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研究

2017-05-16李洪宾李阳阳

现代交际 2017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教育

李洪宾 李阳阳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总体呈现出良好的状况,经过文献分析与对现实的考察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教师、学科的设置上没有紧密结合,教育与教学存在矛盾,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亟待提高,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坚持针对性、时效性、有效性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增强教师研究性教学,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师生的专业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 教学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71-01

新形势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随之而来,高校学生思想选择空间增大,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巨大挑战,形势逼人,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要求提高,高校思政课建设亟待加强。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材、教师、学科没有紧密的结合。教师对教材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是侧重书本知识就是过于强调实际问题,强调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实践检验理论性不强,没有从学科的高度领会教材的内涵。

教育与教学存在矛盾。教师的教与学没有统一,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授业解惑,没有及时地反馈教学效果,没有做到教与学的统一,有的教师讲完课就离开了课堂,自身并没有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课堂倾向过于形式化,偏重课程内容。过于娱乐化,整个课堂用讲段子、播放娱乐视频、放流行音乐代替思政课,片面大众化。因此思政课教学需要下“苦工夫”“笨工夫”“死工夫”。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也很便利,教学设备也很齐全,能否合理利用,展现出思政课应有的功能,不能一味地追求效果而不顾教育质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效果实践探索

思政课教学要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的特点,坚持针对性、时效性、有效性的原则。新形势下,大学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加重,思想上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三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出现选择性和易变性。沈壮海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情景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1]。这一研究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确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2]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教学质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要注重实践教育载体建设,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正确认识实践教学,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团队要增强研究性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问题来源于研究性教学,研究当前未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国当下的问题,研究真问题,研究思政课出现的問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涵的魅力。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当前的实际问题。学生既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要学着搞研究。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

因材施教,抓住重点对象,满足新形势下研究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思政专业性和学生自身的专业性优势,拓展阅读,考试和考查充分结合。思政课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学生,而且教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堂和课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种宣讲团及其各类讲座,要明确区分政治性、学术性、生活类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如何顺利地把国家意志和指导思想“灌输”给研究生是教师的职责,自身又要发挥以身示范作用,担负着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如何让研究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教师思政课课堂成功的体现。因此,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

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教学工具,结合线上和线下,布置题目,以MOOC为辅助,了解国内外的教育发展状况,明确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勇于担当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发挥“桥梁”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合理选择时间,利用假期,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同时,结合业余时间参与实践。明确参加实践的人数,内容与形式要高度相关,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形式,考察、调查、志愿服务等。完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作用。

综上所述,思政课同其他课程一样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也要求实践的检验,思政课实践教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受益,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3,20,19.

[2]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0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