦里克号”“董力索吻阿拉蕾”等,引导网友将 “蕾力”父女关系嫁接上了情侣关系,暗含乱伦情色,而且这样的“乱伦”存在于一个3岁幼女与一个成年男人之间,更是激起了恋童者的臆想。由此,阿拉蕾被芒果TV作为娱乐道具来娱乐了大众,这是芒果TV给阿拉蕾带来的伤害!
第二个伤害阿拉蕾的是媒体。在芒果TV故意引导“蕾力”关系向非常态关系发展的同时,一些被误导的网友发布大量文章,比如《真的是自己的媳妇自己养大》《董力等娶阿拉蕾,自己的媳妇自己养大》,而很多媒体对这类文章进行大量转载,进一步扩散了非常态的“蕾力”关系,给阿拉蕾带来了人格和尊严的伤害。
在一档芒果TV推介采访的节目中,采访者提问阿拉蕾:“你就是觉得董爸爸以后找的女朋友不能比你漂亮,是吗?”“那就是你想当董力爸爸的女朋友,对不对?”这样的访谈推波助澜,刺激了大众在“蕾力”的非常态情侣关系中的敏感和兴奋。
导致媒体伤害阿拉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媒体人的无知,对保护儿童意识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媒体恶意追逐吸引眼球,在转发和采写“蕾力”相关文章时,集体失明!
第三个伤害阿拉蕾的是网友和“吃瓜”群众。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关于“蕾力”的文章铺天盖地,这些文章的题目:“蕾力CP”“蕾力夫妇”“蕾力养成”等,写这些标题和文字的网友,将“蕾力”直接配对成了“夫妇”,网友们对阿拉蕾的伤害不再遮遮掩掩。吃瓜群众们在无知的情况下,对伤害阿拉蕾的这档节目的追捧、传播、热议,无疑是对阿拉蕾的伤害。
第四个伤害阿拉蕾的是阿拉蕾父母。作为阿拉蕾的父母,当节目组邀请阿拉蕾参加《爸爸去哪儿4》的拍摄时,应当在合约中明确不可以有损害阿拉蕾的情节、语言、画面等出现。在阿拉蕾参加节目录制的过程中,父母没有保护好阿拉蕾,并允许他人对阿拉蕾的伤害,这种允许就是父母对阿拉蕾的伤害。
第五个伤害阿拉蕾的是节目组。《爸爸去哪儿4》节目组中的编导、拍摄、合成、宣传推广等角色,存在为了节目吸引眼球而故意将“蕾力”从父女关系嫁接上情侣关系的事实。同时,节目编导不懂得养育孩子的基本理念、保护孩子隐私、尊重孩子人格。片中董力与阿拉蕾同睡一个被窝,阿拉蕾穿着内裤坐在床上与董力聊天,这些情节破坏了阿拉蕾对身体隐私的界限感,引发了一些恋童者将阿拉蕾遐想为自己的恋童对象。我在想,如果编导有一个3岁女儿,Ta会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在众目睽睽之下,穿一条小内裤,与一个不是自己父亲的成年男人同睡一个被窝?会不会让自己的女儿穿一条内裤暴露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之下?我想,Ta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然而,Ta却这样对待别人的女儿。
芒果TV、《爸爸去哪儿4》节目组、网络、“吃瓜”群众、阿拉蕾的父母,他们一起伤害了当时年仅3岁的阿拉蕾。
父亲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曝光在镜头下
阿拉蕾受到了怎样的伤害
在众多人的合力伤害之下,年幼的阿拉蕾到底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呢?
