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生活矛盾精心组织冲突

2017-05-16程凌锋

关键词:矛盾冲突悲剧

程凌锋

(陕西省渭南市经开区渭南中学 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代表作品,在诗歌领域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是古代叙述诗歌王朝中的一颗奇葩。本文主要从生活出发,探讨文本中所闪现的并来自于其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即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与维护者的矛盾冲突;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与妻子难守空房的矛盾冲突;有才有德与无子为大的矛盾冲突;儿媳与婆婆抢夺“亲情”的矛盾冲突等四个方面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揭示叙事诗歌文本本身的生命之所在。

【关键词】 矛盾冲突 悲剧 封建家长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138-0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首长篇叙述诗,与《木兰辞》一起形成我国早期乐府诗歌的“双子座”,她在中国诗歌王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她就像太阳一样,给人带来无穷的生命活力。我们说文学的研究就是要注重文学文本的研究,注重文本潜在的“惊人之举”,注重人物命运或者是情节的起起落落,这样的文章才会有“不朽”的生命力。我之所以选择从“生活矛盾”这个角度入手,那是因为《孔雀东南飞》向我们展示了其真实的现实生活魅力:形成矛盾,制造矛盾是推动叙事诗歌情节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与封建统治维护者的矛盾冲突

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的主要人物,也是这一矛盾形成的主角,在焦仲卿身上具有复杂的“矛盾冲突”,他是焦家的儿子,焦母又是寡妇,古代虽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长兄,夫死从子”的封建法则,但从文中焦母的所作所为来看,她的从子是在封建家长制下的“个人欲望的暴露”,其想方设法的要儿子修掉刘兰芝,其实际就是在维护自己在封建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家长制”下的“伦理道德”,当然这一点还可以从刘兰芝母亲和兄长身上找到相同信息。

刘兰芝知书达理,精明能干,孝顺(从她和小姑告别时的“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话语中可以看出),做事情很有自己的主见,但婆婆就是无法忍受兰芝的以上种种。于是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支撑下,焦母就把自己的嫉妒强加于所谓“不听话”的兰芝身上,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极力拔去为好。

焦仲卿与兰芝虽然是夫妻,但也无法阻挡母亲的强大攻势,最后不得不臣服于强大的伦理道德,他虽然想极力维护自己的婚姻,但其维护只是在多次的唯唯诺诺中罢休,这就注定了其命运的悲剧性,他得罪不起母亲,他对母亲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就只能在“叛逆”的边缘若隐若现,但综合其最后徇情坚毅之精神,我们还是要给他定论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不过其用死来解决这个矛盾是再好不过方式了,后人虽只能在“哀其不幸时,献上自己微薄祭奠”,但文章解决矛盾,平息矛盾的手段达到了文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就像平湖秋水,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遐想翩翩。

二、刘兰芝、焦仲卿相敬如宾与兰芝难守空房的矛盾冲突

刘兰芝、焦仲卿相敬如宾的,在课文中兰芝离开焦家前的衣着打扮;与丈夫的挥手离别时候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离别的誓言;以及夫妻双双徇情和徇情后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想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些都说明她们的真挚的爱情。

但文章第二段中这样写到:“君即为俯吏,守节情不移,贱妾守空房,相见日常稀”。从“人性论”角度我们不难发现兰芝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凄凉,婆婆的百般刁难,丈夫与自己长时间难以相见,诸如此类的情事不得不让兰芝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提出丈夫写修书,在那样的年代里,刘兰芝竟然如此作为,就体现了追求自由,追求“人”最本真的人性美的一面。

三、有才有德与无子为大的矛盾冲突

封建社会十分讲究才德,但那是与“女人”无缘的,这在历史上就有很多例子。刘兰芝有才又有德,文章第二段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才”。文章第八段中的“供养卒大恩”,第十段与小姑的告别与临别嘱咐,以及对焦仲卿誓言的遵守,这些都可以是刘兰芝人性美丽的地方,是“德”。这么说刘兰芝的“有才有德”不被焦母接纳也是理所当然。

其实矛盾最为精彩处还在刘兰芝“无后”这个关键环节上,文章第二段“贱妾守空房”,就知道刘兰芝和焦仲卿没有“爱情结晶”,这在“三从四德”的时代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古代在修妻的潜在规则中,“无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妻子修掉,但刘兰芝是个聪明人,主动提出丈夫修掉自己,更能显示古代文学中女性的完美。

如果把刘兰芝这种思想和我们现代相比较的话,我们不得不佩服“汉乐府”的伟大艺术成就,以及其惊世骇俗的构思和感天动地的人格魅力。

四、儿媳与婆婆抢夺“亲情”的矛盾冲突

有人认为刘兰芝与焦母的矛盾集中在对焦仲卿的“亲情”的争夺上,众所周知,焦母与儿子仲卿很早就相依为命,焦母的精神依托就是焦仲卿,可以说焦母与儿子的感情远远超过了表层意义上的“亲情”关系,而是一种超于精神层面的“畸形母爱”,但刘兰芝的到来,打破了往日宁静的焦家大院,蘭芝的聪慧伶俐、知书达礼……所有一切都表明,刘兰芝打破了焦母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把“爱”给抢走了。这个时候焦母就把“夫妻之爱”与“母子之爱”视为水火不相容的两种矛盾冲突了,“婆媳之战”愈演愈烈,最后以刘兰芝的让步才宣告结束。

其实焦母的一系列举动让人匪夷所思,但从文本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对“亲情”的占有欲望也许就是刘兰芝与焦母之间矛盾的归结点,而且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

不过刘兰芝的死很有点悲剧文学中“悲”的意味,我们都知道,文学往往以“悲”感人,以“悲”取胜,正因为这样才会使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如此感天动地。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把戏剧和小说中的“矛盾”引到“叙事诗”中加以印证自己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想法,在此我只能祝福刘兰芝和焦仲卿:在地既是连理枝,在天就做双飞鸟,并以此作结。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模式与类型分化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近视的悲剧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