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规》适合当今儿童吗?

2017-05-17杨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弟子规论语孩子

杨军_

媒体人,中国传统文化研习者

文_王化桥 宗不争

《弟子规》适合当今儿童吗?

编者按:

再开启《弟子规》话题的讨论,编辑想引入毓老师之问,爱新觉罗·毓鋆在给学生讲《论语》时问:“今天的儿童,究竟应接受什么教育?”带着毓老师之问,本期论坛重刊国内学者、一线教师、传统文化研习者、教育媒体人的观点文章,且看他们是如何厘定《弟子规》,以及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学习这件事的。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龚鹏程:读《弟子规》完全是嚼饭喂人

中国的好书太多了,小孩子要读,还轮不到《弟子规》。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是从《弟子规》出发来谈它该不该读,但其实应该倒过来,从好书里挑给孩子读——中国的好书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抓住《弟子规》大读特读?而且好像不读《弟子规》都不行,有人主张不读《弟子规》反而引发了争议,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儿。还让小孩背诵,有点“走火入魔”。

第二点,在启蒙读物里,一般读《千字文》《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宋代以后又有《百家姓》等,《弟子规》很晚才出现,是最不流行的,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为一个流行的幼学读物,这蛮奇怪。

《弟子规》流行是在清朝,那时,“文字狱”盛行,教育大家听话、顺从、安分守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弟子规》得以流行,异军突起。

还有一点,《弟子规》是从《论语》里的一句话衍伸出来的。难道它概括了孔子观点的全部精华?如果是,那就读这句好了,何必读《弟子规》?我觉得,读《弟子规》完全是嚼饭喂人,你去吃这些东西,为什么不直接读《论语》呢?再说,某个人的“咀嚼”,到底符不符合孔子的想法?未必,因为孔子是因材施教,随机讲的,要把前前后后的道理综合起来看。

教育的原则不在规训小孩,而在端正自己。你自己不端正,天天教育孩子,这整个教育原理给颠倒过来了。儒家的基本伦理原则是讲反求诸己,要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产生一种向往、学习的冲动。所以,没有所谓《弟子规》,只有规范父母。(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弟子规〉是“精神雾霾”?》一文)

龚鹏程_

学者,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范美忠:《弟子规》是宗法血缘伦理的规训

所谓《弟子规》,无非是《论语》首章《学而篇》第六条语录“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细则化。此一教训之关键在于“入则孝”,所谓“孝悌,其为仁之本与”。作为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血缘部落伦理,其目的乃是实现以等级和服从为基础的伦理秩序,从而在此基础上构筑稳定的封建政治秩序。在传统社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站在现代和世界文明的立场,则有颇多可供商榷之处。

孩子的成长需要规矩,需要权威,这是一个事实,此即所谓“立于礼”,而父母则扮演孩子成长的权威角色。但这里的问题有两个:其一,父母子女关系的等级性;其二,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实际上,在社会中,羞辱孩子至今仍是一个常态。“挞无怨”这种奴才般的教训就是缺乏对孩子尊重和保护的典型体现。而在一些西方国家,打孩子根本就是侵犯人权的犯法行为。在面对父母殴打时,孩子和邻居都可以报警。

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人性弱点会越加明显地暴露在他面前。如果他有足够的理性,就会明白各种恶棍骗子贪官其实也都是人之父母,如果他德性不够好,将如所有人一样失去他人也将失去子女的尊重。

以孝伦理为基础培养出来的人,其人格也会很成问题。这样的人权利意识欠缺,服从意识浓厚,缺乏对陌生人的道德义务意识。既然道德之基础是血缘,那对没有血缘的人呢,自然随血缘关系之递减而衰减咯,这样所谓“泛爱众而亲仁”之道德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对父母造成的影响则是许多为人父母者根本不去寻求自身的独立价值,仿佛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老了之后要么仍为孩子操劳,要么干预成年子女的生活,要么以“孝道”这样的道德大棒对子女进行情感讹诈。许多中国人终身陷于与父母的情感纠葛之中,这就是孝伦理造成的恶果。

孝伦理还损害了我们通过反叛父母而养成独立自由的个体精神人格之成长可能。孩子的成长其实要经历一个“弑父”的阶段,通过对伪权威父母的反叛而超越血缘伦理向灵性层次提升,从而才能确立起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和思想判断力,并进而去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与父母的关系也因此而变得平等,独立而自由。儒家孝伦理允许这种反叛吗?这是个问题。(特约撰稿)

范美忠_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独立教师

李山:《弟子规》顶多塑造出“小奴才”

李山_

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系列主讲者

《弟子规》教育孩子“须顺承”,其逻辑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大人都懂。是不是这样先不说,要命的是大人在孩子面前摆一副威严不可忤逆的架子,不论大人“教”的对不对,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小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用《弟子规》这样的“国学”读物塑造我们小朋友的幼小心灵,是不是会造就一些“小奴才”?这样一来,“国学”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吗?

