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要“带标”更要监督
2017-05-16厉庭银
厉庭银
据报道,近来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加强公务用车标识化工作,规定所有公车都要统一公车标识。江苏省车改办前不久专门召开全省公务用车标识化工作部署会,强调要按时优质完成好标识喷涂工作,不得变更模板、不得多喷漏喷。
公车贴标亮明身份,喷涂举报监督电话,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和媒体监督,对于减少公车私用、防止公车腐败有一定震慑作用。2014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公车改革,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专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然而,仍有少数贴有公车标志的车辆公车私用,车轮上的腐败仍然存在。
治理公车腐败问题,显然不是贴标这么简单。客观地说,公车贴标、给公务车挂醒目的车牌,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公众监督。但反过来说,公车佩特殊标志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有过,结果却成了特权标志。光靠挂标识,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公车私用问题,“带标”之外要点在保障监督渠道通畅。
监督的“功夫在诗外”,包括完善舆论监督,严密政府内部监督机制,“三公经费”的预算阳光化等。具体说,举报公车私用的微博,会不会被删?媒体能否毫无障碍地跟踪报道?纪检机关对于相关举报,能否及时做出处置?等等。如果这些做到了,公车“带标”就是“锦上添花”,方便公众行使监督权;如果基本的监督渠道都不通畅,那么公车“带标”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给公车“带标”、挂公牌,就能解决监督公车问题吗?现实情况比想象复杂得多。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一些专家认为,治理愈演愈烈的车轮腐败,必须依靠“监管+改革”双管齐下,不仅要内部监督,还要引入外部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和网络监督等。同时还必须将公车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监督公车需要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必须从充分保障公民表达权、舆论监督权等基础做起。
放眼全球,美国公车管理的法规加起来近百页,有着非常严格、详细的内容。如,除非获得授权,否则禁止公车接送上下班;严禁公车私用;司机如违反交通法规,罚款需个人承担;公车必须到政府采购的定点加油站加油、到定点的修理厂维修等。为了跟踪管理公务车的使用,联邦总务局开发了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加油站和修理厂联网,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里程、加油数量、维修项目、费用支出等信息,同时在不少公务车上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时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等。除了完善的公车使用和监督制度,严厉的惩罚是确保这些制度能够有效运行的必备手段。联邦政府工作人员违规使用或违规批准使用公车,一旦发现将受到停职至少一个月直至开除职务的处罚,而且不会有任何补偿。
给公车带标展示了政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诚意,但这只是管理公车的第一步,要避免贴了标的公车成为花架子甚至成为特权的象征,还需完善后续的监督问责机制。
责任编辑:段培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