第一个伤害:阿拉蕾的身体隐私界限感被破坏。在我十多年接触到的诸多父亲性侵女儿的案例中,基本都是父女同睡一床。由此,多年来我一直在我的书籍和讲课中呼吁孩子要与父母分床或者分房间睡觉,孩子需要保持自己独立的隐私空间。让孩子独立睡觉也是帮助孩子建构身体隐私界限的重要过程。
对于阿拉蕾来说,董力不是自己的父亲,仅仅是一个熟人,这一点她非常清楚,叫董力爸爸仅仅是角色配戏,是在演戏,而非真实的生活。在节目中,阿拉蕾穿着内裤与董力同睡一床、盖一个被窝、在床上玩耍等情节,给阿拉蕾一个错误的引导——可以穿内裤与一个熟悉的男人睡觉、玩耍,而且还可以被一群人围着拍摄自己穿内裤的身体,这样的做法破坏了阿拉蕾对自己身体隐私的界限感。
第二个伤害:阿拉蕾的性心理健康发展被破坏。在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历程中,6岁前会经历一个恋父恋母情感的过程,是幼年时期孩子学习与异性相处的重要情感过程。请注意,我说的是“恋父恋母情感”,而非“恋父恋母情结”,“恋父恋母情感”是正常发展的过程,而“恋父恋母情结”是“恋父恋母情感”发展受到阻滞和破坏后,出现了问题才称其为“恋父恋母情结”。
虽然恋父恋母情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情感,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帮助孩子逐渐脱离这一情感,通过生活中细节的处理,让孩子慢慢意识到父母才是情侣,自己是他们的孩子,从而脱离恋父恋母。那么,究竟如何脱离的呢?比如,与孩子分房间睡觉,比如当儿子(女儿)向妈妈(爸爸)表示自己要与之结婚时,妈妈(爸爸)要坚持拒绝,并告知孩子自己已经与爸爸(妈妈)结婚,与爸爸(妈妈)是夫妻,儿子长大后找到喜欢的女孩,然后结婚……这样做就是帮助孩子的性心理正常发展。
一些人将剧组诱导阿拉蕾对董力的表白误认为是儿童的“婚姻敏感期”,于是,一篇篇将阿拉蕾对董力的表白与“儿童婚姻敏感期”联系起来的文字满天飞,误导了大众,让大众为阿拉蕾的“恋父”添油加醋。
第三个伤害:阿拉蕾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人格羞辱。在“蕾力”事件中,节外生枝地冒出了“恋童”的话题,或许是董力与阿拉蕾同睡一个被窝的情节,或许是董力与阿拉蕾亲嘴的画面,或许是阿拉蕾在剧组的设计中对董力的情爱表白……在一些恋童者心里激起了波澜。而这样的情况下,阿拉蕾可能成为一些恋童者的行为幻想对象。由此,我们看到了网络上因为“蕾力”而催生出来的更多恋童文字。这是对阿拉蕾的伤害。
阿拉蕾现在不会看到和听到这些文字,也不会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怎样的羞辱。然而,阿拉蕾会长大,长大后的阿拉蕾会上网,会了解到她在3岁时候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话题可能暂时结束,然而,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因为一个“马拉蕾”的出现,“蕾力”事件会再次进入大众视线,而阿拉蕾会再次成为话题中心,那个时候,阿拉蕾可能才会真正感受到这次节目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和伤害。
夏克立父女
自我审视精神愉悦的品质
芒果TV的《爸爸去哪儿》是一档传递父子亲情的娱乐节目。然而,在“蕾力”这档节目中,为什么节目的宗旨被严重扭曲变形了呢?在网友们对“蕾力”进行畸形配对的狂欢中,一位准妈妈呐喊——“请不要再伤害阿拉蕾”,才让这场狂欢戛然而止,然而,对阿拉蕾的伤害却不可挽回。参与“蕾力”事件的每一个人:节目组成员、嘉宾、儿童嘉宾的父母、网友,当我们将“蕾力”作为一个娱乐工具来娱乐我们的精神时,是否都应该自我审视一下:我们的精神愉悦品质是怎样的?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播出,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与亲生父亲在节目中的互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爸爸们带孩子的种种犯错,正是在这些爸爸身上,观众看到自己作为父母的不足,正视了没有完美的爸爸和妈妈这样的事实,但可以努力做个好爸爸和好妈妈。于是,观众感受到了节目的正能量,节目受到了大众的接纳和欢迎。后来,有了互换爸爸,再后来有了实习爸爸。
我认为,节目后来的互换爸爸和实习爸爸是节目组在拿孩子做试验,“试验一下给你换一个爸爸,看看你会怎样?”“试验一下拿一个小鲜肉给你做爸爸,看看你会怎样?”而这样的试验没有考虑到儿童心理,眼见着自己的爸爸成为别人的爸爸,而自己也被换做别人的儿子,孩子不会认为这是演戏,他们会认为这可能会变成事实,于是孩子的内心会有被亲生父亲抛弃的恐惧,所以,节目中孩子才会声嘶力竭地哭喊。而孩子眼中的恐惧,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情景却是节目组需要的吸睛法宝。
换爸爸,引来不少孩子大哭难过
关于实习爸爸的做法,当一个男人没有经历成为亲生父亲的过程,父爱难以从心底流出,从心底里流出来的那份深沉的父爱,不需要夸张的亲吻、拥抱、睡一个被窝等形式来表达,从父亲的每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一句淡淡的话语都会透着深深的父爱。而董力完全不具备这些做父亲的基本元素,又如何为90后新手们进行正确的示范呢?
