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产后关爱在意外妊娠女性流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7-05-17王明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流产护理效果

王明明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讨流产后关爱(PAC)在意外妊娠流产后的女性患者心理及临床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意外妊娠女性患者100例,根据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流产后关爱(PAC)护理,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及后期避孕方面的临床情况。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再次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避孕知识了解率(92.0%)、避孕方法正确率(86.0%)、再次意外妊娠率(2.0%)及临床总满意度(98.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2.0%、58.0%、14.0%、7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意外妊娠女性患者流产后进行流产后关爱(PAC)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避孕知识的了解,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率,因此应该予以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意外妊娠; 流产; 流产后关爱;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059-02

意外妊娠是当前社会中发生在适孕期女性(主要为年轻女性)群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状况[1]。人工流产是目前终止妊娠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方法,虽然操作简单、安全性强,但由于患者大多是未婚先孕的女性,易导致其在面对人工流产时往往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对患者的心身健康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2-3]。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意外妊娠流产女性的临床护理和干预。本文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妇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意外妊娠流产女性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流产后关爱(PAC)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依从性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进行人工流产的100例意外妊娠女性患者,年龄19~29岁,平均(24.1±2.7)岁;妊娠时间6~11周,平均(7.7±1.2)周;未婚89例,已婚11例。将100例患者依据抽签法平均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19~29岁,平均(24.9±2.8)岁;妊娠时间6~11周,平均(7.9±0.5)周;未婚45例,已婚5例。观察组年龄19~29岁,平均(25.3±3.1)岁;妊娠时间6~11周,平均(7.6±0.7)周;未婚44例,已婚6例。经过临床诊断,两组均无其他疾病,且年龄、孕期、婚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即给予患者妇科一般性的人工流产护理,主要包括:临床体征观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简单的心理护理和其他注意事项指导等。

1.2.2 观察组 采用流产后关爱(PAC)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即患者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与其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言语鼓励、安抚等,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加强相关问题知识的标准化宣教,通过保健手册、患友交流、个体宣教及集体宣教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加理性地认识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等相关知识。此外,还要加强术后的疼痛护理,并针对正确的避孕方法进行培训,强化手术后的定期随访,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在预后期进行正确避孕。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评价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分数越低则表明心理状态越好(抑郁和焦虑越轻)[4]。

1.3.2 满意度评价 对患者在护理期间及护理后6个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利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比较

临床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虽有下降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于护理后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在对避孕知识了解率(62.0%、92.0%)、避孕方法使用正确率(58.0%、86.0%)及再次意外妊娠率(14.0%、2.0%)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统计学比较显示,经过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为72.0%(36/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为98.0%(49/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越来越开放,随之而来的则是意外妊娠率逐步攀升,未婚先孕群体人数不断增加[5]。这些女性由于缺乏性知识和避孕计划,在怀孕后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再加上对人工流产手术的不了解和恐惧等,导致她们在流产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会造成生理上的一些病症,这些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6]。因此,需要加强对意外妊娠流产后女性的临床护理。

流产后关爱护理,简称PAC,是由WHO推出的针对流产女性的一种人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护理服务,它通过一对一咨询、集体宣教、术后随访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避孕成功率,防治意外妊娠的再次发生[7-8]。本次随机择取的意外妊娠女性患者在人工流产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流产后关爱(PAC)干预的患者,其抑郁和焦虑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幅度明显大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患者在护理6个月后的随访调查中,其避孕知识了解率(92.0%)、避孕方法正确使用率(86.0%)及临床护理满意度(98.0%)均较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62.0%、58.0%、72.0%)显著偏优。由此可见,在意外妊娠流产后女性患者的臨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流产后关爱(PAC)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保持愉悦、轻松、乐观心态。同时,还能够极大提高患者在避孕知识和方法方面的认知率和正确率,降低意外妊娠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乐观、积极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恩薇,陈琳,周琦.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的干预价值评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168-169.

[2]马凤玲,梁增霞,黄国婷,等.规范化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避孕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102-105.

[3]刘云英,刘志良,甘小清.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门诊流产女性术后避孕与意外妊娠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1-32.

[4]李安群,吴瑞芳,周艳秋.人流关爱在未婚人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1):1476-1479.

[5]田作荣,李伟玲.未婚女性流产的心理特点及PAC护理的应用意义[EB/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7):188,190.

[6]王亚平.流产后关爱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4):24-25.

[7]王爱军.流产后关爱对女性有效避孕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76-78.

[8]卢敏,董莉,姚龙燕.PAC服务项目对未成年人工流产群体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55-156.

(收稿日期:2016-11-17)

猜你喜欢

流产护理效果
药物流产间隔时间的讨论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关于自然流产的知识
做阴超(经阴道超声检查)会引起流产吗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女职工流产能享受产假吗?
流产者的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