文化的传承有“前喻”“并喻”和“后喻”。前喻,是老的教小的,这在古代农耕时代大多如此。并喻,就是老的未必就教小的,因为只是积累互有长短。后喻文化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往往就是小的教老的一些什么了。例如在电脑、网络等方面,我们这些家长不是常常觉得老脑筋不灵光吗?

合格的现代家长,绝不能像《弟子规》那样板起面孔,而是得放下“老子”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个性,遇到问题平等地沟通交流。拿架子教训孩子,也可能教育出“孝子”,可那“孝子”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伤痕累累,又含着多少的委屈呢?要是您在孩子小时候就将其人格弄得拧巴,恐怕终会反弹到您做父母的身上。这多可怕,又多悲哀!

《弟子规》是清初一位老秀才的制作,过去童蒙教育使用读本,其实也不大轮得上它。真可以先放放,照它那一套训教,是先践踏小孩子人格的。一个人人格倒了,遑论其他?一本童蒙读物,伤害人格,又遑论其他?又何况国学读物,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值得孩子们习读。(摘自李山个人公众号“桃李国学堂”,《〈弟子规〉该不该读》一文)

4.鲍鹏山:真理尚能讨论,《弟子规》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鲍鹏山_

学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百家讲坛》“新说水浒”系列主讲者

有人给孩子们教《弟子规》,把这当作国学教育,就是典型的不专业。《弟子规》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它的内容都是全称判断:我只规定你必须这么做,它是毋庸置疑的,不用讨论、不用思考。

任何一个真理, 任何一种价值都有它的边界, 但当它变成全称判断的时候, 它就没有边界了,没有边界的价值会践踏其他的价值。比如《弟子规》里有一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亲叫孩子做事情,孩子就要马上答应一点都不能耽误。

像这样比较绝对的话,虽然《论语》里也出现过,比如《论语·学而》里面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但是没关系,因为《论语》虽然在这个地方这么说,在另一个地方对相同的问题又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孔子说过 “当仁,不让于师”,其实就是 “从仁不从师” 的意思。再比如,子路向孔子请教事君的问题:老师,我们怎么侍奉国君?孔子直接告诉他:“勿欺也,而犯之。”你看,《论语》可以自我平衡,不会那样武断。可见《论语》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弟子规》 最多是个小学生守则,根本就不是经典,我从没有把它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有时候跟家长说,你八九岁的小孩读完《论语》和读完《弟子规》是完全不一样的。二十年以后,孩子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很小就把一本 《论语》读完了,但是一个成人他不好意思说,我把《弟子规》读完了,是不是?

还有,我们做学问的,写文章引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那是非常权威的,有说服力的。但是如果我写论文,引用《弟子规》《三字经》,就变成笑话了。所以说,做教育要专业。刚才你讲市场上很乱,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是真正地关心教育,真的对教育有想法,他只是觉得这里面有市场,有钱赚。

(摘自《当代教育家》杂志,《〈弟子规〉 最多是个小学生守则》一文)

黄晓丹:《弟子规》是伦理类文本中不大重要的一部分

黄晓丹_

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博士,江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从民国时候开始就不停有学者在总结归纳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这些学者一方面是基于自己生活在那个传统文化中间,他们可能是清代后期出身,他们可能是在接受西式教育之前已经接受过完整的童年期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另外一些学者可能自己没有经历过,但是他们进行研究考索,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儿童传统教育古代真正实施过的差不多都分为伦理、故事、诗字、常识、诗歌这五类。

《弟子规》写出来是到鸦片战争后,流行起来更要到二十一世纪,它并不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传统蒙学是非常丰富的,《弟子规》顶多属于其中“伦理类”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