回到芒果TV的娱乐价值观,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正向价值,到逐渐为了博得眼球不顾孩子心理,对节目进行升级改造,从真爸爸、假爸爸(互换)到小鲜肉实习生爸爸,节目组的孩子成为节目升级改造的受伤者,他们像小白鼠一样被拿来做实验,在芒果TV的镜头中吸引大众眼睛。将儿童作为娱乐的工具,已经成为芒果TV的标志,而且芒果TV还引领着这个潮流,后来者蠢蠢欲动,此风不止,会有更多的后来者将儿童作为娱乐大众的工具。
人类是精神动物,吃饱穿暖之后便需要精神食粮。媒体为大众制造和传播精神食粮,让人们的精神获得愉悦和满足,这是大众的需求。如果媒体制造的精神食粮是健康的,大众就获得了健康的精神喂养,如果媒体制造的精神粮食是霉变的,大众就获得了不健康的精神喂养。作为媒体,追求收视率没有错,但以伤害孩子心理健康的方式,提升收视率,这就有错了。即便芒果TV不存在主观伤害阿拉蕾的意图和行为,但在客观上已经给阿拉蕾造成了伤害。究其根本原因,是节目组人员的素养出了问题,而素养问题来自我们的教育缺陷。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不缺知识教学与考试体系,但缺失提升精神愉悦品质的体系,缺乏高水平的艺术鉴赏课程,歌剧、诗歌、电影赏析等课程,孩子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育,停留在低层级的水准上。
人类的精神愉悦品质由低级别逐渐发展到高级别,在幼年时期,儿童从性活动中获得最原始的精神愉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工作(建设性游戏)给儿童带来的创造力发挥和成就感,儿童的精神愉悦品质逐渐从性的原始愉悦状态升华到由工作(喜欢做的事情)中的创造性和成就感带来的高级精神愉悦,而升华的关键时期是在6岁至青春期前。这个阶段的教育体系如果能够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各种人类高级精神文化,并让孩子有机会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尽情发展自己生命中的天赋才能,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如此,便奠基了孩子未来的精神愉悦和审美的方式和品质。
回到“蕾力”事件,芒果TV节目组工作人员,包括起哄“蕾力CP”的网友,基本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在制造和欣赏“蕾力”节目时,我们的精神愉悦还停留在幼年模式,没有得到更好的升华引领。于是,当“蕾力”以父女关系不能够引发我们的娱乐高潮时,便将“蕾力”鼓噪成了“带有性意味的非常态情侣配对——爸爸+情侣”,由此,在“性元素”引起的兴奋中,我们的精神愉悦终于达到高潮,可悲。
在“蕾力”事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审自身的精神愉悦品质,顺便,也审视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缺失。
董力喂阿拉蕾吃饭
以法律力量杜绝“蕾力”事件再上演
“蕾力”事件发生,也是国家对儿童参与媒体的立法不健全导致的。
第一,对于儿童参与各类电视节目拍摄,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界定如果节目中出现怎样的情节,儿童就不能够参与节目的拍摄。当然,这些不适合儿童参与节目的情节一定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损害的。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够在法律层面真正保护儿童权益。
第二,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有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意识。当孩子有了上镜机会,父母应该详细了解和审阅剧本,如果有损害孩子心理健康的心理正常发展的情节,要坚决拒绝孩子参演该情节的演出,并在合同中写清楚哪些情节孩子不可以参加。如果父母纵容节目对儿童伤害,父母就触犯了相关法律条例。并且,在父母与节目组商谈过程中,应当有律师介入,向父母和节目组提供法律咨询,以保护儿童的权益。
第三,电视台等录制节目的单位,应该将社会责任感落到实处,在有关儿童的节目中,邀请儿童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人士提供咨询,以保证节目在拍摄中不伤害儿童心理健康。在策划节目情节时,尊重儿童的身体隐私,这是最基本的底线。慎让儿童参与真人秀节目,以儿童来作为娱乐大众的工具,即使对儿童的伤害非主观恶意,但这个出发点本身就是对儿童心理成长的破坏。
另外,在正常生活中,一个女孩在3岁左右就可以独立洗澡、穿衣服、吃饭,我们一直主张孩子要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节目应该传递的是正确的育儿观念,而不是为了表现父爱或者母爱,给3岁多的孩子喂饭、换衣服、洗澡等,破坏孩子独立性的成长,给受众传播错误的育儿理念。
在“蕾力”节目中,我不否认网友们看到了董力对阿拉蕾的爱(我不认为那是真正的父爱,因为董力不是阿拉蕾的父亲),以及节目组成员对阿拉蕾的爱。但我们不能借此否认节目拍摄中对阿拉蕾的伤害,无论节目中阿拉蕾得到了多少爱,阿拉蕾性心理健康发展被破坏是不争的事实。我想以此唤起社会关注儿童参与娱乐节目的法制建设,真正保护儿童的权益,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