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开掘幼儿美术活动的源头活水
2017-05-16倪莹莹
倪莹莹
【摘 要】生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根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幼儿发掘生活化资源,开展生活化活动,进行生活化创作。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与创作能够彰显幼儿的童真与童趣,让幼儿获得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以及生命的滋养。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生活化活动;生活化创作
生活是幼儿生命的存在状态,幼儿美术活动应当基于幼儿生活、在幼儿生活中和为了幼儿的生活。回归幼儿生活、走向幼儿生活应该是幼儿美术教学的价值旨归。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探”幼儿生活化资源,“引”幼儿生活化活动,“导”幼儿生活化创作,让幼儿生活与美术活动交相辉映、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一、“探”生活化资源,让幼儿生活与美术活动交相辉映
“‘生活世界是自然的、直观性、奠基性、预先被给予的世界”(胡塞尔语)。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幼儿发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运用幼儿生活中的、幼儿熟悉的材料来组织美术教学活动。进而,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活动情感和创作、表现欲望。通过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发掘,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让幼儿感受生活、亲近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形成与自然对话、交往的真实的生活情感。
例如在纸板贴画、布贴画、树叶贴画的教学中,笔者让幼儿从家中带来了稻谷、玉米、毛线、纽扣、砂石、贝壳、树叶、布以及一些外包装的硬纸板等,让孩子们运用粘贴、剪拼、编织、泥塑等方法进行美术制作。孩子们诞生了一系列作品如《公鸡图》、《娃娃图》、《毛驴图》、《美丽的大鱼图》等。在搜集材料、发掘资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儿童亲密接触各种材料,细致地了解各种材料的属性,他们对各种材料的纹理、机理和特质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为幼儿选择创作素材、自组织创作素材、创作一件件有意味的美术作品奠定了生活化的基础。
在引导幼儿发掘生活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工厂、田间、社区、景区观察学习,让儿童看看花草的颜色,听听自然中的各种天籁之音,摸摸不同的树干等。这种直接的生活经验、体验与感受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因为在孩子的眼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生活化观察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石子、黄泥巴、枯树叶、费坛、费罐等都能唤醒幼儿的创作兴趣,激起幼儿的创作灵感。他们用稻草编织稻草人,用木板做秋千,用泥土捏小人,用狗尾草编小帽,等等。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既丰富了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又唤醒了幼儿活跃的“美的感官”。要引导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培养幼儿的尚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创美素质。
二、“引”生活化活动,让幼儿生活与美术活动无缝对接
回归生活的幼儿美术教学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载体,引导幼儿开展生活化的创作活动。幼儿美术活动应当源于幼儿生活、又超越于幼儿生活。在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该俯下身子,以幼儿的身份,走进幼儿的视界,和幼儿肩并肩,和幼儿对话、交流,了解幼儿的生活世界,了解幼儿的生活想法、需求,了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等。如此,教师就能开展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化活动,为幼儿的生活化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中秋节到了,班上的很多幼儿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是笔者带领幼儿开展了“香喷喷的月饼”生活化活动。首先播放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接着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看月饼形状、闻月饼味道、摸月饼感受等。然后让幼儿围绕月饼的形状、月饼的味道、月饼的馅儿等畅谈月饼、画月饼。最后组织幼儿做月饼,引导幼儿将面揉好,用手将面压、团、压,然后包馅。在孩子们将月饼做好后,笔者将月饼放入微波炉进行烤。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月饼也能品尝时,他们高兴极了,纷纷将月饼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同分享。
开展幼儿生活化活动,教师要丰富活动形式,可以展开“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和幼儿共同活动,也可以展开“伙伴活动”,让幼儿彼此之间展开合作。因为幼儿的年龄小、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让家长和幼儿共同活动,不仅能够一對一地教,手把手地辅导,而且能够增强幼儿活动的信心。而幼儿之间的互帮、互促,能够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会合作,进而提高幼儿的对话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导”生活化创作,让幼儿生活与美术活动深度融合
幼儿的美术创作潜泳于幼儿的生活。在幼儿美术创作中,教师不要给幼儿以条条框框,而应给幼儿以自由,幼儿想用什么材料,幼儿想创作什么,幼儿用什么方式创作,都应当给幼儿自主决定。某种意义上,幼儿的创作是幼儿自主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著名艺术家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幼儿的作品是幼儿内心情感的宣泄、释放,是幼儿思想的表达、是幼儿气质的显露,是幼儿感性力量的本质显现。
例如在室外的生活游戏《丢手帕》活动后,孩子们对各自手帕的图案发生了兴趣,于是笔者就画拓源、顺水推舟,引导幼儿展开手帕鉴赏活动,从手帕的颜色、手帕的图案、手帕的形状设计等方面感受手帕的色彩美、图案美、形状美等。然后让幼儿用各种方法创作美丽的手帕。由于幼儿在创作前充分地感知了手帕,和手帕有过亲密接触,因而幼儿创作的手帕十分丰富,非常有趣。教师将幼儿创作的各种手帕张贴于纸箱上,让孩子们的作品得到立体性的展示、肯定,以此激发幼儿生活化创作的热情。
幼儿的创作是感性的、诗意的、梦想的,具有拟人性、游戏性、想象性等诸多特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保持一份“幼儿视角”。教师要怀着一种“幼儿身份”,潜入幼儿的经验世界,充分调动幼儿的直觉、情感、想象,让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作品。幼儿的美术创作不在于让幼儿习得过多的技巧,而在于让幼儿以美术活动、美术创作为手段,解放自身的手和脑,显现自身内在的纯真天性,丰富和拓展自身的精神生活。
总之,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双手表现生活,进而让幼儿不断地丰富生活,创造生活,是生活化幼儿美术教学的应有理性和应然追求。