有人问:“《弟子规》不属于传统经典,那么有没有可能,它正是因为符合了某种现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首先,说古代的贤达都是读了《弟子规》才成为贤达的,这就不如实;其次,要谈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要谈到现代的儿童观。你无法在一个“童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假设之下,去执行一种仅仅着眼于训导儿童成为成人的行为规范。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而言,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告别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儿童必须学习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与人合理合法相处的技能。

我想,无论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现代社会实现儿童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还是“如何能传承传统文化中优雅和高贵的内容”,我都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在千千万万的文本中选择《弟子规》。

我是不愿意在其他的地方讲关于《弟子规》的事情,我是一个学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我认识一些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艺术史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会觉得传统中间有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可以讨论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们真的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必要留给那个名叫《弟子规》的那个一点都不重要的东西,所以每次被人抓住谈《弟子规》的时候我都想说传统里面还有好多好东西,我们去谈谈那些东西吧。(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弟子规〉的传播是场骗局?》)

吴梅:《弟子规》是蒙书,不是经典

吴梅_

前媒体人,作家,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允元小学馆创办人

《弟子规》是可以读的。不仅可以读,而且要付诸行,或者更准确地说,首先要付诸行,而且首先还不是为师者要求孩子付诸行,是为师者要求自己付诸行。文化断丧百年后,不要说今天的孩子,就说今天的成人,我们真的自信自己的基本修养高过传统中国的基层百姓吗?如果谦卑一点,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在《弟子规》面前,我们是高于它还是低于它?

当然,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没有设置《弟子规》的课程。这并不是我鄙薄它,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周末读经的小学馆,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到它,在有限的时间辖制下,我有更重要的功课要给到孩子,那就是真正的“经典”。

《弟子规》是蒙书,不是经典。

什么是经?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传统中国人那里,很清楚,不会有第二个答案,只是到了现代,因为不学无术,它才成了一个问题。经,在传统中国那里,就是四书五经。之后,儒释道三家融合,经典的范围得到扩展。近现代,诸文明继续合流,经典得到了又一次扩充和丰富,西方文化的重要经典也包括进来了。

回到《弟子规》。“孝弟三百千千”,即《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它们是“蒙书”,不是经典。

允元小学馆做过一个实验,同时开了一个“经典班”,一个“童蒙班”,一个学期结束,实践结果确如王财贵先生所说:高度的涵盖低度的,低度的涵盖不了高度的。

一个读了《弟子规》的孩子,读不了《论语》,而一个读了《论语》的孩子,去读《弟子规》却很容易,只不过他已经不需要读《弟子规》了。

这里有两方面意义可以展开说。从智力角度说,《弟子规》是简单的韵文(三字反复),对于孩子的记忆能力和脑容量要求小,《论语》是散文,散文并非没有节奏,只是节奏复杂。一个孩子把较复杂节奏的散文读背刻在大脑里,他大脑的发展程度显然和一个读三字节奏的孩子大脑是不同的。事实就是,一个背下了《论语》的孩子,耍耍哒哒地把《弟子规》搞掂了。

再从修养的角度说。大经和蒙学读物,一个是义理,一个是对义理的应用。明了义理,开用是相对容易的,但有了用不懂后面的义理,却可能在施用时出问题,比如,僵化,比如,对身心造成束缚。《弟子规》定了很多规矩,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挺好,让人知道如何措手足,但,仅仅这样,不够。《论语•子路篇》有一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就是像小石头那样坚确,不懂机变,这还是小人。真正的君子该怎么着呢?孟子说了,“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当然,一个孩子,更多是处于“使由之”,而不是“使知之”的阶段,所以《弟子规》是不错的。只是,我们是不是要把它放到一个这么高的地位上去?我们需不需要花那么大力气去学?这个可以讨论。(节选自往期本刊文章)

我的次第,就是从最根本做起。现在多数国学教育做的就是拼盘,讲究怎么样把一个菜摆得好看,这是求其次而又其次的事情。

杨军:背《弟子规》是因为我们懒惰

杨军_

媒体人,中国传统文化研习者

作为一种蒙学教材,因要求识字,所以会尽可能列出常用的大部分单字。如《千字文》《笠翁对韵》,其体例尤其注重事物分类和对仗,是天地人都有的一个广阔世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弟子规》的问题正在于这一点的缺乏。

