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中对战争原因解释的研究
2017-05-16刘洲
刘洲
摘要:西方国际关系史学界对于战争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的范式对于战争原因的解释各不相同。还原到政治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上,现实主义从人性本恶的前提下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对权力的追逐;自由主义从人性本善的前提下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因为各方互相认识不够、合作无法顺利展开,因为各国不得不采取自卫性的措施,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建构主义则认为人性本无善恶,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现象也并不一定导致战争。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建构导致国际社会承认战争的有效性。但是在斯蒂芬·范·埃弗拉看來这些解释都不便于操作,所以他写下《战争的原因》一书,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但是,他的理论也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战争。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理论 战争原因
中图分类号:D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93-02
斯蒂芬·范·埃弗拉在《战争的原因》一书中提出:“包括但丁、威廉·潘恩、圣皮埃尔神父、伊曼纽尔·康德、杰里米·边沁以及詹姆斯·密尔都曾在这方面(研究为什么出现战争)做过尝试……不过令人悲哀的是,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寥寥。”[1]斯蒂芬认为,这是由于前人们提出的种种假设和方法都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导致的结果。于是他写下了《战争的原因》一书,目的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假设,并由这些假设推导出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在该书中,他提出了“错误的乐观主义”“抢先行动的利益”“积累性的资源”等原因来解释为何发生战争。他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发生了战争①,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说清楚为何一个国家会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他的理论“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如果日本正确地估计了中国的抵抗能力,日本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如果日本意识到轰炸珍珠港并不能为日本带来抢跑利益,日本就会放弃对美国作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中,到底什么才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正如斯蒂芬所言,诸多先贤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回顾。
一、现实主义对战争原因的解释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几乎所有的流派都有自己的对战争的解释。但是追根溯源,从政治哲学的源头来看,现实主义者都或明或暗地指出人性使得战争成为必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所以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便发现,有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存在。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第一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利,第二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安全,第三种原因则使人为了求名誉而进行侵犯……根据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显然看出,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2]在霍布斯看来人类天性中追求利益、安全和荣誉的本性,使得人类处于无休止的纷争之中。而摩根索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利益应该是“以权力界定的利益”,安全依靠权力实现,荣誉是一种威望政策也是寻求权力的斗争,所以战争的根源落脚于追逐权力。因此,摩根索认为和平要通过限制、转变和调解的方法来实现。②肯尼思·华尔兹则认为无政府状态的结构本身导致了战争。就算各个国家本身并不想进行战争,但是结构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这么做。就像每个人都知道挤兑银行会导致银行破产,所有人都会受损,但是在许多人都在挤兑的时候,每个人也只能选择比别人先一步提取现款,否则自身就会受损。[3]因此,肯尼思认为只要无政府状态的结构不发生变化,战争就很难避免。既然战争很难避免,只能通过均势的手段,使得战争发生的条件更加困难。斯蒂芬的学说也可以看作这一范式中的一种理论。
现实主义者将战争的原因归结于权力,认为利益依靠权力界定,安全需要权力保障。无政府状态导致争夺权力的无序进行,所以战争爆发。该范式的解释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人类和国家到底追求的是安全还是权力?该范式认为国家最终追求的是权力,而安全依靠权力来保证。
在这种逻辑中含糊地解释了人类需求和安全本身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诸如“通过权力保证安全”“通过权力的均势来维持和平”来进行描述。因此,在这种逻辑下,权力是这种叙事方式的核心词汇,追逐权力成为了一切问题的根本。虽然说“安全需要权力来进行保障”,但对权力的追逐是否可以无限扩大?现实主义者认为这是可以扩大的,除开保障安全的必须权力之外,人类的本性会去追逐更多的权力。无政府状态也给了人无尽的不安全感,为了保护自身,国家只有追逐权力。但是通过仔细辨别,我们应该注意到与人类需求最直接相连的,是安全本身,而不是权力。所以从权力的角度解释战争的原因,是无法触及战争根源的,也不可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这种目的(追求安全)与方法(抑制或追求权力)上的偏差,导致现实主义者在对战争爆发原因的解释以及维持和平的研究上显得十分无力。
二、自由主义对战争原因的解释
