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

2017-05-16覃柳红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中职学校

覃柳红

摘 要: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是衡量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代工生产"实训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是很有效果的。我校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地探索"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本文重点研究"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成效。

关键词:中职学校;代工生产;实训基地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别,根本上和普通教育区别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决定了衡量职业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句话为职业教育指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就业和创业能力,才能更贴近就业市场,实现与就业市场零的接轨。而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所依托的场所——实训基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教材相配套的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已经落后,实训效果并不理想。而“代工生产”实训基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建设“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实际意义

1.“代工生产”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领地。中职院校只有通过建设“代工生产”实训基地,才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从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经营实际,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代工生产”实训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是生产性实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技术骨干,所以必须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接受市场的考验,通过真刀实枪的锻炼,必然会造就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3.“代工生产”实训基地是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纽带。“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往往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建共享,基地必然会成为加强校企合作的纽带。第四,校内生产性实训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校内“代工生产”实训基地创造的经济收入可用于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实训基地的概况

目前职业院校的实训体系基本上就是实训课程加上顶岗实习的模式,即校内实训室完成传统实训项目的传授,而后送到企业顶岗实习。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是以配合课程讲授而设计,例如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室,是根据其课程需要分为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实训室,以实训模具、练习用设备为主,脱离实际生产,甚至于有些学校的练习用器材已经严重与市场脱节。

而顶岗实习又完全依赖于就业企业,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和社会上传统的学徒工无异,使得学校在该环节完全被动,但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创新思维去建设实训基地。

三、“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

1.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2.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开放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3.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

4.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四、“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八个合一”:

(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

(2)学生与学徒合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

(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

(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

(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

(6)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7)教学与科研合一。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教师可以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性的横向课题的研究,师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一般讲生产性实训中心应有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平台、研究所或重点实验室支撑。

(8)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代工生产”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1.要创新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要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倡导项目式、过程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2.要建设区域共享型的实训中心。例如,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北部湾地区中职教师培训基地、钦州市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和技能鉴定中心。

3.学生要成为生产性实训的主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强调学生的参与,要使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4.要与校外实习形成系统。校内实训在建设中要与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兰文.中职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J].《辽宁教育》2014(20)

[2]鄒悦.中职教育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于瑾.中职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中职学校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