首先,笔者并不认为《弟子规》本身有多坏,如某些人认为是“封建糟粕”。事实上,《弟子规》之所以一边大受欢迎,一边饱受批评,恰恰在于:我们的教育者、家长都多少没有做到那些训诫的东西,所以才如此急切地要求孩子背诵。然而,就其内容而言,非但与背诵无关,且其落脚点更在于行事和身教。

简单列入课程、要求重复诵读,只能证明我们懒惰。

《弟子规》的根本问题在于它内容虽然源于传统,形式上仍只是一种“学生守则”。诚然,可以说它脱胎于《论语》等经典,是经典的“化身”。但它真的符合这些经典及传统蒙学的精神吗?未必。

如《弟子规》总则指出的,它的核心要义来自《论语・学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论语》里,这句话是通过很多语境相互关联,才形成完整语义。何为孝、弟、信、爱,何为仁,在其中都是通过具体行事的情境和师生“论语”得到答复的。换言之,这些词并非概念,要人去分析,而是要求人实践。

比如著名的孔子论孝四节,是针对四个人不同的性格和做法提出。孟懿子问孝,孔子言“无违”。无违的解释虽有争议,但基本都主张是“不违于礼或理”,而不是不违背父母的命令。

但在《弟子规》的体例里,这样的语义被简化为“父母命,行勿懒”“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等语。何谓“行勿懒”“挞无怨”呢?这恐怕不是一句话可以说的。传统自来有“小棒则受,大棒则走”的道理,如“曾子耘瓜”,曾子误斩瓜根,被父亲拿着大棒打,曾子受了,自以为得理,后来孔子并不欣赏这种做法,还举了舜和瞽叟的例子。

再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在《弟子规》,这意思被简化为“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前面意思含混,“力为具”也构不成语境。至于“尝药”“守夜”,本是日常生活行事,需要具体环境体现。

类似例子还很多。比如“泛爱众”章,《弟子规》说:“人有短,切莫揭……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可看作《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乐道人之善”等的演绎。但同样,在《论语》,因其互文体例,对这句话构成了语境。如何是成人之美、成人之恶,限度在哪里,都有讨论。如“乡原,德之贼也”;又如: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等等。揭短扬恶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具体何谓善恶,就不是一两条训诫可以要求的了。

其实无论对《论语》还是对《弟子规》作者本人的发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恐怕才是其中关键。行有余力则学文不是教条,而是应用。如此,现在的背诵不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吗?在一年级就死记硬背,那时孩子对其中语义一知半解,但反而是感受力最强的时候。如果我们承认,《弟子规》满篇都是要求“行”的东西,那为何不去做呢?

所以,在这里,笔者斗胆说,与其说让孩子去背《弟子规》,不如先让大人背,大人背了真正给孩子做出榜样才算行。比如,《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恐怕首先值得质疑的是我们的父母。要求孩子这样做时,我们自己做好了吗?

但现在,我们在《弟子规》推广的一些宣传中看到的却是相反:孩子教育大人。如一个故事这样说:一个小孩外祖父的父亲去世了,丧礼上,外公和叔公在灵堂争吵,众人苦劝无效。突然这孩子背了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外公和叔公羞愧不已,停止了争吵。另一个故事则说:一个小孩的父母都去上班了,奶奶病危在家,天气炎热,但小孩既没开空调,也没开电扇,坚持为奶奶端药倒水扇扇子,陪在身边。

这样的故事与其说是《弟子规》的威力,不如说正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和悲哀。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父母忙或有争吵都无可厚非,但最终却由孩子来指出问题所在,恐怕是没道理的,如果我们承认,孩子的习惯养成大半来自家庭熏陶。而现在,父母在日常生活缺乏教育意识,反而试图简单以《弟子规》的背诵来完成教育,恐怕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人或许说,我们小时候背诵了那么多唐诗宋词古文都不太理解,不照样背了吗?不正是要等待成长消化吗?