自由主义者关注和平,对于战争也有自己的解释。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野心使世界上充满了纷乱”[4]。随着时间的发展,以格劳秀斯、洛克、康德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自由主义逐渐出现不同的分支。这些不同的学术分支对于战争的原因的解释存在细微的差别。罗伯特·基欧汉提出:“世界经济和世界和平的最大危险,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间的政治冲突”[5]。不过,基欧汉并不认为国际政治的常态是战争状态,他认为通过合作与国际机制理论可以实现国际政治中的和平。而共和自由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民主和平论者认为唯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会实现永续的和平。反过来说,即是非民主国家引发了战争。再进一步延伸,即是权威主义或者说是极权主义本身导致了战争。
这样的逻辑形式中同样存在一个问题。人类是为了追求和平而去追求和平吗?显然这个命题无法自洽。人类追求的并不是和平本身,而是和平带来的安全感。此外,人类追求和平是为了安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人类选择战争却不仅仅是由于不安全。与“不安全”处于同级位置的是人类追求的安全以外的其他东西,例如利益、快感等。不合作、集权等因素导致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不安全,而也可能是上面提到的其他问题,最终引发了战争。
所以,自由主义者对战争的理解很可能要面对一个难题——即解决方法与问题根源的不一致。例如一战后,国际社会普遍流行和平主义,在这种思潮下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纷纷诞生。这种国际合作的着眼点在于集体安全,即解决国际社会的“不安全”问题。但是这种集体安全的国际合作却无法阻止或者说满足德日等国的需求,因为这些国家所追求的东西并不是“安全”。这最终导致了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由于战争的原因不同,导致避免战争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乔治和基欧汉指出三种国家利益——生存、独立、经济财富,即“生命、自由、财产”。但是自由主义在这三者所导致的问题之间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细致的区分,这导致自由主义者经常被批评为太过“理想化”。
三、建构主义对战争原因的解释
亚历山大·温特在自由主义者的三种“国家利益”之上又加上了第四种利益,即“集体自尊”。国家如果希望得到安全,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利益。[6]反过来说,这四种利益得不到满足,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但是国家也不会坐以待毙,这便会导致战争的发生。但是与现实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不同的是,亚历山大·温特认为:自我利益是由文化建构而成。[7]这意味着这些利益会随着建构而改变,所以可以进一步推论,正是这种文化建构导致了战争的产生,而战争的消亡同样需要依靠文化建构。亚历山大·温特认为战争按照拉格的划分有两种社会类别,即“构建性”战争和“成型性”战争。前者是霍布斯无政府状态的主要战争形式,这种战争关系到单位的类型和生存。后者是洛克无政府状态的主要战争形式,在这种无政府状态中,各方都承认单位的生存权利,战争不是要毁灭对方,而是争夺领土和战略优势。[8]根据他的理论,这种文化建构是战争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样的行为在霍布斯文化下导致的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的行为,但是在洛克文化下可能仅仅是试图取得一定的优势。因为文化不同,导致对战争性质认识的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因此,如果能够创造出“康德文化”,建构出“友谊”的角色结构,从而引出“多元安全共同体”的行为逻辑和趋势,国家间的战争则可以得到避免。国家间会存在“相互和平意愿和行为的共有知识”[9]。
这个逻辑十分具有建设性。它摆脱长久以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根本性争论,从社会形成的角度解釋了战争的形成。
但是正如建构主义长久以来被其他学者所批判的那样,从文化上消除战争理论的操作性过低。人们很难提出具体的措施来实现这种理论设想,因此建构主义也经常被其他学者视为“唯心主义”。
四、结语
正如斯蒂芬·范·埃弗拉在《战争的原因》开篇就提到的那样,许多理论“缺乏操作性”或者是“虽然被视为可操作的假说但是未得到验证”。此外“不成功的和平观念”依然流行。总之,“关于战争原因的假说多而无用。那些将阻止战争作为手段的选择并不会得到什么结果。”[10]于是斯蒂芬放弃了阻止战争,而选择了“暂停”战争,即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刻如何推迟它的爆发。斯蒂芬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
但是,正如斯蒂芬对传统理论提出的不满一样,他的理论同样无法真正防止战争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矛盾,斯蒂芬的理论可能对突发性的战争能起到推迟的作用,但是绝对无法消除战争。
在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中,以上几种观点是西方学界常见的对战争原因的解释。我们中国学者在分析解释问题时可以适当参考借鉴。
注释:
①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错误的估计了中国的抵抗能力,最终发动了战争;日本认为抢先轰炸珍珠港可以取得对美国的优势,于是日本发动了战争等。
②限制指裁军、集体安全等;转变指世界国家、世界政府等;调解指外交谈判。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2]霍布斯.利维坦·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第十三章).
[3]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2.
[4]约翰·洛克.政府论·论征服(第十六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7.
[5]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
[6]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96.
[7]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99.
[8]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55.
[9]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73.
[10]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