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援助“三三”模式为农民工维权撑起“法治蓝天”

2017-05-17王荣洪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

司法所工作 2017年8期
关键词:法律咨询市中区法律援助

文 王荣洪[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

近年来,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应援尽援”的目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坚持以打造法律援助三大平台为抓手,积极构建三项便民机制,广泛开展三个专项行动,使法律援助工作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

打造三大服务平台,畅通法律援助渠道

一是打造“零距离”三级实体平台。市中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区公共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并在全区11个镇街和10个区直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厂企等116个基层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镇街(区直部门)援助工作站为骨干、村居(厂企)援助联络点为触角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受理、审批、指派、调查、处理、回访”一条龙服务。目前,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覆盖率100%,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覆盖率90%以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2016年以来,累计处置来电来访10246件,提供法律援助案件621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二是打造“零门槛”专业热线平台。进一步完善“12348”法律援助热线功能,开通在线服务专网,组织专职法律援助律师为农民工提供24小时“零门槛”免费专业法律咨询服务,畅通了农民工法律咨询、疏导情绪、指导维权的空中热线通道。秉承“有问必答、弱者必助、解疑释惑、热情服务”理念,2016年,累计处置农民工讨薪相关法律咨询659人。三是打造“零等待”网络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法律援助”建设,设立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构筑了以司法行政网、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便民网,为群众提供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在线申办、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零等待”网上便民维权渠道,全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切实将农民工援助服务推进到键盘、鼠标上的“最后一厘米”。

网上法律服务大厅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工作人员接听“12348”法律援助热线

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法律援助咨询

构建三项便民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成效

一是构建“一站式”快速处置机制。制定出台《市中区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次性告知、受理代理等制度,对涉及农民工欠薪申请法律援助的,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四优先”服务,实现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零距离、零等待”的“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升法律援助效率。二是构建“1+N”快速联动机制。加强与人社、市场监督、公安、法院、工会等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完善协作机制,着力打造“区法律援助中心牵头、各部门联动、各行业协作、全社会参与”的“1+N”大法律援助工作格局。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多渠道、多手段解决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确保及时审批、及时指派律师、及时立案、裁决,最大限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组织全县6家律师事务所、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受理代理制”,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当好企业法律顾问,积极规范企业用工,协调劳资关系。三是构建网络化纠纷快速调处机制。优化以大调解中心为龙头,11个镇街调委会为基础,163个村(社区)和38个厂企调解组织为触角的区、乡、村三级纠纷调处网络,以建筑工地、矿产企业等欠薪易发行业为重点开展劳资纠纷大排查,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则调”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优先通过非诉讼方式进行处置,切实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节约司法资源、缩短纠纷处理时间。2016年以来成功调处农民工劳动争议纠纷52起,涉及金额297万余元。

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夯实援助维权基础

一是开展“法律体检”活动,消除欠薪苗头。积极组织法律顾问开展专项“法律体检”活动,帮助顾问企业建立完善工资发放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可能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的发生。目前,全县6家律师事务所41名律师担任300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帮助企业建立“健康档案”200余册。二是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引导理性维权。将农民工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以“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工地”“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普法志愿者以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等形式,为农民工答疑解惑,提供代写法律文书、维权咨询等服务。同时,借助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与维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法入企相关活动11场,发布宣传信息120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650余人次,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服务63人次。三是开展“法律援助规范年”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一案一卡”案件监督机制,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流程、工作制度、跟踪检查、投诉处理,综合运用庭审旁听、案件评查、卷宗检查、受援人回访等手段,对每个案件落实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制定出台《市中区法律援助业务工作管理办法》(市中司字[2017]8号),组建专业评审团队,通过检查卷宗、听取汇报、征询相关人员意见等方式每年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进行量化考评,切实提高援助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广大农民工维权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设置宣传站点,向农民工介绍法律援助申请程序

青年律师志愿者在广场开展法律援助宣传

司法所工作人员引导农民工扫描二维码,关注法律援助微信

猜你喜欢

法律咨询市中区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助力老年人维权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意料之外
法律咨询APP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立法智能分析平台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关于深入推进区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高校对校园贷风险防范和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
永定县开展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活动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