事实上这种反驳是无力的。因为文学作品不同于训诫,它首先是饱含感情的,是人对生活的真情流露,所以才可借助生活来还原。而训诫的根本在于,它把生活的习惯养成当成了知识。

类似的,我们就可发现一些很显见的问题,即《弟子规》的一些东西又太简单了。如“出必面,反必告”“长者立,幼勿坐”“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读书法,有三到”等等。这明明是习惯养成的东西,为何不直接由家长和老师渗透在生活和学习里以身作则教孩子呢?我们如果真赞同经典的说法,习惯养成来自天性,它需要行动去激发,我们或许也不会那么强调《弟子规》及其背诵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这个意思。

其实,把习惯养成贯穿到生活中,古代私塾也正是这样做的。如王阳明《训蒙大意》列出的学生日课“歌诗”“习礼”“读书”,就要求“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其“教约”说: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

我们看到,这和《弟子规》很像,却不是背诵。不妨说,正是这样才真正还原了孔子师徒“论语”的情境。因为都是一些太浅显、“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东西,完全不用背诵。如果道德真可以背诵,那人和电脑或许也没有区别。

最后,还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一种蒙学教材,我们都知道,古代蒙学读本多半是用于识字的。因要求识字,所以会尽可能列出常用的大部分单字。如《千字文》《笠翁对韵》,其体例尤其注重事物分类和对仗,是天地人都有的一个广阔世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弟子规》的问题正在于这一点的缺乏。作为识字教材,不仅小气,而且局限于人事的意思也常常含混不清。在现在,拼音教学尚与传统识字教学争议不断。如此,单从识字角度说,既然有更好的教材,为什么还要选择《弟子规》呢?

为什么他们反对读《弟子规》

文_王化桥 宗不争

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一种缺心眼的教育,《弟子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谁说《弟子规》是经典?

开春以来,网络上、新媒体上知识分子反对读《弟子规》的声音掀起了又一阵高潮,很多旧文章被翻出,更有一些文化名人加入反对阵营,诸如:《〈弟子规〉是通往奴役之路》《如何用〈弟子规〉战胜父亲》《〈弟子规〉是一本伪经典》……

遍览这些文章,其反对的观点要么回避“家庭教育”“启蒙教育”的本质,要么罔顾儿童心理成长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简单归纳一下,凡是反对读《弟子规》,大致有以下一些似是而非、莫名其妙的观点:

(一)《弟子规》不是经典。

但是,谁又说过《弟子规》是经典?《弟子规》是满清以来“道衰文弊”之际,民间编写的权宜教材。《大学》《论语》《中庸》等是经,《弟子规》《三字经》之类是权。有师资、有条件讲授《大学》《论语》的学校书院,哪里还需要读什么《弟子规》。

对大量一线教师而言,《弟子规》只是一种替代和补充,以让现在的孩子可以少看一些暴力卡通、昂贵西洋绘本的儿童诵读教材。

(二)《弟子规》奴役、禁锢中国儿童。

试问,《弟子规》的“规”,是法律规定吗,是诫令吗?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中国的孩子如果不照着这样做,会被“石头砸死”还是要“火刑烧死”,抑或受别的什么处罚?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现代人翻译为规范。所以,钱文忠在央视讲《弟子规》时也这样理解,认为孩子如果停下来作揖,遇到车祸怎么办。这些现代知识人也不想一想,中国人的思维从来是变通的,是易经的思维,所谓“礼之用,时为大”。旧时代遇到长者是停下来作揖,现在的儿童碰到长辈,点点头、向长者致意并不过分吧?

《周易》言“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父慈子孝的天性是“不易”,《弟子规》则是面向儿童的“变易”和“简易”,它永远是变通的,不是律法。这是中国文明极为特殊之处,因为中国是世界诸文明里唯一没有诫令的。《十诫》里则有“不准杀人”“不能偷盗”。而《礼记》则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革。”

(三)《弟子规》是清朝人编的教材,糟粕多于精华。

中国的传统学问是一个整体,是“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朱子语)。清代儒生编写的教材只是一种流变,但也是“希贤希圣”的入门根基之一。当代大儒龚鹏程先生等人虽然也不提倡读《弟子规》,也不可以否认这一点。龚先生曾说:“现在人动不动就说,要对古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没衡量衡量自己是什么玩意。你跟孔子的距离是火星跟地球的距离呀,开什么玩笑,人家讲什么你都听不懂,还精华糟粕呢!”

