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域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对策
2017-05-17严雪晴冯金娴
文/严雪晴 冯金娴
产业链视域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对策
文/严雪晴 冯金娴
农产品流通的顺畅有序关系到流通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剖析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对策:合理配置与规划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和农产品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流通主体实力、加快农产品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培育高素质的农产品流通人才,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提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优化。
产业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路径;对策
在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农产品流通的顺畅、快捷、安全、有序关乎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进程,关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更关乎国家三农政策和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最典型的体现在农产品供应链方面。研究表明涉农供应链是一种贯穿“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且“生产商与消费者双驱动模式”特征明显的非线性系统。Kenneth Cassavant认为涉农供应链是一个“生产调整+消费驱动”的复杂系统[1]。Samir K.Srivastava提出在绿色供应链基础上组织农产品物流活动[2]。国内学者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研究的侧重点各异。如庄晋财(2009)等人认为要构建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3];杜龙政(2010)等人指出要从大食品安全的视角构建相应的产业链治理模式[4];王晓红(2011)主要研究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培育[5];田野(2012)等人侧重于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措施的研究[6];任兴洲(2012)侧重于优化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建议的研究[7];王冲(2012)等人主要研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保障[8];张晓林(2012)等人认为构建基于全产业链的流通模式和流通体系,是破解流通困局的必然要求[9];朱江梅(2014)认为构建与完善系统性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以期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集约化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10];彭永芳(2015)等人认为运用全产业链模式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破解当前流通结症的根本出路,并提出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本构架和构建路径[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农产品流通体系本身,大多专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某一特定农产品流通等局部层面上,将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割裂开来,缺乏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系统研究与分析。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农产品市场流通风险,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的文献还相对较少,针对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衔接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二、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地域广阔,东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产品流通出现不同的形式与特点。在西部地区,直销型农产品流通模式是目前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产品供应方主要是分散的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供应方直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及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这种直销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具有流通渠道短、中间环节少、交易费用低和零售价格低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如流通辐射范围窄小,农产品流通数量少,易受市场波动影响,风险较大。
在中部地区,契约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农产品销售商、物流服务商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契约合作形式,实现农产品合理有序流通。农户负责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农产品集散统筹,物流服务商负责提供农产品物流服务,农产品销售商负责市场营销。该农产品流通模式具有农产品原料供应来源和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农产品质量有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流通时间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降低等优点,但是其弊端不容忽视:农户在与农产品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合作链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往往成为利益易受损害的一方;农产品销售商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市场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农产品销售商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非常松散,易发生违约现象。这种契约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农户不直接进入市场,而是经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服务商和农产品销售商等中介组织,表明在契约关系框架之下,各成员方互相履行契约职责,各司其职。
在我国东部地区,联盟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在联盟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农产品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都是供应链上的参与方,共同围绕主导方进行业务运作。这种联盟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主导方和参与方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的形式形成战略联盟。在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上各成员全员参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不仅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增加交易双方选择机会。然而,该模式也有不足的方面,随着农产品交易量的增加,供应链整体管理效率降低,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中间批发商对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造成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失真。
三、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和市场规划建设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配置不尽相同,东部发达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科技含量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简陋。在农产品市场布局和规划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因交通网络、区位条件、政策、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导致布局规划不合理、不科学,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相对分散,以及组织化程度低,布局散乱无序等问题愈发显得凸显,制约了农产品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西部地区,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仓储设施设备比较简陋,仓储能力难以满足农产品仓储的实际需求,导致大部分鲜活农产品在简易棚和露天堆放,损耗程度严重。在冷链物流方面,冷链系统设施设备较少,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冷链物流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冷链物流发育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冷链物流发育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基本上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多数初级农产品几乎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流通。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和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率为80%~90%,我国约为10%。我国的鲜活农产品损耗率约高达25%,西方发达国家一般约为5%,而美国仅为2%~3%。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滞后,不仅导致农产品价值损失严重,而且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农产品流通主体力量较弱
目前,我国还未建成完善的现代流通网络,现代经营业态尚未盛行,传统的流通网络、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还处于主导地位。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我国各类农产品经营组织协同合作和联合经营机制尚未完善,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由此造成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和农产品损耗严重,流通资源得不到合理地配置与利用,无序经营甚至恶性竞争现象愈演愈烈,最终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
总的来说,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力量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较少,很难发挥出辐射带动效应,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完善;二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不多;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组织力量比较弱小。
(3)农产品流通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农产品专业化的流通服务组织比较少,农产品流通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比较缓慢,对农产品从生产、流通直至消费整个供应链过程,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运作难度较大,这样会导致供应链上各类信息扭曲和失真,造成生产和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
(4)农产品流通人才奇缺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逐渐兴起,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进程,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农户,同时也是生产主体,其分散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难以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高级人才,因此,农产品流通人才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日益稀缺。
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对策
(1)合理配置与规划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和农产品市场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交通运输网络和消费市场特征,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做到科学合理统筹与规划,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合理配置,尤其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力度,兴建冷库及配备与之配套的制冷系统、循环水和电气控制系统,购置农产品冷藏、冷冻运输车、冷藏配送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开发零售终端冷藏、冷冻陈列柜、制冰机和小型冷库及其他制冷设备等,实现优势互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樊篱,实现组织的高效有序运作,促进农产品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国家层面对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进行统筹,大力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的建设与改造,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提供政策保障,极力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
(2)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流通主体实力
根据产业链的特征,建立与完善农产品流通组织协同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各类农产品机构的组织化程度,主要做法:一是组建一批颇具规模和较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建设一批颇具实力和规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三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壮大组织实力。
(3)加快农产品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
从产业链的视角,制订与完善我国农产品生产、供应、流通等流域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供应、流通、销售、消费整条产业链的各个成员战略合作。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标准化建设力度,制订与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破解农产品“贱卖贵买”和农产品损耗严重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农产品可溯源机制,给农产品配备电子交易卡,对农产品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4)大力培育高素质的农产品流通人才
三农问题与国家发展战略休戚相关,作为三农问题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流通,其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的农产品流通队伍。因此,大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不仅必要,而且成为一种必须。高素质的农产品流通人才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对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根据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前景,未来对电商物流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素质的农产品流通人才的培育成为必然。
[1]Sabine Williems and Dave M.Boselie.Agri-supply Chain Management,To Stimulate Cross-BorderTrad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merging Economies[J].Shertogenbosch,2002(8).
[2]Samir K.Srivastava.gree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53~80.
[3]庄晋财,黄群峰.供应链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9(6):98~103.
[4] 杜龙政,汪延明. 基于大食品安全的全产业链治理研究[J].科学决策,2010(10):29~38.
[5] 王晓红.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4):73~76.
[6]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19~24.
[7] 任兴洲.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
[8]王冲,肖洪安,王燕.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2(11):94~95.
[9]张晓林,罗永泰.基于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流通困局与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16~21.
[10]朱江梅.基于系统性视角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研究 [J].学术交流,2014(6):98~101.
[11]彭永芳,蒙玉玲,张惠敏.以全产业链模式重构农产品流通体系[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7~19.
2015年度广东理工学院科技项目“产业链视域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KJ2015007)。
(
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