(四)不少家长也反对学校让自家孩子读。

这太好办了,只要有家长反对,就不能强迫,他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读,但不能影响班里别的孩子读。

(五)《弟子规》的要求,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

这才终于说到点子上了!是的,正因为很多大人做不到,再不让下一代读,更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春节在丽江的东北女孩,若明白“斗闹场,绝勿进”,何至于被毁容?前年被判重刑的重庆姑娘,如果明白“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何至于透支信用卡一百多万元去购买太多的LV、爱玛士。至今还在牢里的郭美美,在长达两年的微博上被网友一直批评,若她知道“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可能不会有牢狱之灾……

(六)、西方儿童并不学《弟子规》,并不比中国人素质低。

这又说到点子上了。西方的传统文化曾经被打倒过吗?曾经像现代中国人一样对传统一无所知吗?以为礼教是吃人,认为秩序、尊卑之类的是等级。机场安检、食堂打饭都需要排个队,人世间是不是也要讲先来后到?是不是也要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二、“《弟子规》是中国教育的救心丸”

其实,教育界和家长要批驳这一类虚妄的观点极其容易,只需要一句话,那就是:《弟子规》最大、唯一的恶即在于,作为一本儿童阅读教材,《弟子规》几乎是免费的,没有人来收版税,且教学极简单。这样的教材和教学,会让多少“教育专家”少挣一些讲课费,让多少出版商少赚一些版税……

笔者采访基础教育界多年,听到一线校长发出过很多的声音,也看到过这样一些景象:

“现在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一种缺心眼的教育,《弟子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自费数万元,将《弟子规》全文铭刻在校园文化长廊上,因为他知道,正是《弟子规》的教育,让多少差生、中等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高考升学率连连飞跃……

一所留守儿童占大多数的乡村小学里,孩子们天天诵读《弟子规》,而把“长幼有序、孝悌忠信”落实在生活实践中,让乡里的老人喜悦,孩子自己也开心,如佛经言“自受用,他受用,自他不二”。这些贫穷的留守孩子,不太可能会自杀……

以上种种,不一而足。

前几年,中山大学出台让全体大一新生读《弟子规》的规定是道理的,我们不相信中山大学的校领导们集体犯昏。

同样,在很多城市的广场、街心花园铭刻《弟子规》也是有道理的,不可能都是城市建设者的心血来潮。

同样,众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小学生读《弟子规》也是有道理的,一千余字的《弟子规》,不会增加多少课业负担,且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比孩子们耳濡目染的电视广告词、网络暴力语健康有益多了。

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自费数万元,将《弟子规》全文铭刻在校园文化长廊上

当然,有基层教师说《弟子规》是中国教育的“救心丸”也许有些过,因为,它至少并不是唯一的救心丸。它只是以下在三个方面弥补了现代教育的严重不足。

(一)生敬畏。

现代社会的儿童对父母多亲昵,而少敬畏,于自身不利。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敬畏不是恐怖,不是阶级压迫,是为了孩子自身的清明,以养成谦逊柔顺的品格,可以度得过人生的患难。有敬,则静定,静定则清明。如明镜,如止水,自能鉴物,聪明睿智皆由是生。

城市街心花园广场的《弟子规》碑刻

(二)慎言行。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一个谨言谨信的儿童更能专注于学习。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论语》子张问行,孔子答以“言忠信、行笃敬”,此为入德之门,亦为成德之要,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三)辨君子与小人。

《弟子规》的每一行皆是辨君子与小人,辨义利。可惜现代人着眼于文字的细枝末节,生硬理解,不明大义。

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自己要熟读《弟子规》,并灵活运用《弟子规》的训示,作为为人处事的参照,并让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读《弟子规》。

《弟子规》不是经典,是权法。只要求熟读,不要求背诵。但更重要的是实践,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中国儿童来说,他们没有那么愚笨,会把《弟子规》作为成法。对儿童来说,它只是一个有趣的、可以让大人喜悦、让自己开心的顺口溜,和“奥特曼打小怪兽”一样好玩而已。

夫子教人“博文约礼”,读《弟子规》是博文,是温故。而约礼是知新。知新是应对当下,是解决问题。温故而不知新,那是白读。

又,夫子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孝悌为质,非文。对父母有敬爱之质,始有文。而文,又切不可离开敬之质。这样的孝悌,只需有一分敬,天下父母无不欢心,现代化医院里哪里还需要“亲有疾,药先尝”。如此生硬、机械的理解《弟子规》的内容,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像那臭名昭著的、被胡化严重扭曲的“二十四孝图”一样,令人作呕。

猜你喜欢

弟子规论语孩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弟子规
弟子规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论语·为政第二》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